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再提速,暖心守护“银发族”

“社区给我打电话说可以打第三针了,地址就在社区文化家园,太方便啦。接种疫苗不仅让自己多了一道防疫屏障,也是对家人和社会安全负责,所以今早一早,我带上身份证就来了!”拿着疫苗接种号码牌,在等待区域找到位置坐下后,家住杭州市钱塘区白杨街道美达社区的付大伯笑呵呵地说。

接种前,医生首先对付大伯的身体状况进行了解并开展预检评估:测量血压,详细询问接种针次、是否有慢性病等情况,并嘱咐大伯接种完毕后留观半小时再离开。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员也早已到位,协助社区完成老人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虽然是临时接种点,但我们现场预检评估、急救保障、留待观察等重要环节一个不差,全力保障老年人的疫苗接种安全。”现场,社区负责人介绍。

在朗琴社区卫生服务站、月雅苑社区文化家园,前来接种的老年人们刚刚接种完毕,便收到了抗原、药品等在内的暖心防疫礼包。

“随着《国二十条》和《新十条》的陆续发布,疫情防控的重点迅速调整到‘一老一小’群体中。如何消除老年人关于疫苗注射的心中疑虑、提升老年人疫苗接种率、全面构筑老年人的‘健康屏障’,成为我们现阶段克难攻坚的主要方向。”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前期,为摸清老年人底数,依托社区老年人相关健康信息,街道建立了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台账,通过“线上+线下”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的引导,助推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再提速。如在云涛联合社区,工作人员依托照料中心服务的便利,对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积极宣传动员,为构筑街道老年人“健康屏障”添砖加瓦。

而面对年龄较大、出行不便的老年人,街道则通过社区和居家养老机构组织起专车接送、全程陪护等暖心服务,全方位打通疫苗接种“最后一公里”。

84岁高龄的张大伯,行动极其不便。美达社区“移动疫苗接种队”了解到该居民的接种需求后,立刻带上装备赶到其家中。“我年龄大了,耳朵不好,社区打电话来我也听不清说了些啥,他们就特意上门告知我已经到了可以打第三针的时间了。但我腿脚也不好,走不远,社区就说医生可以到家里来给我打,太感谢了!”疫苗接种完毕后,张大伯感激地说。

自12月21日起至今,白杨街道开展“疫苗进社区”老年人接种专场共5场。截至2022年12月,街道已完成12892名辖区老人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加强针接种率达98%。(记者 武佳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