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硬核专业课,师生一同探索创造新知识

 

当被问起新闻学院最硬核的专业课程有哪些时,“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常常是学生们脱口而出的选项之一。

也正是在这门硬核课程上,由周葆华、徐笛、崔迪三位老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带领学生们在全国数据新闻大赛上屡获大奖,数篇稿件引发公众广泛关注。今年9月,该教学团队荣获复旦大学“钟扬式”好团队称号。

作为这个教学团队的带头人,这已不是周葆华第一次踏入新赛道、大胆融合创新了。当被问起“为何而为”时,他告诉我们:“教育不是灌输,而是要为学生打开一扇扇。要勇于打破舒适圈,去看更美的风景”。

做数据新闻,要回归民之所系

“做数据新闻,要回到新闻最初的出发点,关注民众关心的事情。”在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的课堂上老师们提到的这句话,不少学生到现在还记得,2019级广告学系的王雨蓓就是其中之一。

2021年秋季学期,王雨蓓所在的小组将目光投向各家媒体对东京奥运会的相关报道,此时距离这场夏季奥运会闭幕已经过去了近三个月。“当时老师就提议,既然想做奥运会,不如就关注一下即将在北京召开的冬季奥运会。”

在搜集北京冬奥会的相关数据时,小组成员在自己的朋友圈发现,“身边已经有很多朋友去玩、去接触冰雪运动”,一小波冰雪运动热潮正在她们身边兴起。“当时我们就想,为何不从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视角出发,去报道这样一项举国盛事?”

这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于是,她们着手从官方数据与社交平台两方面入手,采集冰雪运动爱好者的画像。“不少行业报告中的‘硬’数据已经被媒体大量引用,为了提供更多信息增量,我们通过挖掘社交媒体上的文本来进行分析,这算是一个挺艰难的过程。”但没想到,在期末第一次汇报时,新的挑战接踵而至。

“不够像数据新闻,有点像行业报告。”这是老师看完作品之后给出的评价,而等待她们的是调整新闻逻辑与数据选用的“大手术”。“不过周葆华老师当时肯定了我们的成果。他告诉我们这个选题既有时效性也贴近公众,很有价值,要努力从受众的视角出发梳理新闻逻辑,做得更好。”这些话,给了王雨蓓和其他组员信心。

基于老师们详细的指导建议,她们在期末季又用一周时间,完成了这份关于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数据新闻,得到老师与专业记者的一致认可。经过寒假里进一步的数据更新与稿件打磨,她们的稿件最终登上了上观新闻、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平台,向世人“数说”中国普通百姓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呈现出冬奥报道中别具一格的“复旦数据新闻学子”视角 。

而像这样的师生之间的联结,早已不限于课堂之内。徐笛回忆,在课程结束之后,她也会带领着班上的学生投身于各类选题中。“这些已经不再是课程作业的范畴了,就是学生们自己想做。有一次为了一个选题,他们大概是两个晚上没睡,冲了一周左右就成稿了。”

从报道国际盛事到社会基层治理,从聚焦家庭关系到传统文化传播研究……过去五年,从这门课堂上走出的学生作品,一再斩获佳绩。2019年到2021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教学团队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优秀组织奖,课程指导作品也连续三年斩获大赛一等奖。目前,已有50多篇学生课程作品发布在课程实训平台“复数实验室”,总阅读量超过5000万,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但在师生眼里,他们还是更期待一篇稿子所引发的回响,能为社会关切起到实质性的帮助。“数据新闻最大的力量在于共性,在于它能从中观甚至宏观的角度去切出社会的一个剖面。我们希望学生能去深入思考社会的一个剖面,甚至将其延伸至你的社会实践。”

而这一初心,贯穿于教学始终。“数据不是冰冷的。老师说的这句话我一直不敢忘。”2019级传播学系的张思睿说。

好学与力行,一个都不能落下

2014年,新闻学院教学改革,在周葆华的倡议下,首先在本硕贯通的新媒体专业硕士项目中开设“数据新闻与可视化”课程,成为全国第一批开设相关课程的高校院系。火热的新赛道,吸引各大高校开设数据新闻课程。

如何在其中创出具有复旦特色的新课程,成为教学团队在探索中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们从一开始就决定,要让学生动手编程”,周葆华回忆。

