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就是这些作品最好的归宿——记中国画家王利华

江南游报融媒体11月10日宁波电(特约记者  赵雪雁  编辑   江南)编者按:今年6月,宁波市文联12个文艺门类奖隆重出炉,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书法、美术、摄影、曲艺、民间文艺等9个门类共评出10名成就奖获得者。本报将对这些在宁波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老文艺家进行逐一报道。本期推出第五篇宁波市美术奖·成就奖获得者王利华的人物专访。

记者见到王利华老师,是在位于宁波市奉化区一隅的三层楼房,在这栋老宅里,他潜心创作,默默蜗居了几十年。画室设在二楼,静谧而略显拥挤,书柜被各种绘画类书籍塞得满满当当,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作画的时候,画笔与纸张摩擦的簌簌声清晰可闻。

今年6月,王利华将代表着自己拳拳之心的230件作品原件捐赠给了奉化区档案馆,为家乡留下了有价值、有分量的艺术作品。“‘回家’就是我这些作品最好的归宿。”王利华道。

据了解,王利华先后有14件作品入选由文化部和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性美术作品展览,并有多幅作品获浙江省美术作品展览一、二、三等奖。作品《四明三隐潭》获“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书画作品展”一等奖;《云起秀谷》获“浙江省中国画小品展”金奖;《雨后四明》1994年被国务院中南海紫光阁收藏,并在2006年第二期《求是》杂志发表;《千丈岩飞瀑》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还有作品作为国务院外交礼物馈赠国际友人。

乡愁与守望 是其作品不变的灵魂

王利华并不是科班出身。奉化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当了几年小学老师,1964年参军任测地员。退伍后,他在奉化县文化馆担任美术、文物干部,1969年,他参加浙江美术学院举办的工农兵美术创作学习班,这才正式开启了他的绘画之路。1976年,他的画作《移山造田》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从此跻身画坛。

“其实退休前,工作之余可以画画的时间十分有限,只能算个‘业余画家’。”王利华回忆道,从1999年起,年近60岁的他从行政岗位退居二线后,终于拥有了大把创作时间。只要一拿起画笔,王利华就如同摸到剑柄的剑客,眼角有光,成竹在胸。

画家描绘家乡的美景,是人之常情,单向王利华一样,为家乡的人文风貌执笔近半个世纪的,在全国也不多见。王利华是土生土长的奉化人,从小浸淫在“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画境中,对家乡山河有着最真切而具体的感受。艺术家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王利华也领略过黄山的奇,赞叹过泰山的雄,攀登过华山的险,但再美的风景始终是异地他乡,笔下流淌的始终是他对生命起点的自豪。

回溯自己为家乡创作的初衷,王利华谈到,一部分原因是家乡的山川、名胜古迹、人文历史已经给了他足够的创作灵感与题材,激发着他源源不竭的创作热情,因此,他也不必舍近求远。另外一部分原因,是他也希望借此为家乡留下些什么。“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宁波画家,用画笔描绘家乡,我责无旁贷。”王利华如是说,也是如是做的。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宁波是一个充满书卷气的地方,古迹众多,文人辈出。对王利华而言,千姿百态的山川河流、底蕴深厚的古迹圣地可以入画,小小的芋艿头、草莓、鳗竹等地域特色的土特产亦可以着笔。

从1999年到2004年,王利华埋头苦干,以春秋不辍的勤勉创作了105幅作品,出版了第一本画集《乡情奉化》,成为“画家乡”系列的开端。这些富有现实感、独具地域风情的作品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向世人展示着他热爱家乡、忠于生活的创作情怀,不仅获得业界的赞赏,也为寻常老百姓所喜爱。接下来几年,王利华连续创作了70余幅叙述溪口的作品,并于2009年出版了第二本画集《溪口墨韵》。

创作第三本“画家乡”作品集《甬城金名片》期间,那时已经70岁的王利华将目光投向了宁波3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怀抱着赤子之心,用脚步遍寻岁月遗留下来的沧桑与宁静,用画笔参悟古建筑背后的灵秀与风云。河姆渡文化遗址、保国寺大殿、天一阁、越窑青瓷遗址、溪口蒋氏故居......最终,画集以78幅作品集中呈现了城市的美丽与悠久,而王利华关于家乡题材的创作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勤勉不辍 落笔处形神兼备

王利华谈起绘画创作,他神采飞扬,滔滔不绝。他的书桌上是一幅展开的长卷,慈眉善目的弥勒大佛、烟波浩渺的千丈岩在笔下逐一呈现,这都是他的家乡奉化最具标志性的景色。对着画卷,王利华叹道:“画不烦,也画不腻。”

即便描绘的是再熟悉不过的家乡,王利华还是一有时间就下乡写生。尽管当时年过花甲,王利华依然坚持夏顶烈日,冬冒风雪,跋山涉水,随身携带的速写本里画满了山石、树木、流水、屋舍,这些都是他捕捉的鲜活素材。

奉化本地的雪窦山,王利华去了上百次,晴天的时候去,雨天的时候去,下雪了去,起雾了也去,雾散了更要去,怎么都看不够、画不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王利华写生,不仅跑得勤快,还跑得“刁钻”,非得找到人迹罕至的角落,换个角度观察,体现在他画作上,山水是活动的、立体的,给人以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感觉。

王利华作画,不仅写生,还考古,既不辞艰辛走遍家乡山水,又遍阅当地的历史文化。“我作画有三步,一看,二问,三才是动笔。”王利华早年有着十年从事文物工作的经历,还参加过河姆渡遗址的发掘工作,研究背后历史文化的习惯保留到了作画上。

王利华说,一看,就是查阅文献、研读史料;二问,是找老乡攀谈,或是找专家咨询,待到我从山水的“形”到“韵”都了解透了,意在笔先,方才提笔。我习惯在画作空白处题上一首诗,或是几句散文小记,有些是我查阅到的历史典故,有些则记录我的感悟体会。

现其风貌,知其内涵,这或许正是王利华画作生命力的来源。

精研与创新 笔墨深处见意境

多年来,王利华沉心精研笔墨,钻研传统山水的笔墨、构图、设色等表现技法,练就一身扎实的基本功。但他并不拘泥于传统,在洞悉家乡山水精神韵致的基础上,将传统技法与写生相结合,吸收借鉴西方风景绘画的光影、透视原理,经过反复尝试,创造出传统与创新结合、工笔与写意交融的独特艺术风格。

当代著名国画家吴国亭曾评价,“画烟云是王利华的一绝”。

其实在绘画中,千变万化的云是比较难以刻画的。前人画云,不是留白就是简单勾勒,但王利华改变、更新了山水画程式化的笔墨语言,通过用笔的轻重刚柔、正侧逆转,墨色的浓淡干湿,展现出云的层次、空间、体量,让人感受到云飘逸、流动的美。

王利华对烟云的塑造拿捏是“熟极而流,想都不想”,这基于他对变化万千的山岚雾霭反复观察、研究,成竹在胸后自然挥洒自如。同样一绝的是他对水的处理,自然流畅,婉转灵动,展现出百转千回、或缓或急的流动形态。烟云氤氲,气韵流转,意存高古,一气呵成,王利华的画作给观者以赏心悦目的享受,让人沉浸其中去体味山水神韵。

本该是含饴弄孙的年纪,但王利华的内心依然是奋斗的“少年”。如今,已经80岁的他依然保持着极高的创作热情,每日坚持绘画七八个小时,用手中的笔描绘着乡土之根,固守着文脉之源。“我还没打算停笔,以后也一直画家乡,一直画到我画不动为止。”在为家乡执笔的路上,王利华笃定从容,始终不渝。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