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微更新
城市有新意
千年古都,承古开新。近年来,西安着力修复城市生态空间,盘活历史文化资源,秉持“微更新”“微改造”的原则,让幸福生活在家门口得到升级。
许多见证城市发展
承载市民情怀的老建筑
也正成为城市更新的“主角”
续写着新的时代故事
西安发布推出全新系列策划
建筑微更新 城市有新意
带你寻找旧貌换新颜的城市建筑
一起品读城市故事
品味城市风情
这里曾是
碑林科技产业园的一栋老厂房
如今华丽变身
成为文科创企业聚集的
数字文化创新中心
辐射带动城市能级跃升
这里就是
位于碑林区公园南路的
星光德必易园
暗淡的老旧厂房焕新蜕变
通过数字文化创新内核的驱动
迸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一起来探索
↓↓↓
“身处”老城区闹市里的
星光德必易园
拥有崭新干净的白色外观
走进楼内,映入眼帘的
是一个3米高的360°造型鱼缸
以及满眼皆绿的植物点缀
大面积落地玻璃的运用
则让大厅更加通透
营造出轻松自在的办公环境
若不是老厂房
所保留下来的横梁
衬托出了工业风的装修风格
很难看出这样一个园区
是由老旧建筑改造而来
如今,这里也秉承
“生态、有机、自然”的设计风格
打造“闹市中的桃花坞”
成为年轻人发挥创意的空间
据星光德必易园园区经理方茜介绍,星光德必易园项目于第五届丝博会签约,是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的碑林区重点项目。2021年开始动工改造,2022年6月底正式开放接受企业入驻。2022年10月纳入西安市环大学创新产业带立体孵化器提升项目。
“我们定位碑林数字文化创新中心,正是依托碑林及西安丰富的文科教资源和创新主体,以高新技术为核心产业,以轻公司生态圈为运营理念,聚集创新型企业,为企业提供面向未来的智慧办公体验,打造融合科创、文创产业的新空间。”星光德必易园项目执行总经理孙敬文在采访中告诉小布。
如今,这里不仅拥有共享会议室、咖啡厅、员工餐厅、路演厅等一应俱全的办公场景,还依托自主研发的管理系统“wehome”平台,打造成为智慧园区。正式落成刚满一年时间,星光德必易园就吸引了63家文科创企业入驻,其中西安本土的创新企业占到了85%,产业聚集度达到95%。
当有灵感、有活力的
企业与年轻人在此聚集
城市里的创新与创意
也就找到了适合成长的空间
一条具有园区自身特色的
文科创产业链
也在老建筑里渐渐形成
小布了解到,星光德必易园中的“星光”,指的就是项目所在地旁边的星光路。而项目“前身”老厂房所在的碑林科技产业园是国家最早批准设立的高新开发区之一,也是陕西省动漫产业平台的所在地。因时代变迁和城市产业能级的提升,有着32年历史的老厂房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功能日渐退化。
▲改造前的老旧厂房
随着2021年西安市入选住建部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名单,我市印发《西安市城市更新办法》,“鼓励引导社会资本通过公开、公平、公正方式参与城市更新”的新举措,使德必集团等国内城市更新领先企业落地西安,为城市微更新增添了新的“标志性”案例。
星光德必易园项目也从那时应运而生,通过“微更新、微改造”的城市更新模式,盘活闲置资源,将老旧厂房打造成了“闹市桃花坞”一般的庭院式生态办公空间。时至今日,年轻人来到星光德必易园,在从事数字等创新型行业的工作中发挥创意,仿佛与原本就主打科技创新的产业园进行了一次“时空握手”。
“城市微更新通常与
文旅项目融合得较多
也提升了周边市民的交互体验
我们则希望通过与文科创产业
融合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借助老旧建筑原本的载体内容
帮助园区内部企业形成
共融、共创、资源链动的空间载体”
孙敬文在与小布的采访中如是说
一家西安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成立的电气类高科技企业
与一家品牌整合营销企业
在星光德必易园达成合作
助力科技成果的落地和转化
走出了一条
“产、学、研、销、用”的创新之路
而动漫文创IP赋能产业融合大赛
大学生创业项目路演等社群活动
也经常在园区上演
……
老建筑里的创新产业新场景
可能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丰富
你还知道西安有哪些
由老建筑改造而成的城市新场景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小布带你继续去探索!
文:记者 陈克 王梦凡|视频制作:谷芃琳 段雪楠丨编辑:谈密 宽宽丨校对:张立丨审核:韩东辰丨部分图片及视频素材由受访单位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编 王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