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泉州百年中山路:民国传奇参药行,和衷共济传佳话

日期: 来源:东南早报收集编辑:东南早报

民国时期,中山中路121号(庄府巷口)一带的街面,一溜房子大部分是老字号“共和参药行”的店面,那些进深很长的店中内宅,曾存放着货源地道的中草药,也曾是入城解放泉州的解放军部队住宿营地之一。


泉州网9月20日讯(记者 张素萍 许钹钹 王柏峰 文/图)民国时期,中山中路121号(庄府巷口)一带的街面,一溜房子大部分是老字号“共和参药行”的店面,那些进深很长的店中内宅,曾存放着货源地道的中草药,也曾是入城解放泉州的解放军部队住宿营地之一。

如今,中山路庄府巷口已无处寻觅共和参药行的痕迹,但药行创始人黄锡福的传奇人生故事依然在泉州街坊间流传。出身寒微的黄锡福,从一名药房学徒成长为造诣颇深的中医药行家,在瘟疫霍乱流行时救死济危,热心公益办校修桥,用心培养出一批泉州中药界公认的权威人士和医药界的知名人士,更是把一家微不足道的合股小药店发展成门市业务在泉州独领风骚的参药行。


讲述人 黄奕谦

1946年出生于泉州古城,退休前从事媒体工作,是中山路老字号“共和参药行”创始人黄锡福之子。


中山路上曾有许多药店药行药铺(蔡其呈

中山路上曾有许多药店药行药铺(蔡其呈 供图)


进药房当学徒 边干杂活边读医书

口述:我父亲出身贫苦,但他一生严以自律。十几岁在药房当学徒时,他几乎每天都第一个起床,大约5点就要扛门板开店门,到夜间八九点关了店门最后一个歇息。

1895年,黄锡福出生于惠安一赤贫农家,因在原籍生存艰难,举家迁居到鲤城。黄锡福儿时,父亲为本地乡绅当轿夫,母亲则受雇为人磨豆腐、洗衣裳。至八九岁,黄锡福入私塾念书,但仅过了两年半,就因家贫辍学。

14岁时,黄锡福进入“泉泰”药房当学徒,这是一段改变他一生的经历,直到晚年他仍津津乐道。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汲取一切可以学习的知识。除了药房日常的工作,他还向老板陈世禄学习药物知识,又拜当时家居桂坛巷的黄颜先为师,学习中医知识。清晨,他早早起床,在开店之前,边干杂活边背诵药性三字经。夜晚,要挑灯学习又买不起煤油灯的他主动向老板提出义务做账房工作。这样,到了晚上八九点关了店门,他整理完账目后,就可以在煤油灯下潜心钻研中医典籍了。

民国初年瘟疫流行 不顾危险救死济危

口述:父亲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天地之大德曰‘生’”,他一生敬畏生命,民国初年泉州瘟疫横行,那时候连口罩都没有,他就敢去医治人,甚至将严重的病人带回诊治。

民国初年,泉州一带瘟疫、霍乱横行。彼时,黄锡福已是积累了不少经验与知识的“另类”药房学徒。见街面上常有染上瘟疫后在路边痛苦挣扎的病人,黄锡福不忍,虽没有挂牌行医的资格,却也顾不上许多。他以毕生所学,自己开药方、熬汤药,撬开病人的嘴灌下去。有不少人灌了药后身体好转,痊愈了;也有人最终不治,他帮忙掩埋。

黄奕谦说,这是父亲在回顾平生时颇为自豪的一段往事,他为自己能用所学的医学知识屡次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而深感喜悦。黄锡福这传奇般的经历,后来也救了他的长子黄启元。一次,黄启元染上霍乱,上吐下泻、脱水痉挛,不及时医疗一两天之内就濒于死亡。黄锡福知道后,沉着地开了药方,同时指定要到某山某处挖来赤土,用赤土水熬药灌下,果然一服而愈。

“‘古人云,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父亲常说医生是治病救人的职业,他为自己的这个职业而自豪。” 黄奕谦回忆。


旧报纸上的“防疫注射”宣传


医药兼修尤擅经营 药店业务全市居首

口述:父亲一生刻苦自学,在医、药两方面都有相当深的造诣,尤其是对中药材的鉴定,当年在泉州应该没人敢说超过他。

1920年,时年25岁的黄锡福拿出原本准备成家的一笔钱与人合股,在中山中路庄府巷口开了一间小药店——共和参药行。三年后,其余两人经协商退股,自此,共和参药行由黄锡福独资经营。

经过长期刻苦自学,黄锡福在医、药两方面已经有了相当深的造诣,尤其是对中药材的鉴定。千差万别的中药材,只要经他目测、手拈、口尝,就能准确地报出产地、等级、药性药理。对一名经营者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优势。

