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环境法典集中回应“双碳”目标

日期: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收集编辑:中国社会科学网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生产方式、生活模式、消费样态等方面的系统性变革,以及一系列国内法革新提供支撑。环境法典可能成为新时代的第二部法典,强调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现,是集中回应“双碳”目标的最优解。在当前《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等单行法配合乏力、《气候变化法》《能源法》等法律暂缺的情况下,环境法典将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法律上相对完善和集中的保障。

  “双碳”目标需要立法系统回应 

  在立法上,系统回应“双碳”目标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理念目标上须分段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解决立法目的碎片分散的问题;二是核心内容上须科学架构涉碳公权和私权,解决涉碳事权结构相对固化的问题;三是责任分配上须合理均衡涉碳多元主体间的责任形式,解决涉碳责任主体较为失衡单一的问题;四是运作机理上须整体联动涉碳执法与司法的衔接,解决联动机制片面乏力的问题。

  上述内容涉及诸多法律部门,作为污染控制、自然生态保护、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责任等集大成者的环境法典,将是最佳的系统方案“供应商”。首先,法典化的方式旨在解决生态、环保、能源领域立法分散的困境,将立法目的、基本原则、监管体制、主要制度等共识在法典中予以固化,并将相对特殊、变动频繁的规则置于单行法之中,以实现立法的定向聚焦。其次,法典化可回应环境法作为领域法学所兼具的公私属性,有助于厘清用能权、碳排放权、碳交易监管权等多种权利(力),在碳的产生和消解等流程中进行公权和私权的科学安排,从而实现前端的资源、中端的能源以及后端的气候变化所涉事权的优化配置。再次,环境法典可运用复合多重的责任形式,来促进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涉碳治理,避免传统思维中片面强调企业行政法律责任的倾向。最后,环境法典将为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提供规范基础,特别是通过“生态环境责任编”的规定,为广义的生态环境执法与司法提供法律适用的准则、依据和参考,以此促进涉碳执法与司法的高效联动。

  “绿色低碳发展编”集中回应“双碳”目标 

  整体上,环境法典将对“双碳”目标予以关注和回应。在法典内部,“绿色低碳发展编”可集中体现环境法的价值功能和作用机理的最新演化。传统的环境法专注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类问题,在法典化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污染防治编”和“自然生态保护编”。然而,二者仅针对传统环境问题,对于“双碳”目标因应不足,“绿色低碳发展编”因此应运而生。它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相较于前两者强调“限制”破坏环境,更加注重如何实现“发展”,并在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多维属性的追求上,与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制度实现动态互助。

  “双碳”目标对于行为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不能污染环境导致损害后果的发生,也不能破坏生态导致自然生态的失衡,还不能“得过且过”“过于自私”,须清洁生产、低碳消费、绿色流通。这种要求将体现为“绿色低碳发展编”的规范意义:短期来看,它限制了人的碳排放等行为;中期来看,是为了社会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再造;长期来看,则是为了实现人的真正自由而全面发展。在具体制度设计上,“绿色低碳发展编”也要与“污染防治编”和“自然生态保护编”有所不同。“污染防治编”和“自然生态保护编”强调公民环境权利,并辅之以国家环保义务;“绿色低碳发展编”则强调公民的绿色低碳义务,并辅之以国家的绿色低碳责任。由此,为了平衡私权与公权,“绿色低碳发展编”须广泛运用倡导性、鼓励性、柔性的手段,否则可能会因为过于强调正向效益的增进,而对行为主体要求过于苛刻。

  各分编对“双碳”目标的规范表达 

  环境法典对于“双碳”目标的规范表达,须尊重如下判断:第一,在环境法典中体现“双碳”目标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分编都无法缺位,甚至每个条文都要不可避免地具有“双碳”色彩。第二,既然“双碳”无法缺位又无处不在,那么最好的办法是“无形胜有形”,即编、章、节、条文等不必冠上“双碳”的帽子,只要符合法典编纂初衷、制度设计科学即可。第三,从功能主义的视角来看,法典的各分编规范应当相对聚焦,有所侧重。

