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讯(通讯员 邓屹杉)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天气骤降,除了来自冬天的“魔法伤害”冻手冻脚之外还有“断崖式降温”,对于体质弱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谓“雪上加霜”。脑卒中(中风)是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高”特点。
为什么天冷会诱发脑卒中?首先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末梢血管收缩,外围阻力增加,血压升高,会使血中的纤维蛋白增加,血液黏滞度增高,易导致血栓形成。其次,在寒冷的刺激下,会促使体内的激素分泌增加,造成血管张力升高和血压升高,从而导致脑卒中的发生。在寒冷的刺激下,脑血管侧支循环供血会受到影响,不能有效发挥其保护作用,易加重脑缺血卒中的发生。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吸烟、大量饮酒、不合理膳食、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心理因素、脑卒中家族史等。株洲疾控提醒:脑卒中及高危人群在应对寒潮天气时,应做好保暖措施,尽量减少外出,必要外出时要注意头部、胸背、脖子和四肢的保暖。同时,注意休息,适度增加体育锻炼,提升抵抗力,关注气候变化。
怎么预防脑卒中发生或复发?脑卒中的预防要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四大基石”为主要内容。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防治脑卒中。日常生活行为要注意清淡饮食;适度增强体育锻炼;克服不良习惯,如戒烟限酒、避免久坐等;防止过度劳累;注意气候变化;保持情绪平稳;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防早治。另外有些相关疾病的患者应重点注意: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血压,坚持服用降压药物;高脂血症患者,应注意控制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坚持服用降血脂药物;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应积极控制血糖;房颤或有其他心脏疾病者,应控制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