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研究专题十六讲

来源:中央美院人文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人文大讲堂 总第138-153期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研究 专题16讲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研究专题十六讲

主持人:贺西林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时间:每周五13:30-16:30,首场讲座时间为9月16日

地点:F1-109教室(9月16日、23日两讲为线上课)

青铜器

主讲人:张翀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第一讲:青铜器的造型与纹饰及铸造技术

内容提要:本次讲座利用艺术史相对熟悉的概念及具体纹饰,带领大家对商周青铜器有一个普遍了解。通过对兽面纹、双身纹饰等专题研究,本讲会以三个小节或三个小问题来展开,双身纹饰的剖展、铜器的角隅、鸟兽觥的造型与纹饰,既考虑到纹饰的图像研究,也涉及到铜器的部件、块面等制作问题,从而对器形、结构、纹饰三者关系进行综合考量,并通过形状、纹饰延伸到对铜器铸造技术的了解,如合范、分铸、失蜡等工艺,若有余力亦可涉及到铜器研究的方法论。

第二讲:青铜器的定名原则和器类的关系

内容提要:本次讲座旨对铜器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器名、器类的延伸研究。本讲通过觥器的学术公案展开,讨论定名原则,涉及当时使用场景、后世的礼器认识、现代学术的视野。通过相关铜器类型的研究,可以带领大家认识器物组合、器类关系,并酌情讨论金文文字字体书风与器物之间的关联。最后,通过卫姒豆这件器物,讨论西周晚期之后的女性用器,这会涉及到族属国别、姑舅媵归、地区交流等性别史、文化史、社会史等问题。

金银玻璃器

主讲人:耿朔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第三讲:传承与交流——中国古代金银器

内容提要:本讲将介绍金银器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梳理有关中国古代金银器研究的学术简史,授课按照大体时间顺序分析各时段,主要是中古时段金银器的重要考古发现,探讨各类代表性器物的造型、纹饰、制作、用途以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多方面影响,特别是在丝绸之路带来的中外文化交流背景下考察金银器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第四讲:玻璃器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

内容提要:本讲旨在介绍玻璃器的定义和起源,辨析中国古籍中有关“玻璃”的多种称谓,展示中国境内发现的古代玻璃器实物概况,分析其时代性、地域性和阶层性特征,探讨它们的器形装饰、制作工艺和功能用途,考察玻璃器所反映的古代中外技术与文化层面的交流,并结合相关图像、文学材料,进而探讨玻璃在中国社会生活进程中的角色与地位,展示在古代玻璃器领域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意义。

陶瓷器

主讲人:纪东歌

(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副研究馆员)

第五讲:中国古代陶瓷的技术与传播

内容提要:本讲主要涉及四项内容,即何为陶瓷,中国陶瓷生产技术概述,技术革新背后的中外交流以及技术、生活与文化的相互影响。陶瓷器作为人类最早对自然进行物理性质改造的人工制品,渗透在文明进程中的各个方面,而陶瓷的生产制造技术始终是其发展的核心和基础,中国先进的陶冶技术是陶瓷广泛普及和传播的基本条件。中国青瓷、白瓷、彩瓷等几大陶瓷品种的发展,历代著名窑系的形成和壮大都伴随着数次技术革新的驱动,而这些创新和变化背后无一不是在技术交流和人员流动下完成的。自唐代开始中国陶瓷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现,制瓷技术的传播、“陶瓷文化”的形成和多元的需求成为了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本讲依据文献、考古发现和科学分析数据,围绕技术讨论推动古代陶瓷生产和发展的主要原因,讨论以陶瓷为载体的技术、物质生活和文化传播的关联。

第六讲:古代陶瓷之实用与审美

内容提要:古陶瓷作为物质文化的研究对象,对了解手工业史、文化史和社会经济史有着的重要作用。本讲以中国陶瓷器的诞生和发展为主线,讨论陶瓷自新石器时期至清代在不同阶段,不同地区,被不同人群设计、生产、使用、收藏的动因。通过对三个阶段的陶瓷面貌进行举例分析:从陶器到瓷器的诞生(新石器时代到商周),礼器与仿古(宋),御窑瓷器(明清),讨论古代陶瓷的实际功能和审美形态在不断发生转变的背后,所反映的经济水平、社会结构、文化风尚的变化,以及功能、文化与审美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影响。

纺织品

主讲人:陈彦姝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第七讲:生产·消费·欣赏——认识纺织品的三个角度

内容提要:纺织在古代中国关乎国计民生,它既可蔽体保暖,又联系赋税财富。本讲试图从宏观角度,由物及人,梳理纺织品特性,展示经济史、手工业史和艺术史的互动。生产,述说其地位性质,品类和工艺,历史上的产区变迁、地域名产,官府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消费,看等级和禁断,典型时样,厘清艺术风格变迁。欣赏,重点讨论织绣如何进入鉴藏领域,被当做艺术品来欣赏和书写。本讲旨在建立历史框架,不求面面俱到,若干议题将以点带面,展示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八讲:丝绸之路上的丝绸——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内容简介:本讲议题集中在汉唐宋元,从艺术风格、工艺技术、典型品种的引入和传播入手,透过丝绸看东西文明互动。展示站在物质文化史的角度,如何运用考古和艺术史材料,探索作品背后的文化现象。东汉-魏晋,看丝绸外传,汉韵消减和新风渐起的过程,正确认识汉代丝绸的“前后风格变化”。北朝后期-隋,胡风渐起,透过早期联珠纹织物的图案看文化理解和改造。北朝-元,以撒答剌欺/赞叹宁(Zandaniji)在中国的线索,看持续交往情况。蒙元,以纳石失等看蒙古、伊斯兰、汉文化结合,引出的元代装饰艺术新风潮。


