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四老:南天教育星斗,岭南建筑基石

编者按2022年11月17日,将迎来华南理工大学组建70周年暨建校105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学校组建初期,一大批新中国第一代理工科专家从世界各地汇聚于此。他们胸怀家国,放眼寰球,提出“办大学,就要创一流”的口号,学校从一开始就跻身全国“四大工学院”。此后数十年里,他们为学校的发展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是华南理工大学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的奠基人。

值此校庆到来之际,为缅怀华南工学院前辈先贤,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学术风范,勉励师生向先辈学习、继承发扬老一辈华工人的优秀品质,继去年的“红色甲工”系列人物报道之后,党委宣传部再推出“华园先贤”系列人物报道,今天推出第七期。

  筑四

    老

.

五山坡前,东湖畔边;绿瓦朱墙,红楼映翠。有着近90年历史的建筑红楼见证了华南理工大学从历史中一步步走来,迎送了一批批建筑学子,雕刻了一缕缕时光。走进红楼,一束光,透过树阴,在斑驳的墙面留下跳动的光影,似一个个教育发展的印记,诉说着一段段难以忘怀的师生情;一阵风,穿过窗棂,拂开陈列在档案室的四本书,书页张合间,展开华南建筑教育奠基人——“建筑四老”的故事。

林克明(1900-1999)

广东东莞人,中共党员,高级建筑师。第四届、五届广州市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广州市基本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华南工学院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广州市设计院顾问。始创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建筑系。

陈伯齐(1903-1973

广东台山人,建筑师,建筑教育家,华南工学院二级教授。曾当选为省第二、三届政协委员,是中国亚热带建筑研究和创作的开创者,岭南建筑学派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夏昌世(1905-1996)

广东新会人,华南工学院教授,岭南建筑大师,曾任中国建筑学会第二、三届理事会理事,并任广东省园林学会常务理事长,对岭南建筑设计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龙庆忠(1903-1996)

江西永新县人,中共党员。曾先后任重庆大学工学院建筑系教授,同济大学土木系教授,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建筑系教授、系主任,华南工学院教授。在中国古建筑学研究方面成绩卓著,创建建筑与城市防灾学。

重实崇践,守笃常行

建筑设计,不仅是“纸上谈兵”,它更需要从实实在在的建筑中获取反馈。作为华南建筑教育的主要奠基人,“建筑四老”在各自的教学生涯中都秉持着“建筑教育要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建筑创作一定要重视实践,只有实践再实践,才能得到科学的检验。”这是林克明自己总结的“实践论”,来源于他留法学成归来后的设计经验。他先后设计了广州市市立中山馆、广州市府合署办公楼等优秀建筑。林克明正是在这些建筑实践中不断探索把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上,他不希望学生只从纸上获得知识,主张要到实实在在的建筑名作中观摩、学习。1932年,林克明牵头成立了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受邀而来的很多教授都有着参与建筑师事务所或广州市工务局事务的经验,掌握着较高水平的实践能力。1934年,林克明带着新生来到陈氏书院(现陈家祠)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后还带着学生拜访了陈家祠的设计者黎巨川,引得学生惊喜连连。

五山校区12号楼(林克明设计)

“建筑的艺术处理,不是单方面由主观出发,而是要适应客观实际需要,在功能与经济的基础上来进行的。”这是陈伯齐所秉持的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理念。由于深受包豪斯教育——注重建筑细部构造的影响,他要求学生弄清建筑物各部分的构造。但构造知识复杂、综合性强,陈伯齐对此主张通过参与实地建筑设计实践的教学方式加深同学对构造知识的理解。1955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曾任中南建筑设计院顾问总设计师的袁培煌回忆到恩师这种重建筑构造和实践的教学方法:

记得当年在广州苏联展览馆工地实习,陈伯齐先生指着一些正在施工的檐口、吊顶考问我们其构造做法,当答不上时就要我们回去翻阅施工图,经过实物对照后,我们对建筑物的构造有了较为明确的概念。

正是从众多实践设计中,陈伯齐深刻认识到,只有从实际经验和体验训练出来的建筑师,才能明白建筑与生活环境的紧密联系,明白社会的习俗和需求、地域的特性,才能设计和建造出真正的好房子。

六十年代初,陈伯齐(前排左一)与林其标(二排左三)接待越南建筑考察代表团

“建筑就要到生活中去学,到社会中去学”。这是夏昌世所重视的教学理念。在设计课上,他结合工程实际来给学生上课,用自己丰富的实践操作案例,让学生收获一般课堂上所得不到的教益,如与业主的适应与周旋、经费的限制与利用等工程实际问题。学生蔡景彤毕业设计的题目是“产科医院”,在那个时候,这个项目对于一个小伙子来说难度比较大,夏昌世建议他做实地调研,切身走进产科医院。“任何设计都必须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夏先生严肃地说道。蔡景彤努力克服羞涩的心理,跑遍了广州市区大小医院的产科,每去一个医院,就做一份调研报告。

