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人生?成长型思维,到底有多重要?

研究表明,我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提升的能力的思维倾向会对动力产生重大影响。

心理学家卡萝尔·德韦克曾研究并提出了“成长型思维”的概念,通过研究证明:相较于那些具有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才能是天生的),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收获更多。这是因为他们很少担心自己看上去是否聪明,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

通用公司杰克·韦尔奇就是位典型的、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CEO。他在选用人才时,只看对方是否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

为什么要培养成长型思维?

从大脑以及思考原理来说,至少有以下几种益处

促进大脑纠错机制的激活

学习,就是改变。反馈是积极引导这种改变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且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反馈,大脑才得以发展出越来越高效的神经网络。不过,重要的不是反馈本身,而是大脑对反馈和错误的反应。如果大脑对收到的反馈反应不大,则反馈对学习的影响也会很小。

然而,出错后的思维倾向会极大地影响大脑的反应。图1显示了思维倾向、出错后的表现和大脑激活水平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思维倾向与出错后的表现相关联(相关系数0.43)。

换句话说,一个人越是拥有成长型思维,他就越有可能纠正错误,从而在出错之后提高表现。思维倾向与纠错之间的这种关系受大脑激活水平的影响:一个人越是具有成长型思维,他在出错后大脑被激活的程度就越高(相关系数0.52),而且激活程度越高,纠错率和错误后的表现水平也越高(相关系数为0.62)。这些结果表明,思维倾向会影响大脑的激活水平,进而影响纠错表现。

图1 思维倾向、出错后的表现和大脑激活水平之间的关系

对具有固定型思维的人和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来说,错误对他们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前述结果与这种认知是一致的。事实上,相信自己可以改进的人往往会将所出错误视为学习和改进的工具。他们会认为出错意味着自己需要更加集中注意力并且付出更多努力以提升自己和改进自己。相比之下,一个拥有固定型思维、不相信自己可以提高的人,则往往会把出错看作他们无法完成任务的一种证明。这样,错误不仅不会刺激大脑激活,反而会抑制大脑活动。

研究人员使用了脑电图来测量具有固定型思维的人和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的大脑活动水平。这种技术可以测量由大脑活动引起的头部表面电位差。

如图2a所示,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在出错后大约300毫秒内即能很大程度激活他们的大脑。这种激活的峰值Pe(与错误相关的正电位)通常与更多的注意力调动相关。这一结果表明,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比具有固定型思维的人对所犯的错误更加关注,并会更加主动地启动错误分析程序。如图2b所示,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在出错后的大脑活动明显高于具有固定型思维的人。

图2 两种不同思维倾向的人大脑激活水平对比

研究人员一般通过问卷的方式,询问被试对问卷中的表述的同意程度,比如“你有一定的智力水平,但你真的无法进行自我提升”,以此来测量其思维倾向。问卷一般将人的思维倾向水平设在1~6分,1分代表思维倾向非常固定,6分代表具有很高的成长型思维。

图3显示了不同思维倾向水平的人在出错后的大脑激活情况。图上的每一个点代表一个人。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明显的趋势:越是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其大脑激活水平就越高。因此,我们要摒弃一个人要么具有固定型思维,要么具有成长型思维的想法。事实上,一个人关于自我提升能力的思维倾向处于一个非常固定的思维倾向和一个非常高水平的成长型思维之间。

图3 两种不同思维倾向的人在出错后的大脑激活水平

由于思维倾向对大脑纠错机制的激活和学习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希望尝试培养学习者的成长型思维。但思维倾向有可能改变吗?尽管看起来可能很困难,但事实上,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倾向,至少暂时性地影响其思维倾向,是比较容易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执行任务前阅读有关智力的文章就可以显著地影响大脑的活动。

在该研究中,研究者要求被试提前阅读一篇文章,文章要么认为智力由基因决定且无法改变,要么认为智力可以在环境的刺激下得到发展,并可以通过努力和学习来改变。阅读的文本随机分配给被试。

