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江南文化遇上非遗传承,苏州“武林秘籍”成为最美的书!

淳朴的草席封面、古旧的船桨拓印,“北桥船拳”四字苍劲雄浑……一眼看上去,让人怀疑是不是捡到了一本失传多年的“武林秘籍”。

近日,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主办的2022年度“最美的书”评选结果揭晓,相城区文体旅局和北桥街道联合委托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北桥船拳》,凭着这份兼具江南底蕴和崇武精神的设计,在260件参评书籍中脱颖而出,荣获“最美的书”称号!


用江南符号

打造每个人心中的武林秘籍


武林与江南,似乎是两个毫无联系的词,但这本货真价实的武林秘籍,却让温婉如水的江南文化与刚劲遒健的船拳精神完美融合。



“苏州人崇文不假,但苏州人尚武也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苏州人,该书的设计师周晨早就对北桥船拳有所了解。

周晨告诉记者,北桥船拳的诞生,与吴地百姓抵抗水盗、倭寇的历史密切相关。而北桥作为江南闻名的戏曲之乡,也赋予了当地船拳“开口”的特点。拳师练拳,拉开架势,开口便唱,一招一式都是戏曲艺术与武术的结晶,处处展现着深厚的江南文化底蕴。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编审,艺术教育出版中心主任周晨


“北桥船拳是省级非遗项目,但过去对北桥船拳的研究多基于书面理论,缺少画面的呈现。在这次制作过程中,我们围绕江南文化、水乡人家、船拳特色等方面拍摄了多达1600多幅图片。”

在周晨看来,一个江南文化背景下的非遗项目,如果感受不到其地域文化的特点,那意义就会大打折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缺少江南背景的船拳与广播体操没有任何差异。”

为此,周晨把摄影师和拳师拉出了摄影棚,带着团队多次深入当地采访,反复斟酌书中图片取景地、拳师服装道具。最终根据北桥船拳六套经典套路的特点,选取了古船、荷塘、船模馆、古桥、芦苇荡、翠竹林六个拍摄地,将船拳的动作造型之美与背景四季变迁的静态之美相结合,最大限度保留了江南的古朴感。

“ 材质与文本内容相得益彰,很好地提升了这本非遗书籍的人文内涵和阅读温度。”这是中国2022年度 “最美的书”评委对于《北桥船拳》的评语。

的确,只要翻看这本书,江南的味道就会扑面而来。渔网、船桨、船橹、船锚等水乡符号,提示你这份“秘籍”的来头,正是江南的船家。以稻草为经络,“编织”成书的封面,更是在唤醒你内心深处的乡土情怀。

书中的歌词与曲谱,突出了北桥船拳“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特征。线描插图由苏州画家苏文完成,颇有“武林秘笈”之感。访谈部分的图文关系则通过特殊的折页装订来解决,文在外,图在里,阅读层次清晰,打开折页时形成的拱形空间,犹如船篷,与“船拳”相呼应。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武林秘籍,每个人梦里也都一座江南水乡,而这本《北桥船拳》绝对满足你对江南武术文化的所有幻想。


让武林秘籍

唤醒非遗文化的传承自觉

“希望能用这种现代化的叙述语言,来让更多人主动了解包括船拳文化在内的江南非遗文化,以此唤起大家对非遗保护的关注”,谈及参与创作《北桥船拳》的初衷时,周晨回答。

令周晨颇为感慨的是,这些拳师已经没有一位是渔民了。耍大刀的王寿忠师傅是修车的,吕建青师傅在私企里开货车送货,演示大木梭的徐少俊师傅会修空调……船拳的传人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船离他们的生活其实早已远去,留下来的只剩拳了。

2013年,北桥开口船头拳入选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近年来,由于船拳的普及率不高,传承人年龄偏大、技术不完整、宣传有难度等问题渐渐凸显。

也正是为了保护传承好北桥船拳这一目标,相城区文体旅局和北桥街道主动牵头,联合委托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共同打造了这本“武林秘籍”。

“最早在2019年,我们就与周晨探讨过设计船拳书册的计划,2020年开始梳理设计,在今年10月份正式推出。”相城区文体旅局副局长、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苏文娟告诉记者,船拳是江南文化的一部分,《北桥船拳》这本书不仅是对本土文化传承保护的研究,也是一个非遗活化传承的鲜活案例,更是对江南文化研究的良好补充。

“当然,周老师的设计更是让它锦上添花。这本书从材质、形式、照片等方面,都用‘现代性叙事’的价值维度与审美维度来解构和塑造新的船拳文化,让它成为普罗大众都愿意接受、乐于接受的‘新事物’。”

作为《北桥船拳》的主编,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宗豪也为该书的获奖感到非常兴奋。

“船拳的传承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阻碍,我们特别需要新的方式来抢救保护。这本书通过周老师的设计,让年轻人眼中原本枯燥乏味的拳法,变得不再晦涩。书中图文并茂的内容更是极具视觉冲击。希望《北桥船拳》能够进一步的唤醒大家心中的乡愁记忆,激发大家了解船拳的热情。”

相信,在“最美的书”的加持下,《北桥船拳》一定能唤醒更多人对非遗文化的关注,北桥船拳这门优秀传统文化,也必将催生出生生不息的动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