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海新区把百姓看病的“急难愁盼”办到心坎上

发展为民,枝叶关情。医疗健康,连着千家万户冷暖,承载城乡群众关切与期待,直连民生幸福指数。

近年来,烟台黄渤海新区准确把握民生脉动,不断提高医保起付标准、扩大基层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增加财政对医疗服务的投入,带给全区广大城乡群众更有质感的幸福。

“15分钟健康服务圈”温暖人心

潮水镇中营村卫生室新建完工,处处焕然一新。今年77岁的姜大爷听到这个消息早早赶来,大爷患有耳石症,以前看病都要舟车劳顿前往城镇医院就诊,现在方便多了。“我就住在旁边的村,十来分钟就过来了。”

从去年开始,黄渤海新区陆续建设完成了潮水镇14个标准化卫生室。为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医共体选派优秀医务人员直接到14个标准化卫生室工作,以此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下基层的17名优秀医护人员中包含4名硕士研究生和8名主治医师,涵盖了中医、康复内外科等多个学科领域,有效补充潮水镇14个村落的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短板,将成为医共体试点建设的良好开端。

健康服务圈的半径越小,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基石越牢。卫生室是农村地区开展健康服务的主阵地,承担着辖区人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任务,作为最先接触病患的“前沿哨所”,任重道远。

黄渤海新区医共体负责人、烟台业达医院党委书记姜立新介绍,以中心村卫生室为主体,正着力打造农村地区15分钟健康服务圈,并以一般村卫生室和村卫生室服务点为补充,建设成以2.5公里服务半径为目标的村级卫生服务体系。

尝到甜头的峰山冷家村第一书记桑君恒说:“我们村目前有234户,常住人口110户,村民主要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其中有79位70岁以上的老人。”据桑君恒介绍,村里的老年人大多腿脚不便,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更是少之又少,出门看病成了村民们最难的事。卫生所的建设以及医护人员的到来,为老百姓大大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

“医护下基层”活动目前仍在轰轰烈烈进行中。医生们发扬“赤脚医生”走街串户的优良传统,深入基层坐诊累计230余人次,共计3400余名居民受益,让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就医便利。

“分级诊疗”构建健康服务新格局

“您好,我是八角医院的医生,我们这儿有一名患者腰疼刚拍了一个CT,麻烦你们给做一下诊断。”

接到电话后,正在烟台业达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值班的影像科主任姜召福立即调出八角医院传来的影像资料进行诊断,发现患者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随后,姜召福将结果反馈给八角医院医生。医生根据检查结果,为患者进行了治疗。

看病不需要跑远道,得益于黄渤海新区“远程会诊系统”的建立。该系统除了医学影像中心外,还设有心电中心、病理诊断中心、远程会诊中心和消毒供应中心。五大中心的成立,全面实现了优势医疗资源共享,统筹推进了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组建起卫生信息平台,实现人口信息、居民档案、电子病历、分级诊疗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建设医共体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引导群众向基层医疗机构合理流动,实现分级诊疗,让小病、慢病的诊疗及康复在成员单位,而重病、难病将转诊到‘龙头’医院住院、手术。”烟台业达医院医共体协作办公室主任潘孝敬介绍,为此,医共体在全面实行优势医疗资源共享的同时,还着力于落实优势人才资源下沉。真正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自2019年以来,通过实施龙头带动、系统帮扶、差异化发展,医共体之间累计转诊患者3869人,全区已组建“1+1+X”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68个,签约人数达到15.6万人,签约居民满意度达到80%以上。基层医疗机构年度医保预算3100万元,占全区医保基金预算的22.3%,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初见成效,分级诊疗体系初步构建。

“桩桩小事”细节之处显温情

最是细节动人心。黄渤海新区从医疗健康“细处入手”,以“小切口”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品质提升,市民们纷纷反映,看病就医,散发着温度的暖心服务不在少数。

在黄渤海新区,群众看病少走很多冤枉路。一个护卡包让群众就医卡不乱放,一张明白纸让群众就医准备更充分,一个回形针让群众检查材料订成册,一张服药卡让群众明明白白吃对药……持续优化对门诊、住院等区域就诊流程,找出“瓶颈”,形成新流程,逐步建立起新流程的长效运行机制,对细节的精心“雕琢”一直在持续。

在黄渤海新区,群众看病享有更多保障。在全市率先实现了DRG支付方式在二级以上综合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目前,已有3家医院实现了DRG支付。同时,基本医疗保险等待期进一步缩减,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等待期由一年调整为三个月,医保电子凭证实现“一码通办”,区内443家定点医药机构全部实现医保电子凭证全流程应用,参保人可在手机端使用电子医保凭证,真正实现了无卡就医。

更甚至,自2022年4月1日起,全区执行医疗救助政策,确保市域内医疗救助对象、标准、程序全统一。今年以来,一站式救助2878人次75.09万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精准聚焦群众需求,用温情服务体现人文关怀。今年以来,医护人员开展义诊和健康教育活动13次,普及卫生保健知识,认真倾听群众意见,迅速整改“病有所医”中存在的不方便、不满意问题,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