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正是木棉盛开时。在舒婷的《致橡树》中,木棉作为独立自主、追求平等的女性形象,可以和男性“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在福建永安市公安局,有一位娇小又坚韧的女子,用一支笔书写着警营里的忠诚与担当,描绘着公安队伍的奋斗与使命;同时她又是一名军嫂,在为家庭付出得多、承受得多的同时,与军人丈夫相拥相知,并肩前行,攻坚克难。她就是永安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科文职张建情,如木棉花一样绽放在警营里的“警花”。
军恋是什么滋味?有人曾这样问张建情。作为一名90后军嫂,却有着15年“军恋史”的她,回味其中过往后说,“如果军恋有滋味,那一定是青橄榄味,是苦涩之后的甘甜!”
张建情的爱人是驻永某部队的一名军人,两人是高中同学。懵懂的青春里,两人曾是“称兄道弟”的好朋友,张建情戏谑地称他为“冬瓜”。
张建情与丈夫青春时的合影
2008年高中毕业后,张建情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冬瓜”老家玩,正逢农忙时节,大伙被“冬瓜”一起拉着去帮他邻居家干农活。去水库玩时,看到一同学家正在采收烟叶,几个人又被拉着一起帮忙干活。这两次经历让张建情察觉到,“冬瓜”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还是个乐于助人的男孩,靠谱!
那一年,“冬瓜”考上军校。过去通讯不方便,加之军校管理严格,隔着1500多公里距离的他们只能靠书信往来“谈情说爱”。碰上休息时,“冬瓜”便会去公用电话亭给张建情打电话,大部分时间是张建情在讲,“冬瓜”在听。那时候的张建情对“军嫂“这一角色没有任何概念,后来,她通过各类媒体越来越多地了解到军嫂的不易,但却依然坚定地走下去。
大学毕业后,“冬瓜”被分配到驻永某部队,张建情在福州追逐自己的记者梦想,两人身处异地。为了增加见面机会,张建情毅然决然放弃自己的梦想,于2014年考入了永安市公安局。“冬瓜”问:“放弃自己的记者梦,你甘心吗?”“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张建情借着诗句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距离近了,但聚少离多仍是他们相处的常态。两人结婚后,张建情独自一个居住,就连怀孕产检都是自己一个人扛过来。快生产的前一天,爱人在外省执勤,没有随身携带电话,她赶忙打电话给在三明的公婆。当她忍着阵痛躺在医院床上做检查时,却听见外面医生问“家属谁来签字?”。那一刻,张建情无比心酸。因第一胎产程时间长,丈夫终于在宝宝出生前赶了回来。本想抱怨几句的张建情,看着疲惫的爱人,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2017年,张建情的宝宝才10个月大,她在漳州的妈妈因买菜途中发生意外离世,加上爸爸去世多年,这样的噩耗无疑给张建情沉重的一击。这是她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爱人依然在外省执勤。张建情强忍悲痛,安顿好孩子后赶往漳州和哥哥一起料理妈妈的后事。爱人结束当天的任务后打电话才得知情况,得到批假后,急忙赶回漳州参加岳母的葬礼。很快,爱人又回到部队。张建情因工作原因无法照顾孩子,只能将孩子寄养在爷爷奶奶那边。那段阴郁的时光,张建情自己一个人默默地扛着,不愿爱人为此而分心。
熬过艰难的时光,张建情的笑容少了很多,但是每次想起小时候在父母膝下玩闹的场景都会微微一笑,以此治愈自己。后来她又怀上了第二个宝宝,这时候比怀一胎时又难了一些,每逢周末还要挺着大肚子一个人辗转坐班车去看望大宝。但她始终乐观面对,从不过多打扰爱人。大半个月联系不上是常有的事,也就是那一年,她爱人在基地大比武中获得了第一名的佳绩。
“冬瓜”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也感染着张建情,虽然很少过问他的工作,但从丈夫拿回来的立功奖章、荣誉证书以及生活小细节中,张建情看出了丈夫的执着和拼劲,更加理解他、支持他、学习他!
张建情正在采访办案民警
尽管家庭情况特殊,但并不影响张建情的用心工作。八年多来,她利用干过记者的优势,撰写了大量反映基层民辅警不畏困难、奋力有为的人物通讯和社会法治新闻。在疫情防控、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重大安保活动中,她积极发挥笔杆子的战斗力,讲好警察故事,树好警察形象,激发警务人员斗志,为助推基层公安工作不停地“呐喊助威”。工作以来,张建情先后荣获2015年全省政法系统新闻报刊类三等奖、2020年福建省公安厅“抗击疫情·警徽闪耀”主题征文比赛三等奖;连续两年被永安市公安局评为先进工作者;被三明市公安局评为“厦门会晤暨十九大安保先进个人”;被永安市妇联授予永安市“好军嫂”等荣誉称号。
每一名优秀的军人丈夫身后,总离不开坚毅勇敢、无私奉献的她,选择了军人,就意味着选择了与坚守为伴、与执着相拥。“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他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如今,张建情尝到了青橄榄的“甘甜”,觉得当军嫂也挺好,心甘情愿在军人丈夫背后,用深情的默默付出奏响“最美丽的伴奏”。
来源:永安市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黄中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