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努力陷阱”——只有忙碌起来,我才能安心?

于许多超时工作、不停加班的人而言,“不忙就焦虑”是他们普遍的困扰,但其背后的原因却是不尽相同的。忙碌到底具有什么心理意义?停不下来是心理问题吗?以及,快节奏的时候,我们该如何与忙碌共处?这篇文章给你答案。

适当忙碌,可以让你更聪明

心理学家斯莫尔在2011年研究中发现,忙碌可以提升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更强的人,又会更忙碌。斯莫尔的团队观察了一些老年人日常生活里的几种活动,包括体育活动,像慢跑、园艺;社交活动,比如拜访朋友;以及认知活动,比如玩电脑、打桥牌,然后观察这些老年人是不是会经常从事不同的活动。结果发现,这些活动能减缓认知能力的下降。而那些认知能力衰退得比较严重的老年人,生活方式则没这么丰富。

除了减缓认知能力下降以外,忙碌的生活还会给人们带来各种各样的挑战,让人们学习新东西,接触有挑战性的任务。这就逼迫大脑离开舒适区,去思考、去突破,让大脑变得敏锐。有了敏锐的头脑,会更乐于接受新挑战,整个人自然也就闲不下来。美国认知神经科学家菲斯蒂尼在“达拉斯大脑预期寿命研究”中也在调查,忙碌的人是否有更出色的大脑认知功能。

在这项实验中,研究者找来330名50岁到89岁的受试者,先询问他们这一天的活动,评估他们的忙碌程度。问的问题包括,有多少次忙到顾不上吃饭睡觉,多少次因为事情太多,感觉自己筋疲力尽。接下来,实验人员做了一系列测试,来评估受试者的大脑功能,比如反应速度、记忆能力、思辨能力等等。他们设计的测试包括,让受试者们在一串很长的数字中找不同。或者把小球放在盒子里,然后不断变换盒子的位置,再让受试者找出放了小球的那个盒子。再比如把不同颜色的盒子打乱原来的顺序,再让他们回忆之前的顺序,等等。

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呢?实验人员发现,受试者中那些经常保持忙碌状态的人,在大脑功能测试中的表现,比那些平时不怎么忙的测试者更好。而且,不管是50岁还是89岁,都适用这个实验结果。除了这些中老年受试者,菲斯蒂尼还说,这个实验结论可以覆盖到20岁以上的整个成年人群。

停不下来,是一种新型“流行病”

虽然忙碌有提升认知功能的效果,但是强迫性忙碌会对身心健康有负面影响。心理学家Brigid Schulte于2017年在专著中提到,人们之所以会让自己持续地忙碌,可能是因为如今的工作环境正鼓励人们成为一个“工作狂”。

工作表现似乎往往会和个人评价产生很大的联系。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只有不断工作才能证明自己有能力、有责任心;甚至原本比较空闲的员工们会假装不断地在工作,因为他们怕自己一旦显得很闲,会被指责“工作懈怠”,或者“不合群” 。人们推崇工作,又对休闲有误解,没有认识到休闲的重要性。比如会认为休闲只是在浪费时间,甚至为休闲感到愧疚,因为在休闲时“没有任何产出”。

而相对于男性,女性更难做到理直气壮地享受休闲时光。由于女性更多地被教育要考虑他人的需求,因此许多女性只有等其他人都开始休闲后,才能停止忙碌。比如,有女性表示:“每当我出门和朋友聚餐,我就会责备自己:你怎么可以抛下你的孩子和家庭出去玩呢?”人人都在说工作-生活平衡,但好像都不敢真正拥有它。无论什么时候,没有在工作,好像都会成为被负面评价的理由。

同时,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催生了“永远在线”(always on)的职场文化,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早已不存在绝对的区隔,在周末或度假的时候收发邮件、随时随地处理工作是常态。不妨试着回想一下,你上一次可以“完全不处理任何工作”的时间是什么时候?这种职场文化改变了人们对于“忙碌”与“休息”的看法。越来越多的雇主与员工都开始认为“不停忙碌才意味着尽职尽责”、“休息就是消极怠惰”、“越是忙碌的人,对公司价值越高”等等。在“永远在线”里,忙碌与“尽职”、“成功”,逐渐被画上了等号。

永远在线的职场文化,让每个人都感染上了一种竞争压力。如果不这么忙,自己会不会就变成一个失败者?没出息的人?就算自己并不想忙碌,一旦悠闲下来,也可能真的被老板和他人评价为 “懒惰”、“不尽责”、“不够优秀”。这怎么会不让人压力山大呢?

一言不合就“忙碌”,怎么办

对于习惯于用忙碌对治焦虑的人来说,这一点需要时刻警觉:忙只能暂时缓解焦虑感,但它可能带来更多长期的后果。我们需要学会享受任务间歇的休息时间,不要总想一刻不停。有研究发现,在工作期间进行15~30分钟的小睡,有助于提升记忆力,并且能让人在睡觉的期间及时“清空”大脑,减少注意力残留,为之后接触新的信息作准备。

忙的正面意义只存在于当它真的能把你引向更好的生活时。而什么是好生活,对每个人来说是千差万别的。没有人能帮你回答这个问题,包括所有会因为你看起来不够忙批判你的人。我们要找到自己的答案,然后才能找到真正适合的工作与生活的节奏。

参考文献

Monk, T. H., Buysse, D. J., Welsh, D. K.,Kennedy, K. S., & Rose, L. R. (2001). A sleep diary and questionnaire studyof naturally short sleepers.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10(3), 173-179.

Dahl, M. (2015). Every Weekend Should Be a3-Day Weekend. Science of Us.

Damaske, S., Smyth, J. M., & Zawadzki,M. J. (2014). Has work replaced home as a haven? Re-examining Arlie Hochs child'sTime Bind proposition with objective stress data. Social Science &Medicine, 115,130-138.

Gordon, A.M., & Chen, S. (2014). TheRole of Sleep in Interpersonal Conflict Do Sleepless Nights Mean Worse Fights? Social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5(2), 168-175.

Griffiths, M.S. & Karanika-Murray, M.(2012). Contextualizing over-engagement in work: Towards a more globalunderstanding of workaholism as an addiction. 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1(3), 87-95.

Hsee, C.K., Yang, A.X., & Wang, L.Y.(2010). Idleness aversion and the need for justifiable busyness. PsychologicalScience, 21(7), 926-930.

Kolbert, E. (2014). No time. The NewYorker.

Leroy, S. (2009). Why is it so hard to domy work? The challenge of attention residue when switching between work tasks.Organizational Behavioral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09(2), 168-181.

Perlow, L.A. & Porter, J.L. (2009).Making time off predictable and required.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oong, J. (2010). The secret power of naps.WebMed.

Surowiecki, J. (2014). The cult ofoverwork. The New Yorker.

Tsilimparis, J. (2018). Existentialdespair: A deeper cause of human anxiety. PsychCentral.

Virtanen, M., Stansfeld, S. A.,Fuhrer, R.,Ferrie, J. E., & Kivimäki, M. (2012). Overtime work as a predictor of majordepressive episode: a 5-year follow-up of the Whitehall II study. PloS one,7(1), 1-5.

文章由科普中国-星空培育计划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由科普中国重新排版编辑

内容来自: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