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中华第一刀,锻造东乡林家遗址的青铜传奇

日期: 来源:多彩东乡收集编辑:多彩东乡

根据《中国历代战争年表》不完全统计,我国有文字记载的较大战争达2000余起,自中华文明初始战争便如影随形,在无数次能够决定命运的战场上,人们尽其所能将最雄厚的财力用于兵器,将最精良的工艺用于兵器,将最先进的科技用于兵器……

5000年荣辱兴衰,中国古代兵器历经了怎样的演变迭代,又见证了怎样的历史风云?

——中国古代兵器的发展历程,便是了解中国古代战争的重要部分。让我们去甘肃的博物馆,跟随古兵器的脚步,探寻过往的故事。

东乡林家遗址青铜刀:中华第一刀

远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在一次偶然捡拾薄石切割中得到启示,于是,慢慢地开始琢磨起刀的制造。从起初的石刀、骨刀、青铜刀,到后来的铁刀,这是一段漫长的岁月,更是一段光华的延伸。真正有关刀的艺术,还是从青铜冶炼锻造中抒写的。

二十世纪70年代,在甘肃省临夏市东乡县林家村北的林家遗址中,发掘出土了一把青铜刀,它所在的文化层经碳十四年代测定约在公元前3280年至公元前2740年之间,它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器。距今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将我国青铜工艺品的制造历史整整向前拉了1000年,因此它被誉为“中华第一刀”。

▲俯瞰甘肃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

01

一把青铜刀,静静地置身于国家博物馆地下一层的展厅。

它由两块范浇铸而成,形制规整,刀身薄厚均匀,表面很平整,有较厚的深灰绿色锈,短柄,微弧长刃,刃部经轻微冷锻或戗磨,以增加其锋利度。刀尖比较圆钝,微微上翘,弓背,刃部前端因使用磨损而凹入,柄端上下内收而较窄,并有明显的镶嵌木把的痕迹。

质朴、实在、无工,但就是它轻轻划开了中国青铜时代的序幕。

▲林家遗址青铜刀 国家博物馆藏

这把青铜刀出土于甘肃东乡族自治县的林家遗址,该遗址位于大夏河东岸的黄土高原上,西面塬下为东川河谷盆地,整个遗址面积约为6600平方米,距今5000多年,早在2006年就被评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到林家遗址实地探访,已经看不到当年考古挖掘时留下的探沟、探方的痕迹。

考古部门回填土方后,由“秋粮地”、“阴洼坡”和“破四格”等平地、山坡、土岗连缀而成的遗址区域里,又恢复了田野的宁静,但昔日土层中深藏的诸多秘密却为世人所知。

林家遗址分布面积广,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出土文物数量相当多,跨越史前、秦汉、唐宋诸朝代,是一处大型密集聚落遗址,中有马家窑时期房屋遗迹27处,制陶窑址3处,灰坑98个,齐家文化3处房屋遗迹,1座墓葬;1座汉代木椁墓,6座唐代土洞墓和1段水渠。发掘和采集的各类遗物达三千余件,对研究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与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02

林家遗址出土了诸多文物,以这把青铜刀最为珍贵。

甘肃地处我国中原地区通往西北边疆的走廊形过渡地带,其西北直通中亚腹地,东部则为关陇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与两河流域、古印度、地中海等古老文明融合汇流之地。青铜刀就出土在这一要道的重要路段上。

青铜一般是铜与锡、铅等金属的合金,具有质地坚硬、熔点较低、容易铸造等特性。青铜器的出现对于社会进步意义重大,常常被认为是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6000年前,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就出现了青铜器,代表作是苏美尔时期雕刻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西亚利用青铜器时间比中国早了1000多年,人们便有了这样的疑问,中国的青铜文明到底是起源于本土还是从西亚外来?考古界一直以来就有“本土说”和“西方说”两种争论的焦点。

倘若是青铜冶炼工艺是由西亚传入,那么林家遗址的青铜刀就提供了珍贵的实证。因为马家窑文化地处西偏,在文化带上与中亚地区的草原游牧文化比较接近,东乡林家的青铜冶炼技术很可能是这些草原民族从西方带过来的。

然而,当时青铜制造并未在中国内地得到迅速传播。考古资料证实,直到公元前2500年以后的龙山时代,人们才逐渐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

龙山时代的青铜器并未如玉礼器那样成为划时代的标志性器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有限,直到公元前21世纪的夏文化时期,中国历史才真正进入到了青铜时代。

