83岁老人独自坐车从杭州到天台,在公交车站转了一圈又一圈……

两位耄耋之年的老人

一段青葱岁月的情谊

却因为一个同名不同地的公交站

差点再一次错过

好在

一位编号F01307的年轻人出现了

这段跨越了半个世纪的思念

在中秋节前有了圆满的结局

一个轻便的斜挎包放了药,一只运动水壶加满水,一根竹杖一顶鸭舌帽,83岁的虞炳中老人准备充分,向家人“请了一天假”,只身从杭州出发到200公里外的天台。快中秋了,他想见见年少时的好友—侯瑞云。

只身赴天台,再续少年同窗情

近70年前,虞炳中和侯瑞云两位老人还是十五六岁的青葱少年,同乡兼同窗,两人情谊深厚。毕业后,虞炳中去了北京参加航天科研工作,侯瑞云来到天台成了一名临床医师,一北一南,山高水长,因为各自工作的特殊性,他们失去联络,再也没有见面。只能偶尔翻开旧相簿,看看那些被精心装裱过的老相片,遥寄相思。

直到十年前,虞炳中退休定居杭州,有热心的同学组织了同学会,原本已经失联了半个多世纪他们,终于短暂地见了一面,重新联系上。

晚年的生活伴随着病痛,健康状况出现问题的虞炳中老人愈发怀念起过去的老友。80多岁,再不见个面,也没机会了。”两位老人打定主意,借着中秋再聚一聚,见一面。依靠着书信和电话,他们相约今年9月7日在天台的“桃源双女”公交站见面。

同站不同地,相隔百米再失联

见面当天,按照约定的时间和地点,虞炳中老人从车站乘坐2路公交车到“桃源双女”站下,侯瑞云老人从家附近乘坐8路公交车也到“桃源双女”站下,偏巧两条线路的公交车站同名不同地,相隔了一个弯,让两个互相思念的老友又多了一次等待。

“喂喂,你在哪里?”

“喂喂,你说什么?”

两位老人1939年出生,如今都已经过了耄耋之年,不会使用微信定位和拍照,只得依靠互拨电话来确认位置,又因为耳背眼花,沟通不畅……这边,第一次来天台,人生地不熟的虞炳中老人拄着竹杖,绕着公交站转了一圈又一圈,人也不自觉的紧张、心慌,犯起心律失常的毛病来。另一边,侯瑞云老人以为是自己下错了站,又等上公交来来回回倒了好几站,都没能找到好友的踪影……如此这般,两人在相隔不过几百米的路口焦急地寻找对方,渐行渐远,兜兜转转一个小时,接近中午,两位老人的体力逐渐消耗,却始终没能遇上。

“有问题,找警察。”虞老回忆说,在最无助的时刻,这句话清晰地浮现出来,他移动到路口,拄着竹杖向四周望,有一辆摩托车,上面写着“公安”两个字!正向这边开来!

铁骑F01307,谢谢你年轻人!

正驾驶摩托巡逻的铁骑陈旭东看到公交站台旁,一位疲惫不堪的老人在向自己招手,担心老人不适,他提出送就近的医院看看。“不不,我要先去见朋友,如果进了医院要是出不来怎办,我要先见朋友。”老人拒绝了,“见上一面就买车票回去,要见一面。”

了解到情况后,陈旭东深受感动,帮忙拨通了侯瑞云老人的电话,通过其描述附近建筑物特点确认了他的位置后,考虑到铁骑没有安全头盔且不适合老人搭乘,陈旭东贴心地叫了出租车,扶虞老先生上了车,自己在前方开道引导,顺利的到达了侯老先生所在的路口。

“是他,是他!”终于,见到了啊。

他们远远地就认出了对方,他们早早地伸出了手,他们终于再次并肩对视。两位80多岁的老人相见,不是那种涕泪交加,而是,像两个彬彬有礼的年轻人相遇,他们满心喜悦,他们克制谦逊,一如70年前,他们焕发着青春的神采。

“我看到你,心就安下来了。”虞炳中老人对他的老同学说。

隔天,天台公安局交警大队收到了一封感谢信。当天虞炳中老人到达居住地后,第一件事就是找来纸和笔,手写了这封长达3页纸的感谢信,离开天台前连同洗出来的铁骑照片一起,委托老同学侯瑞云转交警队。

感谢信

天台交警大队:

我和我的老同学侯瑞云医师郑重地向F01307号警员表示由衷的谢意!

今天我们两位老人由于双方都耳背,无法找到对方,非常着急焦虑,身体出现不适!

F01307号警员主动帮助我们,还为我们付清了打的费,“有困难找警察”在天台真是一句实实在在的至理名言。这都是像F01307号警员这样年轻的优秀的人民勤务员的无私付出铸就的!

我们两位都年过八十的老者了,我们从心底感恩这位年轻人,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们,避免了不可预料的不好结果。

感谢信还附上了这位警员的照片,希望大队领导表彰他!照片是我们强求他照下来的,他本意非常谦虚,做好事不留痕,这更让我感到有必要写这封感谢信。这种精神太珍贵了,雷锋精神在天台这片土地上发芽了,我们感到欣慰!

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祝你们平安!

杭州退休干部 虞炳中

天台退休医生 侯瑞云

2022年9月7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