漆器

主讲人:展梦夏

(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研究馆员)

第九讲:漆、漆器与漆器研究史

内容提要:本讲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与厘清与漆器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第一,明确在中国古代漆器研究的特定语境下“漆”的具体所指,并在此基础上简单介绍割漆与制漆的基本工艺流程。第二,提出一种新的关于“漆器”的界定方式,并概述漆器的制胎和髹饰工艺和由此产生的漆器品种。第三,对中国古代漆器研究现状作简要回顾和评述。

第十讲:漆之为用——中国古代漆器史概说

内容提要:本讲的主要内容是以不同历史时期漆器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不同角色为纲,串联中国古代漆器史。一般漆器史和漆艺史是按照朝代顺序,采用断代叠积的方式书写。本讲则按照漆器作为工具、祭礼器、实用器、欣赏品的不同社会角色,把中国古代漆器史划分为四个阶段,扼要说明每个阶段漆器的代表性品种和器类,以及相应的生产制度、工艺手段、装饰纹样等,试图揭示漆器发展的总体规律和根本动力。

木器(家具)

主讲人:屈峰

(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研究馆员)

第十一讲:从结构方式看家具的发展

内容提要:当人类在生活中开始关注坐、躺等行为的舒适性,将原先在平面空间展开的行为,向立体空间拓展时,家具就随之产生了。而且随着人类关注维度的不断增加,对应产生的家具类型也越来越丰富。这一点可以看作是家具产生的直接动因。但动因只是内驱力,实现家具物质形式的存在,却需要相应的技术手段作用于物质材料。本讲将从家具形式得以实现的基础性技术方式——结构方式,切入家具发展历史进行观察,展现并剖析家具发展的阶段变化及这些变化与生产技术、人们的行为起居方式、生活理念、审美趣味的关系。

第十二讲:椅子书写的家具史

内容提要:椅子是家具中最普遍也最为多样的一类家具,椅子从何而来,它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史,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椅子有着怎样的变化?本讲将目光凝聚于不同时期的椅子身上,观察它们的形制样式、结构方式、材料特点、制作工艺等,并结合具体历史文化背景,探究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希望以此为引子,拓展到对整个家具史的关注。

版刻印刷

主讲人:李啸非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馆副教授)

第十三讲:中国古代版刻的媒材与技术

内容提要:版刻,一般指传统木版雕印。作为物质文化的一部分,版刻涉及的媒材与技术,深刻影响了其应对不同语境的方式。本讲的主旨是考察版刻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多元性存在。计划以版刻的发展演变作为背景,进入两方面主题的探讨:一、版刻的媒材选择及其来源;二、版刻的技术支持与技术革新。并结合版刻在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中的表现,探寻其背后的“运行逻辑”。

第十四讲:读书与看图——“版画史”之思

内容提要:本课程围绕“版画”这一熟知称谓出发,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并由此展开对“版画史”研究的对象、方法及范围的探讨。不再将版画视为孤立的平面性图画,而是社会与群体、历史与观念综合塑造而成的“复合之物”。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展示版画与书籍、版本、器物、建筑等主题,以及印刷史、技术史、出版史、社会史等领域进行跨文化、跨学科研究的意义。

碑志与拓片

主讲人:史睿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

第十五讲:碑志的物质性与文本性

内容提要:碑志研究是一门综合性的研究工作,需要跨石刻学、考古学、文献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本讲从制作、流传、解读三个环节上发掘碑刻与墓志物质性与文本的关联,并讲解志墓石刻的起源,墓志从制作、埋藏到出土的过程,墓志文字的镌刻、漶漫和记录,对比碑刻和墓志的功能、形式与内容的特征。分析石刻雕造的呈现策略和结果与文本的文化性格、文化位阶的关系,碑志制作的工艺过程及其变迁,碑刻的决策者、碑志主人及其家族成员、撰写者、书写者、摹写者、镌刻者、观者、摹拓传写者形成的丰富关联。碑志本身和文献记录可以形成互相释证关系,与其它类别出土文献也有相同之处。总之,从物质文化史着眼的碑志研究必将拓展我们的眼界与认知,带来更多的成果。

第十六讲:碑志、拓片的文化史考察

内容提要:碑志作为一种文化史现象,其具象文化和抽象文化的内涵都非常丰富。本讲从碑志的书法文化、政治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的角度探索碑志文化的深厚内涵。涉及碑志的书写、复制及其拓本的传藏,书者的身分与作品流传的关系,碑刻在建筑景观中的政治意涵与文化意义,作为历史景观的碑刻与环境合二为一,甚至形成地标,其兴废本身构成重要的历史要素,碑志的信仰及民俗观念,也在文化史占有重要一席,脱离碑志的拓本也具有文物和文献的双重意义,历史文献中碑刻记载的文化意涵也亟待发掘。希望碑志的文化史考察能够推动碑刻研究与一般史学研究的联动。

 

主编丨吴琼

编辑丨何逸凡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