03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为了提高军事实力,青铜工艺迅速用于战场,更硬、更强、更好的兵器纷纷涌现,因材质以青铜为主,又被统称为铜兵。

青铜时代早期的这种青铜小刀,可以看作是刀的雏形。

商代的青铜大刀,刀身较宽、刀尖翘起,可供作战用。有的在刀脊背处附铸精美的花纹,但发现的数量较少。还有一种小型青铜刀,供近身防卫之需,全长仅30厘米左右,柄端以马、羊等动物头像为装饰,或做成环形。商周时期还使用过一种背部有銎孔的异形青铜刀,可装长柄,但发现数量很少。

与同时代外形、风格和冶铸技术都已臻巅峰的青铜剑相比,青铜刀的做工显得粗糙,模样也有点笨拙,远不如铜剑来得精巧锋利,因而刀迟迟没有出现在沙场。

只是秦汉时期,钢铁冶炼工艺问世以后,刀的制作工艺得到改善,形制上刀身加长,并且已有专门的战刀和佩刀之分。西汉时期,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钢铁刀。这种刀直体长身,薄刃厚脊,短柄,柄首加有扁圆状的环,故习称“环首刀”。

▲铁环首刀(汉)阳关博物馆藏

经过反复折叠锻打和淬火后制作出来的环首刀,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杀伤力最强的近身冷兵器,也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非凡意义的一种兵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环首刀将匈奴打败,并间接促成了当时的欧亚民族大迁徙。

钢铁环首刀出现后,原有的青铜刀迅速没落,这意味着刀的格斗功能、使用范围大大拓展,这才真正启幕了刀作为“百兵之帅”的铁与血传奇……

来源丨奔流新闻(文/刘小雷)



相关阅读

  • 考古“奥斯卡”迎来终极PK 温州朔门古港凭什么

  • 潮新闻 记者 应忠彭《瓯江观察》是浙报集团温州分社创办的重点栏目,围绕中心,聚焦热点,从全省乃至全国看温州,让读者在浙里读懂温州。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物和文化遗产,一场
  • 考古学者看宋画:西湖边的山为何有点光秃秃?

  • 潮新闻 记者 纪驭亚这个周末,位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宋韵今辉”艺术特展成为杭城各大展览中的顶流。“宋韵今辉”艺术特展正在这里举办。人们排着队轮番驻足在各个展柜前,与
  •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即将开展

  •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将于27日展开评选,共有22个项目入围,最终评选结果预计28日揭晓。无论是否最终突围,这些项目取得的成果,都反映着我国考古事业的
  • 一周各地文物动态摘编(3.18-3.24)

  • 北京“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正式启动3月18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暨“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正式启动。这堂“大思政课”由教育
  • 内蒙古公布2022年度重要考古发现

  • 24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召开内蒙古2022年重要考古新发现推介会,公布了2022年度内蒙古重要考古发现。这些重要考古发现包括红山文化时期彩陶坡遗址,内蒙古中南部已
  • 罗新慧:青铜之光:早期的中外文明交流

  • 往期回顾金寿福: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及其特征庞国庆:拜占庭帝国黑暗时代的人口危机及其治理张楠:教宗选任制度与加洛林时期的政教关系莫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民战争”话语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中华第一刀,锻造东乡林家遗址的青铜传奇

  • 根据《中国历代战争年表》不完全统计,我国有文字记载的较大战争达2000余起,自中华文明初始战争便如影随形,在无数次能够决定命运的战场上,人们尽其所能将最雄厚的财力用于兵器,将
  • 大冶加速打造鄂东科创新高地步伐

  •   春风暖人,万物竞绿。25日,大冶市(武汉)离岸科创中心、黄石大冶湖高新区(武汉)离岸科创中心揭牌暨企业签约仪式在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举行,标志着大冶市和黄石大冶湖高新区主动融
  • 改善民生“水”当先 直饮入户惠万家

  •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精神,结合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的工作的部署要求以及今
  • 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 风电平台启航

  • 据新华社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26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在广东珠海福陆码头启航前往海南文昌海域。这标志着我国深远海风电关键技术取得重
  • 听到耳朵起茧的“乌梅子酱”,到底啥味道?

  • 你浅浅的微笑 就像乌梅子酱 ……近日,歌曲《乌梅子酱》火了,歌词中提及的“乌梅子酱”也实实在在撩动了很多人的胃。你吃过乌梅子酱吗?到底啥味道?乌梅被誉为“长寿果”乌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