1945年,泉州“恒丰”药行老板罗玉树求助于黄锡福。原来,他曾卖给某客商一支名贵的犀牛角,由于抗战期间货路不畅,价格下滑,客商感到吃亏,便以“假犀角”为由诉诸法庭,想追回货款。当时并没有完备的检验设施,只能凭经验判断,黄锡福明知官司不易打,仍慨然允诺出庭作证。庭上他胸有成竹:上等犀角,是公犀之角,公犀角纹理细腻,而最明显的证据是,角内有一道白线贯通上下,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指此。法堂上当面剖验,果有白丝贯通,客商败诉。

“由于父亲对药材敏锐的鉴别能力及精心经营,共和参药行的规模逐渐扩大,业务日渐拓展,很快在泉州的中医界脱颖而出,门市业务全市居首,批发业务仅次于当时的昌隆药行,居全市第二位。”黄奕谦介绍。


中山路老字号共和参药行创办人黄锡福(受访者供图)

严以治店和衷共济 培养一批医药名家

口述:父亲不仅自己一生严谨方正,对员工、子女也有极严格的要求。在他的培养下,共和参药行走出了一批泉州中药界公认的权威人士。

黄锡福一贯严以治店,因药材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他要求所有店员都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敏锐的判断识别能力和竭诚敬业的态度。当时“共和”的货源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是药材的原产地,一是到全国各通商大埠采办。无论从哪个渠道进货,黄锡福要求认准地道产品,强调货真价实,绝不以次充好。对于贵重的药材,他委派最信任的人专门采购并亲自验收。

在黄奕谦的印象中,父亲很注重对后辈的教导与培养。他亲自辅导指点,悉心培养了一批业务上的行家里手:其内侄王清海,曾任“共和”经理,后任泉州市医药公司中药部业务主办;蔡天炳,原“共和”批发部负责人,后任泉州市医药公司经理;王秀围,曾任“共和”高级药材采购人员,后来成了泉州中药界公认的权威人士。其他一批曾在“共和”供职的人员,如王慕农、杨好生、萧俊明、陈英球、陈英武等,也都是泉州医药界的知名人士。

后来有些店员独立开店,如刘金秋创办了“仁和”,陈英球创办了“源和”,陈英武创办了“大和”,都把铺号缀上一个“和”字,以示对“共和”的纪念,由此不难想象“共和”对他们的影响之大。

旧报纸上的医药广告(蔡其呈 供图)

门市业务独领风骚 规模扩大广开分号

口述:当时的中山路庄府巷口一带,街面一溜房子大部分是“共和”的店面,建筑面积大概有1000平方米。

在激烈的竞争中,“共和”冲杀了出来,从一个本微店小的合股小药店发展到颇具规模的参药行,尤其是门市业务,在全市中药铺中一直是独领风骚。“共和”与上海、天津、武汉、温州、福州、厦门、漳州、香港等地著名商埠都有直接的业务关系。同时,在各主要商埠都委托当地药庄采办,及时通报参药市情价格,调剂货源互通有无。在晋江、南安、惠安、永春、德化、莆田、仙游等地,“共和”也与批发商们建立密切的联系,凡来“共和”批发药材的客商都予免费食宿招待;熟悉的客户遇到银根(即资金)抽紧等困难,予以赊销,先交货,待“年关”结账。

据黄奕谦回忆,当时战乱频繁,交通不便,外出采购常常要长途跋涉,不仅辛苦,还有风险。黄锡福对采购人员予以充分信任,全权委托,还给20%的红利分成,使采购人员悉心尽命。

而在门市业务上,黄锡福要求不问穷富官民,童叟无欺。如到店抓药,要求每贴药过秤,使药量均匀。一些须现场加工研末、加纱袋、切片的,不厌其烦。更不用说对贫苦的顾客免费供应蜜饯以配药,对外地客人代煎药物,门口常年免费奉茶,这些看似微小的善举,在客观上起到了扩大行号影响、增强吸引力的作用。

黄奕谦查阅统计过,父亲先后开办了数个分号,包括1930年在涂门街合资开办“福建参行”,1938年投股开办“华洋药房”,1941年合资开办“南山药房”,1942年投资开办“东南药房”等。高峰时期,“共和”在市区中山路、新门街、涂门街、东街、西街、北门街有40余家药铺。

办校建桥乐善好施 运输药物支援地下党

口述:父亲不仅是中药界的行家,也是个顾大局的爱国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他不仅积极宣传党的政策,还奔走筹集军粮,支援解放全国的斗争。

“虽然‘共和’规模很大,但父亲克勤克俭、自奉淡薄,他在世时,一般富裕人家都有的电风扇、电话、收音机之类,我们家里从未建置。”黄奕谦说,尽管拥有一定的资产和地位,但父亲几乎不曾将“享受”二字放在心中。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黄锡福对公益事业十分热心,他是泉州“花桥亭”慈善事业长年的热心董事。或许由于幼时深感接受教育的难能可贵,他极力鼓励“共和”店员读书钻研,免费供应照明,还在惠安黄塘乡后郭村创办小学,参与创办惠西中学,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他还独资兴建故乡一座石桥,取名“惠恩桥”,以示不忘故乡养育之恩。