夏昌世先生的调研实践方法,让我收获很大,并影响了我的一生。为什么夏先生设计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就是源于他这种实事求是的作风。

重视实践,注重调查研究,这是夏昌世教学的一大特色。

1963年夏昌世(左)与何镜堂(右)在桂林七星岩合影

不仅建筑设计方面有注重实践的三位大先生,中国建筑史研究方面也有注重外出考察实践的龙庆忠。古建筑架构与名称相当复杂,他深知这些对于刚入校的本科生而言,这些无疑是天书。但通过外出考察实践有利于把书本里面的术语和问题了解清楚。于是,无论严寒酷暑,龙庆忠总会带上那些初进建筑系的学生到外面考察。1962年至1964年间,他们走遍了华南、华东、东北、中原、西南地区的几十个城市和乡村。历史悠久的肇庆龙母祖庙、美丽的客家古村落、雄伟的西安大雁塔,都留下了他和学生们的身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邓其生教授回忆起恩师感叹万分:

以前我们一同去考察的时候,龙先生总是亲力亲为,讲解古建筑的时候更是充满了感情和激情。当时他还想着要爬上古建筑的梁架去测量,因为年纪大了,所以没敢让他上去。

龙庆忠在行走考察中,用脚步丈量着他所热爱的祖国大地,用诚心感悟中国古建筑里面的高深学问。

上世纪五十年代,龙庆忠教授(右二)指导学生学习斗拱构造

台上台下台前后,亦师亦友亦亲人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用在“四老”身上一点也不为过。他们不仅在三尺台前传授学问,压实每位学生的知识之仓,同时也用无微不至的关怀浇灌着每位学生的心灵之树。

因事而异,特殊毕业。1948年夏,林克明遇到一位建筑系名叫蔡德道(原广州市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学生,他不懂得怎么完成毕业设计,面临无法毕业的问题。因为战乱,他在进入大学前只读过七年书,英文基础比较差,也不知何为建筑,连美术加试还是符罗飞教授看在他没有交白卷,没有作弊,知道手掌是什么样子(他在加试中沿着手掌描了一圈),才破格通过的。即使是入学后,大学课程也常受战争影响而中断。但他没有自我放弃,仍坚持学习,并希望成为一名建筑师。林克明见此认为不能因事废人,做出了和符罗飞教授相似的决定,帮助这位学生完成学业。最终,林克明让蔡德道翻译一本厚厚的全英文的“医院设计指南”作为毕业论文。蔡德道因此顺利毕业,同时也铭记先生的教导,真正的建筑师需要有真才实学。毕业后,他去香港工作一年,在此期间将缺的课及时补回,并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

互尊互重,平易“斋叔”。朴素的陈伯齐,在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其平易近人的性情。袁培煌回忆道:“有人把先生名字中的‘齐’字错读成‘斋’字,后来按广东称呼,大家都将错就错地叫他‘斋叔’。久而久之,他也欣然接受。” 陈伯齐因此赢得了学生们的一致尊重。邓其生说:

“老师为人很好,对学生很尊重。当时我们很多学生都是乡下来的孩子,生活很贫穷,很多城市人看不起我们这些穷学生。但是陈老师却一点也没有看不起我们这些穷学生的意思,反而对我们很尊重,这让我们很感动。陈老师认为人与人之间就应该相互尊重,学生尊重老师,老师也应该尊重学生。比如,学生的设计图不理想,陈老师绝对不会当着其他同学的面对你提出批评,而是私下才向你建议设计图怎么改才更合理。” 

师生融融,打成一片。夏昌世的每届学生,几乎都喜欢往他家里跑。学生即使做不速之客,夏昌世也热情招待。师生坐在一起,或闲聊,或探讨,笑声不时从房间里传出去,连他家养的猫,也和学生熟了,跳上沙发来凑热闹。很多学生在夏昌世那里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蔡景彤有一次去老师家里,正碰上老师休息,把老师惊醒后感到不好意思,刚想走,但被老师叫住:“蔡仔,拿张凳子到床边来。你的图纸已经改好了,在床底下。”蔡景彤坐在床边,听老师躺在床上讲解图纸。那一刻,他有种父子的感觉。不仅如此,夏昌世对学生也会如朋友一般亲切,经常传授一些小技巧给学生。“嘿,让我教你们一手。”便是他的口头禅。“夏老师带学生,更像是师傅带徒弟,他是一个很温和也很较真的老师。对学生的论文会逐字修改,从错别字到标点符号都反复推敲,直到满意为止。”何镜堂院士回忆。这种远超师生关系的情感,令人感动。

