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司马懿:做好小事,熬过难事,静成大事

日期: 来源:河口发布收集编辑:河口发布

来源:洞见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作者:洞见Moon

《老谋子司马懿》写道:司马懿装病7年,29岁才入仕途,40岁才开始接触军权,60岁才得到重用,70岁才拥有绝对权力。

从郡县小吏到权倾朝野,他经历了太多。

世事沧桑,是课堂,也是考场。

人生经历的每一件事,既是来考验我们的,也是来磨炼提升我们的。

小事磨炼耐心,难事磨炼心态,大事磨炼定力。

能把这三种事处理好,想不成事都难。

01

做好小事

建安六年,司马懿出任河内郡的上计掾(计事务的官吏),当时的士族很不屑这类职位。

好友胡昭调侃他,“鷞鸠也愿意吃鹁鸠的食物吗”?

但司马懿却认为,尽小者大,积微者著。

他在辖区走访,将郡内人口登记成册,方便管理,又协助郡守核实各地财政,开源节流,用来修建水利。

若有百姓上访,事无巨细,他都尽力解决。

司马懿从不因官微事小而糊弄,在任期间大小事务都处理得井井有条,被郡守推荐给中央,称其有王佐之才。

一时间,司马懿名声大噪。

当时曹操任职司空,听说司马懿的名声后,也多次派人征辟他到府中任职。

《韩非子》有云: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宰相猛将也是从基层小事做起,只有把小事做好,才有做大事的机会。

曹操去世后,司马懿由文转武,逐渐有了兵权。

他领兵有一个习惯,每到一处,必先亲自登高绘制兵线图,亲自考察选取耕种的地点,然后垦辟荒野,推行军屯。

儿子司马师十分不解,认为四方的战事没有结束,正是建立功勋的好时机,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种地这种小事上。

司马懿却说:“过去箕子谈治国,把民食放在第一位。领兵,把兵粮放在第一位。粮事虽小,关乎战争成败,不可小觑。”

正是如此,让司马懿在对战敌军时,因为不缺粮,总能耗得起。

多次抵御了蜀军的进攻,赢得最终的胜利。

《道德经》里讲: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所有的难事都是从简单的事情开始做的,所有大事都是从细微的事情做起来的。

古往今来,那些真正厉害的人,眼睛望向高处的同时,手也愿意从低处做起。

把地基打好,砌墙时严丝合缝,才能铺出一条康庄大道,才能垒起万丈高楼。


02

熬过难事

评书名家单田芳讲遍古今传奇,说尽英雄豪杰,最后把人生浓缩为简单的一个字——熬。

纵观司马懿的一生,就是一个苦熬的过程。

青年时,熬过曹操的猜忌;中年时,熬过诸葛亮的交锋;晚年时,熬过曹爽的打压。

多少次,稍有不慎就是万丈深渊。

他与诸葛亮数次较量,仅一招就把智多而妖的诸葛亮气得无计可施,那就是熬。

太和四年,诸葛亮再次出兵北伐,一路所向披靡,连战连捷,剑指长安。

曹叡任命司马懿为大将军,这也是司马懿和诸葛亮第一次正面交锋。

司马懿刚到战场就中了敌计,头盔都被蜀军抢了去。

自此,司马懿深知诸葛亮老谋深算,难以力敌,采用“坚壁清野,以守待攻”的战略,不肯出兵。

任凭蜀军如何羞辱叫骂,司马懿都熬了过去。

司马懿说,打仗,先要学的就是善败,败而不耻,败而不伤,才能笑到最后。

他凭借一个熬字,令自己稳坐了曹魏军界第一把交椅。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石悦曾在节目中说:

“比我有才华的人,没有我努力。比我努力的人,没有我有才华。既比我有才华,又比我努力的人,没有我能熬。”

这句话,也是司马懿一生的缩影。

论智谋,他不如诸葛亮;论奸诈,他不如曹操;论家世,他不如杨修。

但是司马懿比任何一个人都能熬,能熬过别人无法承受的难,方能成就别人不能成之事。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撑过人生至暗时刻的最好方式,就是熬。

多少次被击垮在地,就多少次爬起来,渡尽黑暗便见光明,登过歧路便是顶峰。


03

静成大事

景初三年,魏明帝曹叡去世,命司马懿和曹爽同为托孤大臣。

曹爽德薄善妒,不满司马懿与自己地位相等。

于是利用自己曹氏宗族的身份,结党营私,党同伐异,处处打压司马懿。

面对曹爽的迫害,司马懿被逼得只能称病请辞。

在家养病期间,有很多旧部和大臣登门,希望能联合司马懿共同对抗曹爽。

司马懿都装病搪塞了过去,统统拒绝。

但私底下,他联络亲信蒋济,掌握时局动态;让大儿子司马师悄悄培养了三千死士。

直到高平陵事变前几个时辰,他才将自己的底牌全部亮出,宣布举事。

史书记载,就连司马懿的三儿子司马昭,也是在举事前夕才知道父亲的计划。

司马懿之所以能一举成功,恰恰印证了《韩非子》中的这句话: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若当时有太多人一起谋划,事情也不会如此顺利,还可能会走漏风声。

