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力余||临江仙——咏冷谦

冷谦,生卒年不详,武林(今浙江杭州)人,字启敬,或曰起敬,号龙阳子,明初道士。洪武初以善音律任太常协律郎,相传时年已满百岁,卒于明永乐年间,善养生,著《修龄要旨》,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气功与养生保健专著。

冷谦的行藏不详,现存记载仅见其从事音乐、绘画之事。明末清初人姜绍书所撰《元声诗史》记载颇详:“仙人冷谦,字起敬,武陵人,道号龙阳子。洪武初以善音律仕为太常协律郎,盖百余龄矣。……元中统(1260-1263)初,与邢台刘秉忠从沙门海云游,无书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皇极经世》,天文、地理、律历、众技皆能通之。至元间,秉忠入拜太保,参中书事,君乃弃释业儒,游于霄川,与赵子昂游四明塑王府,睹唐李将军画,忽发胸臆效之,不月余,山水、人物,悉臻其妙。……由此以丹青名于时。隶淮阳,遇异人,授中黄大丹,出示平叔(张伯端)《悟真》之旨,悟之如己作。至明百数十岁,绿鬓童颜,如方壮时。”

这段文字记载除了说明冷谦之学识极为渊博之外,还说明其享年之高。冷谦精通书画和天文、地理、《周易》与众技,他是真正的博学大师。他差不多经历了整个元朝,这段文字中讲到“弃释业儒”,他不是僧人,而是道士,很可能是释道兼修。与海云法师游,海云是忽必烈甚为敬重的高僧,他是赏识刘秉忠的伯乐。冷谦与刘秉忠为好友,刘秉忠是元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建筑学家,是旷代通才,是蒙元帝国的总设计师,由他设计并修建了北京城。赵孟頫为元代卓越的书画家,也是通才式的人物,冷谦与刘秉忠、赵孟頫为友,足以说明综合修养之超异,他活到明初,那是享受修龄的博学大师、书画艺术家。

冷谦

从姜绍书的记载来看,冷谦的长寿因素是多方面的,早年主要是研究儒家经典,书画兼通,尤精于音乐,晚岁多作方外之游。他“弃释业儒”,说明其修习禅定的时间甚长,从他的修炼法来看,还是偏于道家。元代的道家往往以道家融通儒佛,是三教兼修,长期的修炼使其情怀淡泊,很可能已进入开悟境界。至于他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将书画工夫学到“悉臻其妙”之境界,这可能有些夸张,应该是他早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说明他有超凡的悟性,习禅、爱好书画音乐,无疑有助于养生。他的工笔画之意境逼近李将军,说明他是大画家。这里所说的李将军应指唐代李思训父子,李思训工山水、楼阁、花木、走兽,为一时之绝,逼近李思训应为夸张的说法。冷谦已满百岁之时出任太常协律郎,说明他对音乐的造诣极深,音乐在所有艺术中境界是最高的,他长期对音乐的研究无疑对生命潜能的调动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个人的长寿不完全是上帝的恩赐,往往得益于艺术的滋养,他还有许多的养生修炼法,说明他的长寿不是偶然的,而是长期修炼且修炼得法的结果。

冷谦的《养生十六诀》应属于道家修炼法:“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这为养生至简至易之妙诀也。中医认为,人体阳气虚弱和阴精不足,是发生疾病和早衰的根本原因。如果一个人阳气不足,五脏六腑就会枯竭,从而导致各种虚损病的发生。人到中年以后,身体各脏器功能逐渐减弱,容易出现阳气和阴精不足,注意温补阳气、滋补阴精尤为重要。冷谦的“长生十六字诀”是一种“提肛”和“吞咽津液”相结合的健身法。“一吸便提,气气归脐”,通过提肛导引,温补阳气,并以“一吸便咽”,补火配水,两者相互配合。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防治肛肠和泌尿系统的生理性老化,另一方面唾液中含有一种唾液腺激素,能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可延缓内脏器官功能的生理性衰退。

“长生十六字诀”做法简单:先平心静气,轻轻吐气三口,意一到处,便可行之,口中先须漱津三五次,舌搅上下腭,仍以舌抵上腭,满口津生,连津咽下,汩然有声。随于鼻中,吸清气一口,以意会及心目寂地,直送到腹部脐下一寸三分丹田元海中,略存一存,谓之一吸。随用下部,轻轻如忍便状(即提肛)以意力提使归脐,连及夹脊双关肾门一路提起,直到后顶至枕关,透入泥丸顶内(即脑海),其升而上之,亦不觉气之上出,谓之一呼,一呼一吸谓之一息,久久行之,祛病延年。此外还有“起居调摄法”《琴声十六法》等。

赋之以词:

四绝寰球称独步,

精华铸就精英。

百龄敢把乐坛擎。

参禅生妙悟,

韶韵养神明。

漫道遐年天惠赐,

依仁游艺经营,

多方修炼自然成。

红颜原可驻,

依竹听流莺。

“四绝”:琴棋书画。

(选自《诗咏中华·寿星篇》,作者蒋力余系湘潭大学教授,著名诗书画美评家,诗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