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他跨越2300公里带回百株滇西海菜花苗,交大学子接力倾心守护

日期: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收集编辑:上海交通大学

(图1:上海交大南苏园海菜花种植现场)

下午两点,白发苍苍的孔海南背着单肩包,带着100株海菜花苗,风尘仆仆从大理回到上海。翌日清晨,走过古朴大气的回廊,穿过曲径通幽的小道,这些来自滇西的海菜花苗,将安种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南苏园里。

3月9日上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菜花种植暨“守护海菜花”劳动教育启动仪式在微波轻漾的湖面旁进行。这片景观传递着交大“治水人”的故事和精神,象征着跨越山海的沪滇情谊,也是交大科技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见证。

无数次失败试验后水质“风向标”活了百姓“致富花”有了

“海菜花白菜花,忒爱洗澡的小黄花,青青的水不带泥还不带沙,滇池到处都是海菜的家。”正如童谣所唱,海菜花生长在滇西一带,它喜温暖湿润及阳光充足的环境,湖泊、池塘、沟渠和深水田是海菜花最爱的生活环境。最为特别的是,海菜花尤其要求水体干净,被称为“水质试金石”。水清则花盛,水污则花败,需要达到三类水质才能生长海菜花。

在云南大理洱海,由于水体污染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海菜花一度难觅踪迹。作为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名讲席教授,孔海南最多的时间是扎根在距离上海2300多公里外的大理洱海。1987年开始关注洱海,孔海南投入30年的时间来重现那一汪澄澈透明的碧水。

依靠多年的实践经验,孔海南带领团队打响“洱海保卫战”,以实际行动“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团队用10年积累、5年实践、3年攻坚,让海菜花重现洱海。

如今,随着水质逐渐恢复,海菜花不仅回到了洱海,还成为百姓增加收入的“致富菜”。海菜茎叶可食,甜糯清香的“海菜芋头汤”是大理白族人家的特色美食。经过数年发展,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右所镇松曲村,1500多亩海菜田逐渐连片,年产值达1800多万元。

一趟趟飞驰的列车,一瓶瓶河湖的水样,一道道山川河脊,一幕幕树鸦斜阳,所有这些,都是一堂堂尤为生动的大思政课,让这朵洁白的海菜花在洱海生了根,发了芽,开了花。如今,这堂课跨越2300公里,搬到了交大校园的种植现场,成为了一堂扎根专业、深入学科的专业课,一堂映照建设美丽中国初心的劳动教育课,一堂极具特色、“五育”共美的大思政课。

洱海“倾心守护者”担任指导教师“海菜花养护小分队”接续奋斗誓让海菜花绽放交大

“团队师生每天早上八点半出海,到下午四点半34个采样点全部走完,用自己实测得来的第一手数据作为科学研究的基础。”在交大南苏园一池春水旁,孔海南再次与青年学子讲述洱海治理历程,回忆起海菜花时隔30余年重现洱海的场景。“看到海菜花重新绽放,就意味着洱海恢复了。”

(图2:孔海南为青年学子介绍“水质风向标”海菜花)

现场聆听授课的,是交大海菜花养护小分队的青年学子。这支养护队,队员全部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读学生,研究方向涵盖环境科学的各个领域,努力发挥专业所长为海菜花的茁壮成长提供技术保障。他们是学习者,学习海菜花养殖技术,又是记录者,记录这百株来自银苍玉洱畔的海菜花在东海之滨的交大校园扎根生长,他们更是传播者,誓以年轻的心传承讲述交大版“老人与海”的故事,带动越来越多的师生参与其中。

(图3:专业技术人员为师生展示海菜花种植要点)

在杭州伟达园林公司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将海菜花苗种入池中。交大南苏园的池水是由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何圣兵团队将黄浦江水处理后引入,何圣兵团队也将主要保障海菜花生长的水质条件。但在东部地区气候条件下种植海菜花并非易事。守护队希望能够摸索出一套异地养殖方法,为此,环境学院青年学生自发成立了这支海菜花种植养护志愿团队,誓要通过悉心培育,让海菜花在交大持续盛开。

洱海保护能不能一直延续下去?这曾一直是孔海南最关切的问题。经过多年来接续奋斗,洱海治理的队伍逐渐壮大,干事创业的平台更加广阔。让他欣慰的是,如今洱海保护已有三代人的传承。而这支年轻的青年学子海菜花守护队,也将传承孔海南教授团队矢志不渝、攻坚克难的精神,以专业、情怀与热忱,守护这百株来自洱海水域的海菜花苗,在交大南苏园的池水里大放异彩,传承建设美丽中国生生不息的奋斗薪火。

听闻孔海南要将海菜花种植在交大校园内,环境学院大三学子居马布比·依沙克尤为兴奋,立即加入到了海菜花养护小分队。“我们要努力让海菜花在交大苏南园绽放整个夏日,让海菜花成为交大的‘常驻嘉宾’。”

“初入环境学院就听闻洱海生态保护战,‘老人与海’的故事像是埋在我心中的种子,承载孕育了我最纯粹的向往,要为环境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亲手将海菜花苗种入池水中,养护小分队队长、环境学院大三学子王钰婷心潮澎湃。“海菜花跨越千里来到交大,凝聚着孔教授团队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更是交大人为建设美丽中国事业生生不息的奋斗薪火。做海菜花的守护者,我们在行动!”

