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来源:上海松江收集编辑:上海松江
物流公司收运快递只记录一个总包物流单号,对内部分包却不会细查,发现这一收寄漏洞的商家于是动起了歪脑筋,不到半年就声称丢件200余单,由此成功索赔13.9万元。该行为已涉嫌诈骗,犯罪嫌疑人万某日前被松江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
万某经营一家小家电网店,长期通过跨境物流公司发货。2021年,万某偶然得知,物流公司在收寄快递时,通常会收录总包物流单号,但对内件的内容及数量却不会仔细查看,由此可较为容易地以内件丢件为由向快递公司索赔。发现这一漏洞后,万某动起了歪脑筋。
2022年3月,万某以少量漏单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果不其然,无实物的内件随着总包上的物流信息同步显示了收运,但到了最后环节,总包拆包后,内件的物流信息就断了。起初,物流公司并未对万某的赔偿申请存疑,也认了账,并根据寄递快递时选择的方式和资费,赔付每件丢失的包裹300元或1200元。
2022年7月底至11月初,万某以上述方式索赔200余单,收到赔付款13.9万元。由于索赔过于频繁,该物流公司最终察觉了异样,向公安机关报了警。即便万某在家属的帮助下,悉数进行了赔偿。但万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已构成诈骗罪。日前,松江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诈骗罪对万某提起公诉。
检察官提醒:对于任何规模的经营主体而言,诚信交易都是立身之本。利用他方漏洞非法牟利终究要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同时,也提醒物流经营主体,收寄快递时务必进行验视,防范有人浑水摸鱼,骗取钱款。
文字:陈菲茜
图片:区检察院提供
编辑:韩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