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布局规划稳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民办教育规范发展,教联体改革颇具成效,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序有力推进……2022年,是武穴教育的奋进之年,也是丰收之年,交出了厚重提气的“教育答卷”。
2023年,武穴市教育系统将围绕“高质量”这个关键词,聚焦重点任务,努力推动武穴教育先行示范,做好“强领导、抓保障、练师能、提质量、建体系、促改革、保稳定”7大方面重点工作,奋力描绘“学有优教”幸福画卷。
如何照着这个“蓝本”一干到底,让我们通过几个关键词,透视武穴教育的工作重点和实现路径。
实干2022
守正创新,积极构建武穴教育新模式
教育优先
★保障教育优先发展、保障教师待遇、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食堂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等方面多次在黄冈市作经验交流;
★2022年教育经费财政决算总额为11.08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支出22.8%,比2021年增加8800万元,增长8.6%,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比上年增长7.2%,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比上年也有所增长;
★按照“总量控制、退一补一、空岗补齐”原则,补充教师486人,其中引进高中、中职教师85人,补充体音美学科教师39人,补充农村教师337人。
教育质量
★黄冈市2022年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培训会在武穴召开,武穴市教育局连续荣获特别优秀奖;
★全市技能高考达本科线239人,持续11年领跑全省第一;
★27节课“基础教育精品课”获湖北省奖,武师附小、李边小学等两项教学成果获2022年湖北省优秀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清廉校园
★精心挑选党性强、业务强的“双强型”干部充实到基层学校领导岗位上,全面落实好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先后调整了3所市直学校领导班子队伍;
★全市教育系统召开党风廉政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各基层党组织讲党课,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开展清廉学校建设参观交流;
★禁补查补工作得到社会高度认可;
★食堂治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5所学校成功创建黄冈市清廉示范学校,20所学校成为市级示范。
教联体改革
★把教联体改革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考量,提出了“城区分块、乡村联片”分步实施计划,城区围绕“东城崛起、西城振兴”框架,推行“强校+郊校”“名校带弱校”,乡村围绕“乡村教育振兴”计划,推行“1+N”连片发展,逐步推进“教联体”改革;
★黄冈市县域教联体建设动员部署会在武穴召开;
★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教联体成为省级教联体试点,2次在黄冈市作交流发言。
布局调整
★新建了直属幼儿园城西园、大金镇凤凰小学等学校,增加学位1900个;
★稳步实施《武穴市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2021-2035年)》,推进2个乡镇中学布局调整。
“双减”落地
★通过线上培训、专项视导、常规教学检查督促各义务教育学校规范教学行为、落实减轻作业负担要求;分“课堂作业”“托管书面作业”“开放型家庭作业”三种类型,举行了义务教育“双减”作业设计比赛,把优秀作业结集供全市借鉴学习;指导全市小学一二年级开展了以游戏为主要方式的期末考查工作;
★各学校组织骨干教师晒课评课60余场次,吸引40余名专业人才参加课后服务管理,提升课堂质效;
★对116家校外培训机构实现了监管全覆盖,帮助17家培训机构转型升级,成为黄冈市首个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100%的地区。
捐资助学
★2022年共资助困难家庭学生40182人次,发放资助资金3346.6115万元;
★争取社会爱心资金2100万元,其中争取铜锣湾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捐赠1000万元,定向用于城东东方红小学和幼儿园项目建设;民本矿业捐赠100万元,用于2022届高考奖励;
★武穴市教育局被湖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评为社会捐资助学通报表扬单位;
★武穴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被评为4A级社会组织。
奋进2023
凝心聚力,科学谋划武穴教育新蓝图
强领导
为调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机构提供参考
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提升民办学校党建整体水平
压实党风廉政工作责任制
抓保障
★强化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教育经费预算总额为11.24亿元,全额预算教师工资7.84亿元,全额保障各学段的生均公用经费。
★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投入11.7亿元,启动育才高中、天有高中迁建,职教中心扩建,职教中心园区分校、城东东方红小学和幼儿园、花桥第二小学、梅川实验中学等10所学校新建,完成实验高中、实验三中、鸡公岭中学等6所学校改造。
★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练师能
★强化战略思维培养。加强学校管理者系统思维和顶层设计思维培养,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工作,加大数字校园建设。
★加强数字赋能。加快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步伐,推动区域教育大数据中心建设和各类教育平台融合发展;提高精品课等数字教育资源制作水平,加大技术指导,加强部门合作,推动优质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着力推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广泛应用,努力构建互联互通、应用齐备、协同服务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实现助学、助教、助研、助管、助交流的功能,以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建设更高水平师资队伍。加大补充力度,坚持“空岗补齐、退一补一、缺员全补”补充机制。2023年,全市招聘补充教师280人,其中幼儿教师不少于50人。要加强教师专业化、专任化建设,科学引导合理申报招聘岗位计划,逐步解决按国家规定课程配足配齐体音美、思政、心理健康等学科紧缺教师的问题。体音美教师招聘补充人数占比不低于当年教师招聘补充人数的10%,思政教师招聘补充人数占比不低于当年教师招聘补充人数的3%,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补充人数占比不低于当年教师招聘补充人数的1%。
★加强交流轮岗。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义务教育阶段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应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
★完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深入实施“教师家校同行”,教师家访活动要做到全员覆盖,每学期每名教师家访不少于5名学生。要加大对违规补课、违规吃喝、酒驾醉驾、违规推销或订购教辅资料等行为的查处力度,净化行业风气。
★加大培训力度。市教育局将开展全市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卓越校长高端培训,充分利用国培、省培资源加大对乡村教师培训力度,促进乡村教师能力提升;将继续评选一批黄冈名师和黄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评选一批卓越校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提质量
★改革创新思政工作。开办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培训班,推动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任化专业化。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文化课学习与美育实践、体育锻炼协调发展,立足开齐开足上好体艺课程、配齐配强体艺教师。继续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率要尽快达到50%。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推动劳动教育常态化有效开展。
★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以大力推广阅读活动为切入点,营造“教师示范、学生积极、家长参与”的浓厚读书氛围,有效推进“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活动。要拓展校外教育空间,充分利用好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和社会教育资源(如科技馆、文化馆、图书馆、地方史馆、禁毒教育基地),有针对性地常态化开展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劳动教育、实践教学、志愿服务、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和研学活动等。
建体系
加大普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力度
推动优质均衡发展
加深产教融合普职融通
加速特殊教育能力提升
促改革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要以落实好《黄冈市教育质量评价总体实施方案》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标准。要以5年为一个工作周期,实现教育质量评价全覆盖。市教育局决定每年抽取30%学校,进行评估,此次评价改革面向全市幼儿园、中小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评价分级分层。
★全面实施新中考改革:按要求建设数量足够的英语口语考室,积极推进中考标准化考点建设。
★深入推进教联体建设:要推动教联体由点及面,由义务教育向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拓展。今年要再遴选一个省级试点学校。要完成2023年秋季32%的义务教育学校顺利进入教联体建设目标,全市31所学校纳入教联体试点。
保稳定
抓紧抓牢校园安全
管好控好影响校园稳定的因素
抓实抓牢信访维稳工作
来源 | 鄂东晚报
作者 | 陈波澜 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