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央视报道:浙大二院 避免“担架滞留”疏通急救衔接点

日期: 来源:浙大二院收集编辑:浙大二院


 

1月4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浙大二院 避免“担架滞留”疏通急救衔接点



畅通分诊渠道

降低急救“担架滞留”时间

在浙大二院滨江院区急诊中心,1小时之内有10多辆救护车接连抵达。针对急救数量快速增加的情况,如何让患者送得进、且进得快呢?

“这些急诊病人来了以后,我们会有快速的评估、紧急的处理以及高效的分流。”浙大二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徐善祥说。


医院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设呼吸综合门诊,所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的患者均可在此门诊就诊,以分流部分患者;其次,分诊护士团队与分诊查体区,也起到了协调和调度管理作用。患者被急救车辆送到急诊大厅后,护士会第一时间进行分诊查体。



“这位患者氧饱和度还可以,但他的呼吸形态是很差的,护士首先要为患者做一些基本的生命体征的评估,基本上急救车送到医院30秒后,我们就能完成一个简短评估,患者就进入到抢救室。”滨江院区急诊护士长杨旻斐介绍。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守住患者生命线

畅通分诊渠道,只是降低急救“担架滞留”时间的第一步。由于近期急危重症患者数量急剧增加,原有的ICU医护力量远远不够,优化院内医疗资源配置,扩容ICU床位和医护人手是畅通“生命通道”的第二步。


对此,浙大二院以“全院一张床,人员一盘棋”为理念,对全院医护人员统一调度、科室床位统一调配,按患者需求等级对有限的医疗资源进行最优配置,实行患者分层住院。


普通病房主要收治没有复发疾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较稳定的患者;Step down病房,医疗配置介于普通病房与ICU之间,专门收治未达ICU收治标准、又比普通病房患者相对更为危重的病人,亦可收治从ICU抢救回来、但转入普通病房还不够安全的病人,是实质性的渐次过渡病房;增设新冠重症病区,根据国家卫健委要求,三级医院综合ICU要达到床位总数4%的比例,目前医院ICU床位已扩容至总床位的13%,在用ICU病区扩容至21个,ICU床位已扩容到原先的三倍多。


滨江院区中心楼9楼原是泌尿外科病区,经过改造已变为可提供30张ICU床位的监护病区三区,麻醉手术部副主任邬伟东兼任起了这个病区的负责人,他表示:“根据医院对人员和设备的统一调配,我们增加了很多呼吸机、监护仪,其中大部分都是从各个地方调配过来的,甚至有从手术室里临时抬出来的,总而言之,就是集中全院所有的力量来保证重症监护病区的运行。”


目前,两院区step down病区已启用71张床位,配备26名医生和27位护士,自去年12月28日启用至今,共接收来自ICU的患者69例,其中已有7例顺利出院,8例转至普通病房。



搭建城乡一体化的高质量重症救治体系

救治基层重症病患

在本轮新冠病毒感染“迎峰”阶段,互联网远程诊疗也起到了为急诊通道分流的作用。通过“远程重症多学科联合会诊系统”,此刻在杭州的浙大二院专家团队正与浙江松阳县人民医院医疗团队,通过远程视频及远程在线监测数据,同步会诊一位急救病患。而这样的远程诊疗,就将浙江部分区县急需转运的病患留在当地接受急诊治疗。


“我们可以在部分地区实现医生远程下达医嘱,会诊医生在云端能够看到这个病人所有的电子信息,这样的话,其实是相当于我们浙大二院和当地医院一起共管病人。”综合ICU主任黄曼表示。



将患者从“生死线”拉回

护佑生命的温度

自去年12月22日开始收治重症新冠患者以来,医院综合ICU病房每日都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以黄曼为首的救治团队连日来加班加点,只为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截至1月3日,综合ICU共顺利转出61位患者,隔离病房转科34人,年龄最大95岁。


在解放路院区急诊二楼隔离重症病房,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周光居、护士长丁锦玲正与团队一起,为一位86岁的新冠重症患者王爷爷进行俯卧位翻身通气治疗。该病房作为医院第一批改建扩容的ICU单元,自去年12月18日启用至今,已收治91名危重症患者,绝大部分都是呼吸机使用患者。


周光居介绍,王爷爷于去年12月26日入科时已出现严重呼吸衰竭,双侧“大白肺”,合并基础疾病,心功能差,先天性心脏病房缺、三尖瓣反流、主动脉钙化伴中度反流,护理团队精心护理并实施俯卧位通气、抗病毒、小剂量激素等规范救治,同时贯彻支持性肠内营养、VTE预防等综合救治,于1月4日明显好转,后转入基层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截至1月3日,由麻醉手术部承建、严敏主任带领的滨江监护三病区已有5名患者转到普通病房,这五名患者平均年龄76岁,最小年龄61岁,最大年龄84岁。拥有16个病床的外科重症病房,几乎每个收治的病人都需要使用呼吸机,在科室医护人员的全天候诊疗下,目前已有4位患者转入普通病房。



文字:宣传中心

审核:陈国忠 方序


文章推荐

相关阅读

  • 因时而动,及时调整医保政策

  •   近日,有媒体报道,经国家医疗保障局批准,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复方氨酚甲麻口服液等6个药品将临时纳入北京市医疗保险、工伤保险药品报销范围,报销比例按
  • 一场拯救生命的“大决战”

  • ——市人民医院救治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纪实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以来,医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在医务人员
  • 新春走基层|坚守“医”线 为健康护航

  • “别急,慢慢说。”“身体稍微好点了就赶紧顶上。”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因坚守担当而光芒万丈……1月5日,记者来到哈尔滨市第二医院,走近这群可爱可敬的白衣

聚合标签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 观文脉 | 鹤湖新居:写在大地上的骈文

  • 一个很美的名字。当初为它起这个名字的,一定是个饱读诗书的人。你看,从空中俯瞰,它就像一篇写在大地上的骈文,词藻华丽也好,朴素也罢,都能够从中读出古典的中

最新文章

  • 四川泸州叙永:“阳光问廉”直击群众关切

  • 蒲娇 封面新闻记者 曹笑“动态巡查工作是如何开展的?为什么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报告并制止呢?”“专项整治近五个月,仍然存在如此严重的‘飞线充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