乐善好施的黄锡福还奔走筹集军粮、军饷,支援解放全国的斗争。据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的长子黄启元倾向革命,参加地下党外围组织的活动。地下党员王传炉常来“共和”,邀集热血青年一起学唱革命歌曲,组织他们为闽、浙、赣游击队筹集医药用品。黄启元常于深夜将店中的药物偷运出去给革命军队。

1949年8月底,泉州城解放后,黄锡福对入城的解放军部队热情欢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部队中数十人的一个住宿营地就设在共和参药行的内宅。

家风严谨视俭为荣 为子女后代立风范

口述:父亲退休后,经批准开设了私人诊所,他专门印制了“黄锡福处方笺”以示负责,同时还建立完备的医案登记。行医几年后,他的医案就有两尺多高。

1956年,黄锡福带着“共和”在工商界带头申请公私合营,“共和”后来成为地方国营企业。此后,黄锡福担任市医药公司顾问,直至1960年退休。

退休后,黄锡福经批准开设私人诊所。他每次行医都会一一登记所有的处方、病史、症候、诊断结论,短短几年,医案登记在桌子上堆了一大摞。“父亲的医案登记是用蝇头小楷写的,工工整整、巨细不遗,我们翻阅时感触很深。”黄奕谦说,当时生活消费水平不高,父亲收的诊金很低,大多是二角,遇到生活穷困的病人还经常分文不取。

20世纪60年代初,在石狮颇具名望的蔡垂钱中医师拟来泉州开设私家诊所,苦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地点。黄锡福邀请他来家中,同处一室,各自挂牌。“虽是竞争对手,但父亲不介怀,每次有病人登门,他总是先微笑着问:‘找黄医生还是找蔡医生?’”黄奕谦回忆,父亲的坦荡胸怀和气量,一时传为佳话。

黄锡福育有子女十人,虽岗位不同,但都是单位的骨干人员、先进工作者。在黄奕谦看来,他们的成长成才,离不开父亲的严谨家风、言传身教,“父亲总是教导子女要勤俭节约,我们兄弟姐妹都是粗布衣服,常常是从老大穿到老五老六,缝缝补补,视俭省为荣”。

中山路上的药房药铺

★泉州中山路较有名的药房(铺):新桥头的苏年福流生药房、金鱼巷口的王承宗三泰药店、打锡巷口的何大年永惠药店、马坂巷口的陈振辰南生药房、水门巷口的陈国珍泰明药店、洲顶的叶燕臣自元药房。当时医院、药房并举,看病、售药兼顾。后起者有的放弃诊所业务专事药房,如开设在打锡巷口的陈清源泉州药店、南街头的张骥崖泉永药房、指挥巷口的杨逢图大众药房等。

★昌隆参行:抗战期间创办于中山南路花桥亭边,经理为陈文卿,其人熟悉医药行情,商业信息灵通,昌隆成了泉州最大药行,设有门市部,零售参茸燕桂等贵重滋补药品,还批发一般药材及成药。参行存货量多,营业额大,能左右泉州药物行市,曾被称为“东南七省药王”。

★春生堂:经销店曾设在中山南路旧449号(今411号),春生堂与松筠堂、万全堂并称三大疯伤补酒,系永春拳师郭信春于清道光年间始创。

(本文在采写中得到泉州市鲤城文史学会监事许月才先生的帮助,特此感谢。)


相关阅读

  • 2023年泉州市创新大会|蔡战胜会见嘉宾代表

  • (记者蔡紫旻)10月16日,泉州市长蔡战胜会见参加泉州市创新大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相关高校和机构专家、国内知名科创型企业代表等。省工信厅相关领导、副市长汪
  • 福建15个车站开通“铁路e卡通”新功能

  • 导报讯 (记者 崔晓旭 通讯员 万宇)导报记者昨日从铁路部门获悉,为进一步方便旅客进站上车,南铁于10月16日在福厦高铁和杭深线福厦段15个车站同步开通“铁路e卡通”刷证模式进出
  • 延吉市司法局开展劳动者权益保护法治宣传活动

  • 为进一步增强劳动者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近日,延吉市司法局组织基层司法所开展了劳动者权益保护法治宣传活动。小营司法所小营司法所
  • 17级+!风王“布拉万”诞生!泉州未来天气……

  • 今年的台风一个比一个猛!第15号台风传来最新消息!17级+!风王“布拉万”诞生了!昨晚到今晨中央气象台继续给出超强台风“布拉万”68米/秒,900百帕的强度评价美国JTWC昨晚20时和今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