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关于校外培训!最新政策解读都在这了

日期: 来源:网信西安收集编辑:网信西安


“双减”改革实施以来

擅自举办校外培训机构

隐形变异开展校外培训

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

个别机构“卷款跑路”问题仍有发生

为此,教育部最新印发

《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

10月15日起实施


 



制定七类问题的具体处罚办法

明确校外培训违法行为

按类别具体由哪一级的什么部门来处罚

为您一图梳理!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表示,“双减”改革实施两年以来,校外培训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擅自举办校外培训机构、隐形变异开展校外培训等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个别机构“卷款跑路”问题仍零星发生,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仍不时受到损害,迫切需要健全校外培训法律制度,明确执法责任、执法权限、执法依据等,提升校外培训执法规范化、法治化水平,让违法者付出代价,让合规者受到保护,保障“双减”改革不断取得实效。

《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共6章44条,对校外培训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管辖和适用对象,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处罚程序和执行,执法监督等作出规定。

办法明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面向社会招收3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违法开展校外培训,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适用本办法。


办法规定校外培训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校外培训主管部门依法按照行政处罚权限实施,分别对线下、线上校外培训的管辖作出规定。

办法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经审批开展校外培训,同时符合线下培训有专门的培训场所或线上培训有特定的网站或者应用程序、有2名以上培训从业人员、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分工的,即构成擅自举办校外培训机构。

办法明确了擅自有偿开展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的情形,列举了“转线上”“转地下”“换马甲”等3种隐形变异行为及兜底条款,规定了警告直至10万元以下罚款的法律责任。

办法还提出,对中小学在职教师擅自有偿开展学科类培训的行为,依法从重处罚。

 

《办法》提出了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总体要求。规定适用对象为面向社会招收3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违法开展校外培训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就《办法》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Q1

对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擅自举办

校外培训机构的行为,如何处罚?

答:《办法》第十七条根据行政处罚法授权(第十三条),列明了擅自举办校外培训机构的认定情形,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经审批开展校外培训,同时符合线下培训有专门的培训场所或线上培训有特定的网站或者应用程序、有2名以上培训从业人员、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分工的,即构成擅自举办校外培训机构,责令停止举办、退还所收费用,并对举办者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Q2

对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经审批

有偿开展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的行为,

如何处罚?

答:《办法》第十八条根据行政处罚法授权(第十三条),明确了擅自有偿开展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的情形,列举了“转线上”“转地下”“换马甲”等三种隐形变异行为及兜底条款,规定了警告直至10万元以下罚款的法律责任。同时,《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对中小学在职教师擅自有偿开展学科类培训的行为,依法从重处罚。

Q3

对为违法违规培训活动提供线下场所或

线上渠道且拒不改正的行为,如何处罚?

答:《办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违法校外培训活动的情况存在,仍为其提供场所的;网络平台运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用户通过即时通讯、网络会议、直播平台等方式违法开展线上校外培训,仍为其提供服务的,首先责令其限期改正,对逾期拒不改正的予以警告或者通报批评。

Q4

对校外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存在影响

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如何处罚?

答:《办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培训内容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校外培训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予以从重处罚,规定了责令限期改正,退还所收费用后没收违法所得,直至责令停止招收学员、吊销许可证件的处罚。

Q5

对校外培训机构聘用有性侵前科

等违法犯罪人员为学生开展培训

的行为,如何处罚?

答:此前,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出台《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人员,纳入“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黑名单”管理的人员,不得聘用为校外培训从业人员。近期,教育部又全面推行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准入查询制度。《办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的聘任与管理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校外培训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退还所收费用后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收学员、吊销许可证件。

Q6

对校外培训机构拒不执行预收费监管

有关规定的行为,如何处罚?

答:此前,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已出台有关政策,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收取超过3个月或60个课时的费用,学科类培训收取费用不得超过政府指导价限额标准,非学科类培训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办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相关部门有关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退还所收费用后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收学员、吊销许可证件。

Q7

对擅自组织面向中小学生的社会性

竞赛活动的行为,如何处罚?

答:《办法》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擅自组织面向3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的社会性竞赛活动的,责令改正,退还所收费用,予以警告或者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处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Q8

发现校外培训违法线索如何举报?

答:如发现违法培训问题线索,可通过国务院“互联网+督查”、教育部官网、“中国教育督导”微信公众号及各地开通的监督举报渠道进行投诉举报;如涉及违法违规收退费等经济纠纷问题,还可通过全国12315平台进行投诉举报,也可向当地消协组织投诉举报,共同推动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共同维护学生及家长的合法权益。

相关阅读

  • 十一假期,到吉林市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科技游!

  • @青少年,集合了!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想要校外生活过得充实又精彩?现在机会来了小吉带你一起走进吉林市打卡“涨知识”!带上你的求知欲快快检票上车跟随小吉的步伐走起!走起!活动
  • 怎样化解家长的焦虑

  •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这是保障“双减”改革不断取得实效的又一实招,对于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行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将发挥重要作用。时
  • 三亚: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生鲜灯”

  •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熊文颖)9月18日,三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生鲜灯”的提醒告知书》(以下简称《告知书》),提醒各食用农产品销
  • 大港街道:筑牢校外培训机构消防安全防线

  • 日前,大港街道“双减”办公室联合大港消防特勤支队、街道公共安全办公室、社区居委会、派出所民警对辖区校外培训机构场所开展消防安全检查,进一步提高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的
  • “三必须”“三不要”!惠州市教育局最新提醒

  • 家长为孩子选择校外培训机构时应注意什么?如何“擦亮双眼”不踩坑?日前,惠州市教育局向广大学生家长发出提醒:为孩子选择校外培训机构(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类和艺术、体育
  • 最新颁布!从重处罚!10月15日起施行

  • 近日,教育部颁布《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自2023年10月15日起施行。《办法》对校外培训行政处罚立规定则,旨在加强校外培训监管,使校外培训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办法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关于校外培训!最新政策解读都在这了

  • “双减”改革实施以来擅自举办校外培训机构隐形变异开展校外培训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个别机构“卷款跑路”问题仍有发生为此,教育部最新印发《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10
  • 党建统领赋能乡村振兴“新动能”

  • 近日,上旺村推介活动暨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赋能绍兴乡村发展服务计划启动仪式在上旺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委组织部着力构建以党建为统领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 济南发放600万元超市百货消费券 22日开抢!

  •   为助力市民线上消费,促进消费提振,9月,美团外卖在济南市商务局指导下,在济南发放600万元超市百货消费券。  9月22日至29日活动高峰期,将发放满69减18元、满129减30元、满19
  • “四比四看”为乡村振兴赋能

  • 9月14日,咸丰县忠堡镇党委、政府组织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开展“四比四看”活动,进一步激发发展动能,争当乡村振兴模范。活动采取“走村观摩+座谈会”方式进行,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