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系统研发中的合作手册

image.png

系统研发非一日之功,更非一人之力。高校业务人员、研发人员、师生用户、企业技术人员,在最终诞生的系统里,每个人都留下了自己的身影,每个个体的力量与痕迹也依稀可辨。那么,校企之间如何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研发人员与业务人员应如何沟通?团队协作中需要注意什么?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中心技术开发部负责人罗锦尚针对以上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以下是他的讲述。

如何进行校企合作?

2006年,我进入信息化部门,在十几年中经历多个工作岗位。最开始参与了学校新校区的校园网络建设,当时校园网的应用主要部署在小型机上,所以也参与了小型机的管理工作,以及管理数据中心的各类基础设施。

在2018年,我开始负责系统运行部的工作,参与建设了OA系统和一卡通系统,成为技术开发部的负责人后,就开始承担大型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如网络服务大厅、教师一表通和校园移动应用。虽然在信息化领域中担当过不同的角色,也领略了不同的“风景”,但工作后的第一项任务留给我的印象犹为深刻。

当时,我作为新人参加了新校区数字校园的规划与建设工作。由于数字校园的规划设计是一项规模大、周期长的系统工程,涉及信息化工作的不同分支、不同面向,因此这个项目让我有机会“站在山顶极目远眺”,俯瞰信息化工作的全貌,整体地、而非片面地了解信息化。同时,调研、规划、建设、落地的全过程也让我对信息化工作有了更深刻和系统的理解,之后能进入不同的业务科室也与此经历密不可分。

从建设数字校园开始,我们的开发思路就是采用成熟的软件产品,与企业合作进行系统建设。由于企业的开发团队更为专业、技术水平更高,同时企业开发需要兼顾各高校的功能需求,使产品适用于多个高校场景,所以其软件成熟度相对较高,功能也更为全面。

然而,与企业合作开发不是万全之策,更不意味着高校就可以“躺平”。虽然企业产品能满足各高校的共性需求,但这也必然预示着它们的定制化能力偏弱,无法满足各高校的个性化需求。因此,直接购买服务、采购专业的信息系统以及学校自主研发系统三种开发方式缺一不可,三者相辅相成才能实现最佳效果。

企业强于技术开发,学校强于业务理解,双方在资源与能力上天然具有互补的特性,因此若想建设教育信息化的良好生态,双方就必须相互支撑、各尽其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其中,良好的合作关系有诸多形式,例如校企合作成立联合机构、技术联盟或联合实验室等组织,双方一同开展标准的研究设立,合作开发产品或系统,加强技术交流。此外,双方还可合作撰写、发布相关指导意见与白皮书,为其他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经验与参考指南。总之,只有双方分工得当、各取所长,才能形成健康、可持续的合作关系。

如何与用户沟通?

系统研发需要业务人员、开发人员、师生用户等多方参与,工作环节复杂多样,研发周期也较长,所以无法一蹴而就、一步到位、一劳永逸,相反,它是一项需要不断完善、持续优化的系统工程。

依据之前我校OA系统、网上服务大厅及教师一表通等项目的开发经验,我认为在系统研发中,最核心、关键的部分还是对需求进行准确分析。业务部门、开发部门、师生用户和软件打交道的方式各不相同,对软件开发的边界也理解各异。

哪些功能可以实现?哪些功能又超出了可操作的范围?如果大家对这些问题没有形成统一的答案,需求分析时就会阻碍重重。因此,不同角色间应达成平衡,用户需求不应超出软件上限,而开发人员也要尽可能克服潜在的挑战。

同时,具体的沟通也可能经历较长的过程。一方面,在需求提出时,业务部门站在业务运转的角度描述软件功能,逻辑思路可能会欠缺一些系统性。而且业务人员对线下业务流程了熟于胸,但要把业务从线下迁移到线上时,他们的业务逻辑可能就变得模棱两可、无法确定。

另一方面,在需求接收时,开发部门作为技术人员,习惯从技术角度出发理解业务,对业务流程缺乏全局性、统观性的了解,对线上业务的逻辑建构也在不停推翻、重建,这就意味着开发工作循环反复,难以向下推进。因此,当需求方的表达不清晰、完整,接收方又无法百分百正确理解时,构建出的系统就难免与用户想法有所出入。