对不少文科生来说,从零开始学习技术非常困难。徐笛还记得自己第一轮给本科生讲编程时,“我告诉大家首先要做到的是不害怕,我能学会,大家也都能学会,我和大家一起做。”

2014年首次开课时,徐笛自己也还是个技术小白,需要和学生一起摸索如何抓取、筛选、分析数据。“我记得特别清楚,当年有一次我还在去教室的路上哭了,因为我在自己的电脑上搞不定那个技术,马上就要上课了,我着急死了。”

2017年,趋于成熟的课程上升为面向全院本科生的平台课程,教学团队也逐步壮大。

在平台课教学过程中,崔迪和其他老师交流发现,学生在一些基础性的统计概念上的理解并不透彻。于是,团队开始有意识回归技术与方法背后的底层逻辑,试图培养一种更关键的判断与处理数据的素养。

“我们并不只是一个纯技巧性的课程,而是力图给学生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所以注重原理与技术的相互支撑。我们有意识地强调研究设计、数据质量。”周葆华说。

课程扩建,也意味着压力倍增。虽然课堂教学时长已经增至三节课,但对一篇数据新闻的成型远远不够,学生和老师需要付出不少课余时间,反复商榷选题、打磨稿件。徐笛记得,这门课下课后,总会有很多同学前来讨论,“过了饭点那是常事”。

每学期期末考核,学生需要提交一份数据新闻团队作业,三位老师则会利用假期时间,进一步打磨学生作品,并依托与业界的紧密联系将其发布于上观新闻、澎湃新闻等媒体平台。“这既是对同学的一种鼓励,也是对我们的教学作品所能发挥的真正的社会效益的一种检验。我们与业界深度合作。”周葆华说。

课程团队进行教学研讨

在完成课程数据新闻报道之后,2019级新闻学系的陈杨到澎湃美数课实习。结课之后,她写下了这么一段话:“这个项目让我切身体会,经过结构化、可视化呈现的数据可以让复杂的社会情境变得更加清晰,从而具有更高的公共价值。我还想再多学一点,所以决定在实习时继续挑战一下自我。”

“这是教师的责任,更是复旦教师的使命”

在学生眼中,一想起作为团队带头人的周葆华,总是会提到“创新”二字。

周葆华在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课堂

十年前,当“数据运用”在国内外的新传行业中刚刚兴起时,周葆华关注到这一前沿动向。2012年12月起,他开始牵头举办相关的讲座、工作坊、开设选修课程,今日所看到的这门平台课程,只是关于一整套教学新方向十年构想的其中一环。

“保持时代感,时刻关注时代的方向”,这是周葆华反复提及的一点,在他看来,在复旦当老师,坚持创新本就是一大传统,正是坚持这不变的底色,才有了历久弥新的可能。“设计这样一套教学新方案,就是要让学生在数字时代下,提升数据分析的能力,学会用数据服务新闻报道,以新的新闻样态回应社会关切。”

在创新落地的过程中,要完成好“守正创新”的任务,必须要将文理有机融合落到实处,“这种融合应该是自然而然的,是基于两者内在逻辑层面的交融”。周葆华说,“比如做北京冬奥会的选题,同学们的第一反应是能不能通过数据来分析,而寻找数据时需要考虑到它的新闻价值。价值何来?还是要贴近老百姓日常生活,聚焦百姓参与冰雪运动的选题,自然就出来了,然后再去采集冰雪运动爱好者的画像、挖掘网民讨论冰雪运动的文本等。”

作为一门新文科建设的代表性课程,教学团队将既有教学成果转化为课程教材,为该领域教学提供相对稳定的理论与经验材料,“相信这本教材也会很快就需要修订,因为(这个领域的)一切都发展得很快”,徐笛说。

正因瞬息万变,创新成为一项永远未完待续的事业。在周葆华看来,下一步的教学创新方向固然有必要逐步引入新技术,但更关键的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面向数据时代,虚实共生、人机共生的新传播形态下,同学和老师需要一起共同探索,创造新的知识。”

“我觉得这是一个复旦老师的使命,我们不敢懈怠”,周葆华说。

组稿:校融媒体中心

文字:王越

图片:受访者提供

责编:李斯嘉

编辑:邓晨菲、章佩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