  在集中体现“双碳”目标的“绿色低碳发展编”中,可作如下规范表达。第一,以涉碳活动控制调整为逻辑主线,具体设计本编的相关规范。重构和优化“生产—流通—消费”的基本流程,既要从结构上优化碳承载形式的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立法协调问题,又要从内容上对经济制度各环节嵌入“清洁化、低碳化、资源化”的义务。第二,在涉碳活动控制调整的规范边界上,以“碳源”优化、“碳流”控制与“碳汇”强化作为本编的核心内容。目前温室气体排放居高不下的原因,不仅在于能源供应结构和生产生活利用结构的不合理,也在于健康良好的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严重不足。因此,既要通过传统化石能源开采的适度控制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开发的鼓励倡导,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从而优化“碳源”;又要围绕经济产品的生产—销售环节、购买—消费环节、弃置—回收环节进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义务嵌入的规范构造,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与排放总量,从而控制“碳流”;还要设计法律规则明确各类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根据对碳汇能力保护、碳汇市场交易、碳汇金融等领域进行一定的规则建构,从而强化“碳汇”。第三,坚持“先总后分再总、先国内后国际、先既定后未定”的理念,以“清洁生产(前端)—绿色流通(中端)—低碳消费(后端)”的经济闭环为基本思路。由此,可以设计一般规定、清洁生产、绿色流通、低碳消费、绿色能源、气候变化应对、国际合作等章节。第四,充分回应“双碳”目标的前瞻性,设计适度超前的条文,规定绿色物流、新兴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建设与保障、节能审查、绿色金融、碳普惠制度、碳汇能力建设、碳排放配额等新型制度。

  与此同时,在“总则编”“污染防治编”“自然生态保护编”“生态环境责任编”等编中,可作如下规范表达。首先,在“总则编”的基本原则、公民环境权、环境标准、监管体制等条文中,可充分体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容,如绿色低碳义务、碳排放标准、碳监管体制等。其次,在“污染防治编”的污染防治规划、污染税费等制度中,可通盘考虑清洁生产、工业农业林业等领域的循环利用、开征碳税与否等制度要求。再次,在“自然生态保护编”的矿山开发保护、生态补偿、林业碳汇等制度中,可系统考虑碳源优化、碳汇的多重类型等内容。最后,在“生态环境责任编”中,可为多元纠纷解决、不同责任衔接等问题提供一般性规则,并相对审慎地考虑绿色低碳发展相关的法律责任。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法学院教授)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 作者:张忠民


相关阅读

  • 园锦社区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

  • 近日,公园街道园锦社区妇联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学习《民法典》的立法目的、主要内容等,并通过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向辖区居民宣传《民法典》中婚姻法、物
  • 陈春花:2024年计划怎么定,如何落地?

  • 我非常希望你是能做计划的人,而不是能总结的人。在这么多年陪同企业成长的过程,我发现我们的管理者会做总结,但是不太会做计划。每月开月度分析会,会发现管理者一定会花 70-80%
  • 青河县:民法典走进群众心里 “典”亮美好生活

  • 近日,青河县人民法院驻塔克什肯镇萨尔布拉克村工作队发挥职能优势,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30余人开展民法典宣讲活动。活动中,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黄江鸿结合实际案例以案说法,以
  • 聚焦炼铁绿色低碳智能 炼铁行业盛会在汉举办

  • 10月11日,“2023年低碳智能炼铁学术会暨《炼铁》编委会工作会”顺利在汉召开。会议以“绿色低碳引领,智能创新驱动”为主题,齐聚了来自炼铁领域的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各大高校、科
  • 四川乡城县人民检察院:锚定目标 冲刺攻坚

  • 为进一步凝聚共识、鼓足干劲,全面分析总结2023年度检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找准差距,分析短板弱项,对目标绩效任务再安排再部署,奋力推动乡城检察工作提档进位。10月11日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环境法典集中回应“双碳”目标

  •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生产方式、生活模式、消费样态等方面的系统性变革,以及一系列国内法革新提供支撑。环境法典可能成为新时代的第二部法典,强调以高水平保护促进
  • 小体鉴宝|还记得穿唐装的费德勒吗?

  • 上周末,2023上海劳力士网球大师赛在旗忠网球中心圆满落幕本年度赛事实现全新升级首次带来了覆盖国庆黄金周且赛程拉长至两周的超级赛事体验众多世界网坛明星悉数登场已经退役
  • 传记社会学的邀请

  •   20世纪60年代以降,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中的转向便时有发生,80年代前后达到一个高峰,如叙事转向、历史转向、文化转向、空间转向、身体转向、情感转向等,至今余波未消。传记转
  • 环境法典法律责任制度的守成和创新

  •   法律责任制度是法律实施的保障。环境法律责任既是环境法律制度发展的起点,也是理论研究和实践运行关注的焦点。在环境法典的制度体系中,法律责任的定位关系到整体制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