因此,为使需求分析更加透明、信息传递更加高效,信息化部门就需要搭建好沟通桥梁。比如,可以在需求分析时借鉴“原型法”的思想。在初次接到需求后,先开发一个简单的原型系统,让用户直观地体验,启发他们提出更有深度的要求。

具体而言,首先要与用户初步沟通,确定项目的意义、范围和目标,拟定比较全面、清晰的需求文档,达成总体的一致。之后再借鉴兄弟高校的系统或企业的成熟软件,构造出我们的原型系统。最后将原型系统呈现给用户,让用户具体、清晰地指出问题所在和改进方向,此时开发人员也能快速理解,与用户达成最终的一致。

同时,由于新政策的颁布及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需求往往会在短时间内更迭变化,这就要求软件开发能高效、快速响应用户需求。为此,开发人员在开始时就要选择较为灵活的、轻量级的技术架构和路线,以便迅速跟上变化的脚步。也有高校提出,对于通用性的功能,比如消息功能、人员管理功能、流程功能等,可以采用低代码、快速开发的方式,通过模块化、构件化把常用的代码封装起来,在开发其他应用时直接调用代码,也有助于提升软件的复用和开发效率。

如何进行团队协作?

系统研发非一日之功,也更非一人之力,一个系统背后往往站着默默支撑的整个团队。而在带领团队开发的过程中,我的感触是,如果想提升软件开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那么团队共识、意识一致以及成员间的良好协作,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首先,团队要达成共识,如开发目标、技术路线等,只有团队人员的想法一致,才能在后续开发中形成更大的合力,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我校移动门户的开发为例,在开发过程中,我们首先对移动门户做了准确的定位,将之定位为校级移动应用的聚合门户。定位清楚后,我们再去梳理开发思路,确定具体路线,选取合适的开发方法、开发技术,最后分工协作去实施。

当然合作中也常常遇到各类想法的碰撞,而这就要求团队进行充分的沟通。比如,移动门户有消息推送功能,要想聚合不同应用平台的推送消息,就必须打通消息的推送通道,打通的方法也并不唯一,不同办法各有千秋、各具优劣。

这个时候团队成员会先各抒己见,提出不同的方案,之后大家再站在师生角度,聚焦师生需求,经过充分讨论,找到最为合适的解决办法。所以在团队内部遇到问题时,首先每个人都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其次更要听到、在意每个人的声音,最后则是把师生需求作为最终标准,衡量各方意见,找到合理的答案。

尤其是一些创新性、开拓性较强的系统研发,供我们参考、借鉴的经验不多,这时就需要每个团队成员主动思考,提出自己的开发建议。因为每个团队成员的经历不同,技术方向不一,所以他们看待问题的视角也各具特色,此时只有调动每个人的力量,集思广益,才能找到最全面、最细致的建设思路。

未来建设由何驱动?

未来,高校系统研发的核心目标是立足师生服务,提升用户体验,打造智能便捷的信息系统。以往开发主要依靠管理驱动,由业务部门提出需求,再从管理角度出发建设系统。

比如教师想要采购设备,就需要分别登录采购系统、资产系统、合同系统、财务系统四个系统,这些都是从管理角度出发而建的系统,服务于采购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教师的使用便利,办事流程上带来了许多麻烦。因此,未来管理驱动要转向服务驱动,从为师生服务的角度去建系统,思考系统给师生带来的使用体验,切实地方便他们的操作,节省他们的时间与精力。

其次,从业务驱动转向数据驱动则是信息化的另一趋势,即通过数据治理引领开发方向。比如,我们打造师生一表通,探索解决重复填表、数据共享程度低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尝试通过应用牵引数据。在实践中,对于发挥作用的数据,我们会更重视它的质量问题。由于数据始终在不断变化更新,即使一次性发动全校师生填写、收集数据,也只是短期内解决了数据问题,长期来看数据质量隐患并未消除。

因此,我们想应该通过应用驱动数据,重点关注常用、实用的关键数据,维护、提升它们的质量。最后,在数据治理常态化、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再进行数据分析、发挥数据效能,支撑学校教学科研等各方面的需求。

整理:王静雅

责编:陈荣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