所谓:“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相反,那些还没开始干,就急于宣扬的人,往往干不成什么事。

余华在毕业后为了不当牙医,开始拿起笔尝试写作。

担心失败后遭人嘲笑,他并没有告诉别人自己写小说的事。

当时他的很多同学,下班后就聚在一起打牌喝酒,他却把自己关在房间读书。

后来他的小说出版,去文化局上班时,大家才得知原来他之前闷不吭声是在写小说。

亦舒曾说,做人凡事要静:静静努力,静静收获,切忌喧哗。

真正的强者总是高深莫测,不显山不露水。

他们不扎堆,不是高冷,而是默默朝着心中的目标前进。

他们认准了目标,就只管努力,在沉默中,厚积薄发,成熟强大。

有人说,司马懿的人生,是摄敛式的。

七十年一路走来,经历的磨难越多,反而越强大。

生活本身就是一场修行。

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件事,也都是来磨炼我们的。


相关阅读

  • 除了泡脚,记得试试这些调理体寒的小妙招!

  • “阳虚则寒,阴盛则寒”,中医认为,体寒的人身体血气运行不畅,易形成瘀血和痰浊、气滞互结的状况,“痰瘀互结”积滞在某个部位,易导致疾病的形成,如腹泻、关节痛、胃炎等。体寒的人常
  • 所有优秀的背后,都是日复一日的自律

  • 热爱驱动,持续精进  想要做成一件事,难的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即便遇到阻碍,或是暂时没有看到成果,依然能坚定前行。热爱,能在漫长岁月中,陪我们冲破困难险阻,给我们不断努力、持续精
  • 具备这三个修养,你能走得更远

  • 一个人最高级的修养,就是从点滴着手,从内到外做好自我管理。情绪稳定人有七情,喜怒哀乐谁都会有。但真正厉害的人,不会让情绪左右自己的理智。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他们都能够迅速冷
  • 开始一段关系的正确方式

  • 来源:洞见作者:洞见·安娜贝苏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在知乎看过一个话题:有哪些令人醍醐灌顶的社交真相?有个高赞回答说:一开始就把友善显露彻底,别人怎么对你就只能凭他的良心
  • 治愈自己最好的方式

  • 来源:洞见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作者:洞见CC看到一句话:“在烟熏火燎的生活中,我们经历着生活的磨难,最终才明白,所有的苦楚,只能靠自己来治愈。”生而为人,我们都注定会经历很多艰
  • 句句真理的“规矩”,爷爷让我牢牢记住

  • 句句真理的“规矩”,爷爷让我牢牢记住1.每个人努力的意义就是拥有选择权。2.遇事先闭嘴,所有的祸事都是逞一时之快。3.如果你条件好就不要找条件差的,反之亦然。4.领导不会和员
  • 情绪管理7大法则,学会不再生气

  • 作者:洞见yangtuo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说:“如果情绪总是处于失控状态,就会被感情牵着鼻子走,丧失自由。”谁都会有情绪,但太过放纵情绪,往往会造成无法挽回
  • 一个人真正的自律,是远离“底层迎合”

  • 作者:洞见·姜榆木你接收怎样的信息,就会成为怎样的人。蒙古草原上有种赫氏角鹰,成年后飞行高度可达数千米。但当地人捉到这种角鹰的幼雏后,不将它们关进笼子,反而提供舒适的巢穴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司马懿:做好小事,熬过难事,静成大事

  • 来源:洞见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作者:洞见Moon《老谋子司马懿》写道:司马懿装病7年,29岁才入仕途,40岁才开始接触军权,60岁才得到重用,70岁才拥有绝对权力。从郡县小吏到
  • “看到人被救出来时,我都流眼泪了!”

  • 近日,广东佛山一名女子和宝宝被困火场只能躲在窗户的防盗网处等待救援危急时刻3名空调维修工人出手了! 11月10日11时35分许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会龙新村一村民公寓发生火灾现
  • 47部作品获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支持

  • 中国作家协会17日在浙江桐乡举行“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推进会,旨在推动创作更多优秀文学作品,并拓展文学受众。据悉,截至目前,“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
  • 漳州市党政代表团到泉州市考察学习

  • 学习先进增动力 拓宽思路谋发展漳州市党政代表团到泉州市考察学习本报讯(记者 苏奕斌)11月17日至18日,市委书记王进足、市长魏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东河、市政协主席吴文团率
  • 2024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正式发布

  •  中新网11月19日电 据“中国载人航天”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2024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征集活动落下帷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现发布2024年度天舟七号飞行任务、天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