长辈风范,爱生如子。在学生的印象中,龙庆忠不仅仅是一位博学的学者,更是一位慈爱的长者。在带领学生外出考察古建筑期间,每天的工作十分繁重辛苦,晚上回到驻地学生们往往洗漱完倒头便睡,龙庆忠却仍然仔细整理一天的行程和心得,有时还仔细地告诉学生:把鞋子靠墙放,第二天容易干;要把牙刷头朝外放,可以避免滋生细菌。这点不免让有些青年学生觉得他啰嗦,然而即便他们疏忽或太累忘了这么做,待到醒来时,总是发现龙先生已帮他们把鞋和牙刷摆放整齐。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吴庆洲教授是龙庆忠的研究生,他回忆:有天夏日的傍晚,龙庆忠正在房间里忖度着,突然拄起了拐杖要往外面走,原来是他想到一个问题需要立马告诉吴庆洲。当时龙庆忠家里还没有安装电话,无法及时联系,最后是由一位来访的解放军同志陪同龙先生,穿过整个校园才到吴庆洲住处。龙庆忠一直待到月上柳梢才回来。这些故事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仅没有消散,反而变得更加醇厚,暖人心底。

卓然做学问,风雅大先生

“四老”能够在台上挥洒自如,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离不开在台下做学问时的砥志研思,钩深索隐。

1933年7月,林克明在《广东省立工专校刊》发表了学术论文《什么是摩登建筑》,从发表的时间和内容来看,他开启了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岭南,乃至全国的传播。文章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促进学生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思考和研究。1936年10月,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的学生黎伦杰、郑祖良组织创办出版《新建筑》杂志,为现代主义建筑“摇旗呐喊”。尽管在战争的社会条件下,《新建筑》影响虽不大,但它发出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中国建筑发展的方向。在45年后的1981年,林克明、莫伯治、郑祖良等人在广州创办了《南方建筑》杂志。这本建筑行业的权威杂志,着重介绍南方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的新建筑和新理论,以敢于刊发富有新意的争鸣文章在中国建筑界享有盛名。林克明犹如一位远瞻的棋手,在中国建筑发展的前端摆好棋局,留与道中人同下。

《南方建筑》1981年第一期杂志封面

建筑设计出身的陈伯齐,重视建筑功能与技术上的合理性,强调建筑物首先要保证“适用”功能的圆满解决。他是我国在建筑教育上最早提倡地方特色的先驱者。在建国初期他就深感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建筑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明确提出华工的建筑教育要以亚热带地区的建筑理论和建筑设计为中心的办学宗旨。现如今,这种对亚热带建筑科学理论的探索也一直深深地影响着后人。“直到今天,华工的代表性作品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依然强调建筑形式与当地气候环境的有机结合。”何镜堂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说到夏昌世,不得不提他在岭南建筑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夏昌世提出岭南建筑应注重通风、遮阳、隔热等设计要点,开启了现代岭南派建筑探索的道路。他的研究是在不断的建筑设计实践中发展完善的,如中山医学院建筑群、鼎湖山教工休养所等。“夏昌世致力于用设计来解决建筑中的实际问题,陈伯齐则组织人们通过科学实验去说明问题和提供有关数据,希望能弄清楚建筑物与气候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如今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的一号楼,体现着他与陈伯齐等前辈在亚热带建筑遮阳、隔热、通风的研究成果。夏日的下午,在教室不安装风扇的情况下,学生们仍可以惬意地享受凉风。使得一号楼在当时备受学生欢迎。如今半个世纪已过,这栋教学楼仍矗立在校园内,似展示着先生们独特的风韵。

五山校区的一号楼

作为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学者,龙庆忠怀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民族自豪感,他主张要以温故知新、中西比照、科学阐释等方式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研究。同时他创建中国建筑和城市防灾学,是对中国建筑学的又一大贡献。其研究的主要对象,也是以岭南城市和建筑为代表,拓展到整个中华文化的建筑。可以说,龙庆忠是中国地方和乡土建筑研究的开拓者,对于岭南地区民居的前期研究作了重要的铺垫工作,在这个方向上培养了如陆元鼎、邓其生、吴庆洲等著名教授。“他将这些知识(古代建造活动的观念和设计的道理)用于治国、救民,将建筑史研究作为相之道是他内心的守望和真正的目标。”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冯江教授这样理解龙庆忠的学术观。作为学者,龙庆忠特别爱收集书籍,1998年,家人遵照他的遗愿,把伴随他多年的藏书约15000册捐赠给华工图书馆,图书馆为此也专门开辟一个房间来存放,取名“义泰和建筑与历史教育”图书室,里面有许多他珍藏多年的孤本、善本,承载着龙庆忠对后辈深深的寄托。 

结语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人,都曾在华南工学院教书。他们都有留学国外的经历,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渊博的知识,亦互为朋友。在教学中,他们注重技术理性的教育理念,强化实践能力的教育方式,坚持变通革新的教育精神受到建筑学界的关注,岭南建筑学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岭南建筑学派发展的接力棒经前人的传递如今来到了以何镜堂院士为首的一批岭南建筑师手中,将岭南建筑创作理论发展为一个思想体系,作品遍布全国。前辈们的奉献与奋斗也将影响着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莘莘学子,成为未来岭南学派建筑的中坚力量。

注: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发端于1932年的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1938年并入中山大学、1952年调整入华南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1980年成立建筑学系,1998年成立建筑学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