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好声音”丨市政协委员夏东伟:发挥高校高端人才集聚效应,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青岛广电·教育频道讯  驻青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拥有门类齐全的学科、丰富的人才资源、装备先进的创新平台,具有引育人才和科技创新的先天条件,但还存在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承担新任务和应对新挑战的短板。

在此次的两会上,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提出,青岛应发挥高校高端人才集聚效应,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在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短板

“高等教育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溢出效应发挥的不够。”在夏东伟看来,原因一是产教研融合不紧密,服务区域发展能力不强;二是学科专业设置不聚焦,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匹配度不高;三是大部分青年教师的经历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历练,研究选题针对性不强,成果难以转化。

此外,顶尖人才及高层次人才不足。“首先,人才经费投入不足,对顶尖人才的吸引力偏弱。其次,政策对博士后吸引力不够,这里面既有经费问题也有培养载体问题。最后,科技评价制度不完善,科技人员创新活力有待激发。”夏东伟说道。

设置人才专项,促进顶尖人才集聚

“通过设立人才专项基金,一是依托高校优势学科,面向全球招引顶尖科学家,打造战略领军人才高地,带动六个城市建设。”夏东伟表示,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项目牵引,招聘一大批博士后研究团队,组建我市科技创新的学术骨干。

校企携手人才共引共育共用

为发挥高校高端人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中的综合作用,夏东伟建议,校企携手人才共引共育共用,发挥高校对高端人才的支撑平台作用。

“发挥政府在产学研联动中的协调作用,促成校企人才共引共育共用,科技创新平台的开放共享,组建优势互补的联合技术攻关队伍,实现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

完善政策制度,激活人才活力

此外,夏东伟还建议,深入查找我市科技“放管服”改革在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创新人员等两个层面制约科技人才创新的堵点与难点,发现并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与先进做法。

同时,针对每个堵点与难点,制定具体完善措施,形成以社会贡献度为主要考核内容的定性与定量考核、个体与团队考核、近期业绩与长期贡献相结合的人才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创新主体,激活各类人才活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