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开讲 | 三个好习惯,让自己成为最好的作品

卢中林,武汉第三寄宿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全国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湖北省优秀语文教师,荆楚网印象教师,武汉市优秀备课组长。

到了初中,很多家长和孩子都为语文的学习烦恼,题做了不少,书也没有少读,可是语文成绩就是不见提高,问题到底在哪里呢?我想谈谈语文学习中的三个关键点,希望能够对家长和同学们有一点帮助。

■ 书写——提笔即是练字时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字写得好但语文学不好的学生很少见,字写得很糟但语文学得很好的学生更少。字潦草难认,文字表达就显得磕磕绊绊,很不顺畅,这对语文学习的影响极大,可是很多学生不重视。

练字是个艰巨的任务,需要学生们持之以恒地照字帖练习,由基本笔画到间架结构。我们可以买唐诗宋词一类的正楷字帖,练字的时候就会一举多得了:一是练好了字;二是会少写错别字了;三是可以培养耐心恒心和专注力,这都是考试必备的优秀品质;四是好的书法和字帖中的内容对人是一种熏染,可以修身养性,传承文化,提高审美。 

■ 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

阅读与写作能力不佳的根源是读书积累不够,要注意以下几点:

每天读一点。高手都是在球场上泡出来的。读书也如此,培养每天看点好书的习惯。天天读,可以培养敏锐的语言感觉,丰厚文化积累,提升思想智慧。长期坚持,会让你在阅读时触类旁通,心有灵犀;在写作时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并且还能赋予你高贵的气质和涵养。

范围广一点。长篇、短篇,文言、白话,经典、时文,诗词、散文,社科、人文……你都可以涉猎一些。这样视野更开阔,思想也会更活跃,汲取的养分也会更丰富。有些学生阅读兴趣面单一,只是集中在科幻小说类、动物小说类、动漫类等等,营养也就不均衡了。

笔墨动一点。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看书时,精彩处要做点摘抄,有时间就拿出来读一读,写作时就有了源头的活水和灵感的火花。同时,要有意识看稍微有一点难度的文章,做圈点批注,梳理概括文章的思想和脉络,多磨一磨脑子,阅读能力的提升就比较明显了。很多同学书看得不少,但是内容浅显单薄,一览无余;也有些学生看书一目十行,一味追求阅读快感:这些做法就很难达到有效提升阅读能力的目的。如朱光潜先生所说,读书不在多,要选得精,读得彻底。

■ 写作——吹尽狂沙始到金

作文难。要解决两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

关于写什么,南宋诗人陆游给儿子传授写诗的经验时说过,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作文也如此,需要我们多参加一些课余活动。比如大家喜欢的溜冰、羽毛球、足球、风筝、游泳、航模、手工、户外运动等,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你亲身经历的,写起来就能够得心应手。努力把你喜欢的这个领域琢磨透彻,多看点同类题材的作品,养成在电脑上不断地修改润色作文的习惯,争取让这一篇达到一个新高度。这样一来,你的眼界和格调就上来了,也为下一篇习作找到了一个高的参照点。

关于怎么写,我们可以从三个“看”入手:一是“易看”,要能够在很短的时间让别人轻松看明白你的意思,思路就要想清楚;二是“好看”,写得有真情实感,生动形象,内容充实,平时要多写小练笔;三是“耐看”,写出了自己独特感受、个性思考,这就靠读书积累了。写完一篇作文,可以对照这三条衡量一下,或大刀阔斧或精雕细琢地修改。只有写,你才会写;只有改,你才更会写。这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以上说的就是要在书写、读书和作文三个方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语文成绩,更有一个人卓越的心智、丰厚的学养和优雅的气质,也让你成为自己人生最好的作品。

(文/武汉第三寄宿中学语文教研组长 卢中林)

【编辑:张文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