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召陵区人民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院重大决策部署,大力推进专业化团队建设,发挥专业人才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办准案、办好案、办精品案,奋力推进公益诉讼工作高质效发展。
目前该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办理的案件已覆盖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药品食品安全、军人地位和权益保护、安全生产等领域。从办案效果来看,5起案例获评全省典型案例,所办理的案件被人民日报客户端、检察日报、河南法制报、漯河日报等多家媒体刊登报道。该院作为全省11个基层院之一入选2023年上半年公益诉讼质效较好的基层院。
紧跟上级部署要求,立足全局推进工作。该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通过定期召开业务交流会,及时传达并学习上级检察机关专项活动开展要求,积极承办上级检察机关布置的专项活动和交办的案件。相继开展了“消”字号非法添加、整治医疗美容、粮食安全、特殊群体保护等专项活动。针对女职工在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权益保障,及时向怠于履职的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整改不合规企业25家,涉及女职工1000人,实现溯源治理。
坚持司法为民,守护群众美好生活。公益诉讼办案团队始终坚持以法治力量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理念从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入手,持续加大公共安全领域公益诉讼办案力度,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开展食品安全生产专项活动中,不断加大对食品安全的案件办理力度,将食品安全监督视角延伸到农贸市场、二次供水等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领域。
强化内部协作,凝聚办案合力。公益诉讼办案团队加强检察机关内部协作配合,通过建立“四大检察”常态化案件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动研判等机制,从而形成“1+1>2”的协同效应。2021年以来,召陵区院在个案办理中发现公益诉讼线索20余条,有效拓宽监督线索发现渠道,提高法律监督质量。在办理水污染类公益诉讼案件过程中,办案团队创新运用科学检测技术辅助公益诉讼线索初筛、证据固定等工作,推动公益诉讼与技术检测融合发展,保障案件准确办理,其中一篇典型案例被省院“检察公益诉讼+检察技术”专刊采纳。
以“外脑”赋能,打造优质办案团队。在案件办理过程中,该院主动邀请相关部门的4名特邀检察官助理共同商讨,并就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疑难复杂问题,向特邀检察官助理进行咨询,特邀检察官助理发挥专业特长优势,帮助检察机关准确认定了辖区内部分生活污水排放存在的各类问题隐患,对案件的顺利办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截至目前,特邀检察官助理已协助该院办理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等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线索6件,发出检察建议5份。
下一步,召陵区检察院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聚焦专项、专案监督带动办案全局,提高办案团队素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推动召陵检察工作再上新台阶。(申阿平)
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