(图4:孔海南教授在交大“微型洱海”旁给青年学子讲授洱海治理)

立足一汪碧水做美丽中国建设者交大探索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特色小道

养护小分队成员苗馨宸正是来自云南的环境学子,她曾追随孔海南脚步,从上海回到云南,去往一线学习洱海治理。“洱海的治理不止是科学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孔海南教授团队在治理过程中不止局限于水质的恢复,同时大力促进交大和云南的长期共建,集合交大智慧帮助云南洱海实现了乡村振兴。从洱海回到交大,我进入洱海保护团队,研究湖泊水质自净化,现在我也参与到海菜花养护团队,希望在孔老师的指导下,和大家一起守护花开,让交大和云南的情谊在南苏园绽放。”

(图5:实践团师生奔赴云南学习洱海治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胡薇薇表示,孔海南教授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令人敬佩与感动,真正诠释了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以此次守护海菜花劳动教育为载体,“老人与海”的故事,将引领更多学子像孔海南学习,奔赴环境治理的一线,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青春热血挥洒在最需要的地方。

(图6:王欣泽与团队学生在洱海进行水质样品采集)

江水奔流不息,沪滇情谊深长。科学治湖使洱海重现一泓清水。美丽的海菜花,见证了洱海的水质变迁,更见证了一代代交大“治水人”的辛勤耕耘。2019年11月,孔海南捐出毕生积蓄200万元人民币,发起成立“上海交大洱海保护人才教育基金”,在他的精神感召下,中国水环境集团捐资200万元汇入基金。交大“第二代”洱海守护者王欣泽接力前行,每年在洱海工作300天以上,成为“大理最美环保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2017-2019年,洱海国家野外观测站党支部书记王欣泽挂职担任洱源县副县长,带领党支部和团队将洱海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污水处理厂、湿地修复现场,宣传洱海保护治理政策、传授水污染治理技术。围绕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等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制定水生态环境以及关键水域断面的水质改善总体技术路线。通过联合技术开发、有机肥标准制定等协同创新工作,实现了奶牛粪便的有偿收集和有机肥加工的资源化利用,降低了牲畜养殖带来的污染。通过推广绿色无公害种植方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积极促成了将洱源县绿色认证水稻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校园内销售。此外,还在电子废弃物再生与资源利用、高原湿地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农村污水强化处理与经济作物种植工程示范、初期雨水和再生水等水资源充分利用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来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文字:舒天楚 龚轩昂 苗馨宸

摄影:李俊、舒天楚

值班编辑:王炜龙

责任编辑:江倩倩 傅瑀何





相关阅读

  • 听说有人对交大华师水路互通感到好奇

  • 有多不正经就有多深情的二月十三 有点脑洞 · 有点理想 · 有点喜欢一个来交大游玩的复旦人拍下了致远湖上“偷渡“的华东师大学子这是怎样一种国际主义精神?这一画面出现在
  • 西安交大少年班放榜 三名青岛学子胜券在握

  • 近日,岛城初中中考倒计时百日誓师活动陆续举行,擂响学子们奋进的战鼓。就在大多数孩子准备破釜沉舟奋力一搏时,有三名小伙子已经提前胜券在握了——3月2日,西安交通大学2023年少
  • 交大学子情人节现状

  • 陪你过二月十四的二月十三 有点脑洞 · 有点理想 · 有点喜欢2022年的第一场早八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停靠在路边的校园巴士载不走我满身的忧伤情人节,交大学子的朋友圈是
  • “交大几号开学啊?”

  • 有多不正经就有多深情的二月十三 有点脑洞 · 有点理想 · 有点喜欢01 万万没想到,去年做的图今年还能循环利用02 作为近十年最早开学的春季学期03 交大再次赢在了起跑线
  • 大理州长的这篇推介致辞,浪漫、唯美!

  • 去大理不是旅游,而是过另外一种生活,是去有风的地方,回到人间的乌托邦,放慢匆匆脚步,回归自然、回归田园、回归心灵、回归本真,让身心静下来,享受风花雪月的浪漫爱情,体验治愈人心的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不海里且木:当好小康路上“领头雁”

  •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江平 ■ 邓丽娟 刘雪梅 阳春三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阿热买里村,新疆尚美潮流服饰商贸有限公司的服装厂内,缝纫机的“哒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