结果如图4所示。相比阅读与固定型思维相关的文章的被试,阅读与成长型思维相关的文章的被试在出错后更多地激活了他们的大脑。这些结果与前一项将具有固定型思维的人和成长型思维的人进行比较的研究所获得的结果非常相似。但是,这里必须指出,最初两组被试的思维倾向水平是相同的,因此,对两组被试的研究结果本不应该有差异。正是因为在执行任务前阅读的文章偏向固定型思维或是成长型思维这一点,就造成了结果的巨大差异。因此,思维倾向对激活纠错机制的作用很容易受到影响。

图4 阅读两种不同思维倾向的文章大脑激活水平对比

提高大脑奖励机制和纠错机制间的连通性

研究人员使用静息态脑成像技术来测量具有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人的纹状体与大脑其他部分之间的功能连通性。他们发现,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的纹状体和与纠错相关的区域之间往往具有更好的连通性,例如前扣带回皮层和背外侧前额叶皮层(见图5)。

图5 纹状体与其他两个脑区之间的连通性

这些研究人员还发现,思维倾向与纹状体和背外侧前额叶皮层之间的连通性强度之间存在相关性(见图6)。换句话说,一个人越是偏向于成长型思维,他的这两个脑区之间的连通性就越强。因此,与之前讨论的其他研究一样,这项研究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一个人越是相信他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智力,思维倾向的积极影响就越大

图6 思维倾向与两个脑区间连通性强度的相关性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且这些因素彼此关联。除了思维倾向,在谈到动力和恒心时,我们经常会用到另外一个概念。在英语中,这个术语是Grit,意思是个性、勇气、胆量或者决心。Grit(毅力)是在完成一个目标或一系列目标的长期过程中所怀有的热情和坚持。跟思维倾向一样,毅力与纹状体和大脑其他区域之间强大的功能连接有关。

然而,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差异。思维倾向会影响腹侧纹状体(下部)和背侧纹状体(上部)的功能连通性,而毅力仅影响腹侧纹状体的连通性。此外,思维倾向更多地与纹状体和前扣带回皮层背侧部分(较高的部分)之间的连通性相关,而毅力更多地与纹状体和前扣带回皮层喙部(更靠前下方的部分)之间的连通性相关(见图7)。这个结果很有趣,因为背侧部分更多地与纠正错误相关,而喙部则更多地与坚持、延迟满足和获得奖励相关。这表明毅力和思维倾向虽然有很多共同点,但它们很可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作用机制。

图7 思维倾向和毅力与3个脑区之间的关系

通过研究纹状体和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的灰质密度,另外一些研究人员也发现了毅力和思维倾向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纹状体中灰质密度越高,毅力水平也越高,这与越有毅力的人纹状体就越发达的观点是一致的。然而,人们还观察到,毅力水平越高,背外侧前额叶皮层中灰质密度越低。不过,这并不是一个消极指标,较低的灰质密度可能表明背外侧前额叶皮层消除了不合适的大脑连接,从而具有了更高的效率。

此外,这个区域灰质密度的降低可能与某些认知能力的增强有关。更有趣的是,在毅力和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灰质密度的关系中,思维倾向似乎起着媒介作用,但对纹状体则不然。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结果表明,思维倾向可能会更多地影响到纠错机制,而不是直接影响到动力,但对纠错的影响最终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动力和更强大的毅力。换句话说,成长型思维可能有助于毅力的培养(见图8)。

图8 思维倾向、毅力、灰质密度间的关系

总之,成长型思维可以更大程度地激活大脑纠错机制,从而对学习产生影响。这种积极影响会带来更多的成功,进而影响纹状体和奖励机制,并最终影响长期的动力和毅力。

推荐阅读

你惯用的学习模式是什么样的呢?你感觉自己的学习方法有用吗?你认为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靠的是天赋?自律?还是勤奋?亦或者有什么因素是你不知道的?

史蒂夫·马森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拥有多年中小学一线教学经验的神经科学家。在《激活你的学习脑》一书中,他巧妙地将自己几十年神经科学研究成果凝练为7大可操作的、具体的、简单易会的学习策略。你只要稍作调整,就可以轻松掌握“重塑大脑”的法门,让自己在短时间内轻松掌握以往对你来说难以掌握的知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