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世界后,他选择清零再出发

 大学里的迷茫与尝试

如果说人生如牌局,那我拿到的应该是一副差牌吧。生活在苏北一个小乡村里,父母都是初中文化,常年在外打工,所以我从小就是留守儿童。

童年时代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很匮乏,没什么课外读物,我甚至对着一张世界地图研究了一整年,幻想着将来自己会去哪个国家游玩,以至于我现在对许多不知名小国的首都和地理位置依然如数家珍。

高中参加数学竞赛获得省一等奖

可以说在读大学以前,除了读书考试做题,没有别的兴趣特长。2014年高考,我的成绩在全省理科排名2400多,父母对于志愿没有什么主意,我当时自己也不太懂,就在亲戚朋友的建议下,填报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王牌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上大学后,我仍然保持着高中的学习习惯,劲头十足,但到了大二,我突然发现了自己的硬伤——我的空间想象能力奇差无比。

在《工程识图》这门课上,我甚至无法根据平面图画出立体图,考试也只是勉强及格。而对于我这个专业,以及未来可能从事的行业来说,这是个非常致命的缺陷。

按照原本的规划,我是奔着保研的目标去的,按部就班地读完本硕,然后成为一名航天器设计师。但现在无论我怎么尝试,我连最基础的器件三维结构都想象不出来,还谈什么设计师呢?而且此时已经过了转专业的时限。

我突然失去了方向,也失去了大半的学习热情,对于喜欢的、擅长的,就好好学,学不会的,及格就好。

大三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学校的志愿活动,负责对接来校的留学生。我意外地发现,虽然一开始有些磕磕绊绊,但熟悉了流程之后,竟然可以比较流畅地和他们沟通了。

我想也许我可以在英语上多花点功夫。尽管这时对于未来依然觉得迷茫,但有事可做总比混混沌沌地过日子好。

于是我开始在扇贝单词打卡,每天的任务量从50词慢慢增加到200词,一天至少要花一两个小时吃透每一个单词。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某个汉化群里招募字幕组成员,这是一个不错的实践机会,于是我立即报了名。起初只是做字幕翻译,主要是历史人文类的纪录片,我做得比较慢,审校同事改动也很大。

但翻译就是一个熟能生巧的工作,每次完成后,我会对着审校建议琢磨自己的译稿,总结经验复用到下一次的翻译中,这个方法对我帮助很大,后来我也成为了审校的一员。

我参与翻译的作品

我一直觉得,考试是督促我学习的最佳方式,所以在四六级之外,我还报考了其他的英语证书。

大学时实在囊中羞涩,有时一场考试会花去我三分之一的月生活费,为了省钱,我便要求自己报了就必须通过。于是在大三、大四期间,我分别考取了上海市英语中级口译和CATTI英语三级笔译证书。

口笔译证书

在我乏善可陈的大学生活里,是英语给了我一抹亮色,并且还为我打开了新的机遇大门。

工作三年,磨练心性

临近毕业季,很多同学选择考研深造,或者寻求专业对口的工作机会。想到自己专业能力没有什么竞争优势,我便更加留意一些要求英语能力的岗位,最后找到一份海外销售的工作。

它与我本专业并不相关,但却是我当时非常心仪的工作,因为既可以发挥我的英语优势,也能有很多出国的机会,少时狭小的生活环境和那张刻在脑海中的世界地图,让我对外面的世界格外向往。

入职第二个月,我就被外派到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岗前培训。培训其实很简单,就是在门店里向顾客推销产品。

但由于是第一次出国、第一次正式上班,而且口语交流和当地人比起来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所以刚开始的表现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但是工作不会给我时间去慢慢适应,我必须快速调整好状态,融入当地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否则只能被淘汰。

一有机会,就找同事、客户或者当地人聊天,练习口语,哪怕一开始只能说一些简单句,但有了语言环境,我的交流能力还是有了显著的变化,还在培训期间拿到了所在门店的销冠王。

培训结束后,我被分配到菲律宾的子公司,主要负责开拓客户和销售渠道,以及当地的团队管理。

相比电商行业发达的中国,菲律宾更多的还是传统的商业模式,经常需要与客户面对面沟通,英语也是我们主要的沟通用语。而对于练口语,我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无非还是提升单词量+大胆开口。

在菲律宾长滩岛的海滩

记得第一次参加商务谈判时,我提前准备了十几页讲稿,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生怕自己出一丁点差错。等到了谈判现场,却发现氛围很松弛,我也不需要念稿,我们就像日常交流一样, 聊了历史、国情、市场,最后才谈订单。

这份工作我干了三年,期间辗转去过东南亚和欧洲十几个国家,相比初入职场,我的心性和抗压能力也在这马不停蹄的奔波中磨练得愈加强大。

虽然工作辛苦,但这几年我也收获了许多新奇的体验,在菲律宾的海滩看日升日落,在阿尔卑斯山滑雪,去过俄罗斯的贝加尔湖畔……那些曾经在地图上标记过的坐标,都变成了眼前实实在在的风景,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回忆。

而无论在什么地方,我都保持着在扇贝背单词打卡的习惯。有一年秋天,我和波兰的同事驱车来到边境,登上波兰最高的山峰,在山顶休息的间隙也不忘掏出手机背完了当天的单词。同行的伙伴都打趣我,说我是“生命在于打卡”。

波兰捷克边境的山顶风光

追逐世界后,重新出发

疫情发生后,我于去年辞职回国,开始重新思考未来的方向。比起刚毕业时,工作后我的心态变得更加平和,少了一些急躁。

对于销售这份工作,我可以做、适合做,但并不是我最喜欢做的,加上常年背着业绩压力,以及疫情带来的不稳定性,种种现实原因都促使我要换种方式生活。

这时我的本科好友大多都已读完研究生,找到了对口的技术或科研工作,和他们多次交流后,我决定回到工科深造。虽然我不擅长空间想象,但我并不排斥工科专业,所以只要选对方向就好。

我报考了南航的机械专业,打算先积累项目经验,毕业后争取进研究所。这几年英语一直没落下,所以在英语复习上我没有花太多时间,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数学和专业课上。

备考期间我还入职了一家翻译公司,做兼职英语口译员,既能利用英语的优势保证生活支出,也能作为生活的调剂,避免脱产备考带来的焦虑感。半年时间匆匆而过,我以专业第10的成绩录取到本科学校(总录取200人左右)。

初试成绩和录取通知书

最近刚开学,回到熟悉的校园,我看到了新生活在眼前铺陈开来。班上的同学大多都比我小,有压力吗?其实还好,我一直觉得工作后再读研也有其独特的优势,比如对读研的目的、未来规划以及现实环境的考量。

我很喜欢一段话:这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时区。有的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工作;有的人,28岁才毕业,当年就进了世界500强企业……有的人,24岁就结婚了,25岁又离婚了;有的人,35岁才结婚,却收获了幸福的一生。所以,轻松一点。你没有落后,也没有领先。在属于自己的时区里,一切都准时。

所以我并不觉得毕业后那三年走的是弯路,我用一技之长养活了自己,也见识了许多原本只存在于书本和影视中的风景,虽然今后我很可能不会再从事相关的工作,但这些阅历让我逐渐成长,终身受益。

我尚且无法确定未来会走向何方,是否会遇到更多的挑战,但自己对英语的坚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以及重新开始的勇气,会让我一直带着期待前行,毕竟心中有梦,足下才能生风。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