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范仲淹后裔:近三百年修谱不间断

在修武流传一句话:“薛半县,范满城。”其“范满城”之“范”者,皆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后裔。

如今,修武范氏有2万余人,除在修武落户生根外,其已遍及马村、武陟、原阳、新乡、获嘉等修武周边区域。在中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地也有修武范氏繁衍生息。

隔山隔水隔海,难抵一脉相承。而家谱,正是血脉的联系,以及家族文化的传承。

近日,记者来到马村区待王街道西待王村,采访了72岁的范毓鑫老人。范毓鑫是当下修武范氏的掌门,他正在与其他修武范氏联络,重修《修武范氏宗谱序(2022年)》。

这真是一项不小的工程。对范毓鑫等人而言,却也是轻车熟路。30多年前,当他们还年轻时,便在老人们的指导下,加入续写修武范氏家谱的工作中来。

范毓鑫介绍:“修武范氏有四门,从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起,除战乱时期外,大约每隔30年要续写一次家谱,近300年来几乎从未间断。”

这不禁令人惊讶!现如今,如修武范氏家族这样传承家谱文化的或许已经不多了。

在范毓鑫处,记者看到了《修武范氏宗谱自序(乾隆二十二年)》《修武范氏宗谱自序(乾隆五十五年)》,以及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咸丰四年(公元1855年)、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续写的《修武范氏续修族谱》。1989年,修武范氏重启家谱续写工作。2022年,修武范氏再次重修家谱。

从修武范氏家族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家族的变迁史。

《修武范氏宗谱自序(乾隆二十二年)》载:“至洪武初迁山右之民以实河朔,而我始祖素封公爰自洪洞来家于修,则修之有范氏,实自我素封公始。”由此可见,修武范氏于明洪武年间大移民时,由山西洪洞迁居修武,始祖为范大有,字素封。

《修武范氏宗谱自序(乾隆五十五年)》第一次提到了范仲淹。之后,每续家谱都载明并传承着范仲淹的家风文化。

事实上,山西是早期范氏活动中心,范姓的得姓始祖范宣子为晋大夫。明清时期,范氏是山西望族,是晋商的重要一支。

修武范氏又如何与范仲淹一脉相承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修武范氏文化园课题组研究发现,范仲淹有四个儿子,皆有成就,以次子范纯仁成就最高,被赐谥“忠宣”。范仲淹死后,葬于今洛阳伊川彭婆乡许营村北,其子孙因守墓之故,居洛阳,后裔四处分散。范纯仁有五子,“靖康之乱”时,为避乱大量南迁,而在元明时期,部分后裔又陆续回迁至中原地区。在修武范氏宗祠的碑刻资料中载有:“公(修武范氏始姐范大有)乃宋名臣仲淹公十代孙也,纯仁公一房,公于明初初兴移山右之民以实河朔。”

血脉相连,文脉相承。有了范仲淹家国文化的荫泽,修武范氏显得与众不同。

《修武范氏家规》被一字一句地写在家谱中:一、莫不孝二亲;二、莫弃本逐末背毁师长;三、莫盗贼累耻先灵;四、畏四知为人仁义;五、远五刑莫犯刑戮;六、行六政宽以待民;七、躬事廉俭敦厚自余;八、勤习经艺引文自饰;九、用九思立德;十、无忘好善。这段修武范氏家规与范仲淹《家训百字铭》异曲同工,相互映照。

家训通俗易懂,范氏后人仰而行之。前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思想,后有修武范氏后人躬身力行。

范毓鑫告诉记者,自迁居修武至清末,修武范氏出了433位秀才级别以上的文化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修武范氏中有22人毕业于高等学府。明清时,范之焕、范继仁修河堤,范鑫在长沙修码头、范楷如在四川修路、范汝庚兴教助学,他们谨遵家训,为官一方,清正廉洁,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认可。

明中后期,修武范氏兴建了范氏宗学。到了清嘉庆年间,范氏宗学先后在如今的修武大陆村、西待王村、修武大梁庄建立了范氏分校。直至新中国成立后,范氏学校仍在修武教育事业中发挥作用。

当代,范庆霄是修武范氏的优秀代表。范庆霄,中国台湾著名慈善家,范仲淹第三十代孙。2004年,他利用回乡探亲祭祖的机会,以其父“毓英”之名发起了范仲淹“毓英”奖助学金,以其母“杨春绣”之名发起范杨春绣奖学金。

18年来,范庆霄、范传铭、范中定祖孙三代接力助学,帮助了一批又一批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仅在修武一中,范仲淹“毓英”奖助学金已投入150余万元。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精神谱系。翻看一本本厚厚的家谱,穿越一段段历史时空,看到了一代代人的赓续前行,现在的你与千百年前的他们已是浑然一体。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玮萱 报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