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女科学家:就在你我身边

日期: 来源:中国妇女网收集编辑:中国妇女网

阅读提示

    如何成为女科学家?或者说,女性是怎样成为科学家的?《与女科学家面对面:成为你自己》一书讲述了七位“70后”“80后”“90后”中国杰出女科学家不同的成长故事,昭示了共同的人生之道:从心所向、爱你所爱、求你所求、勇毅前行,终会如你所愿,成为与众不同的“你自己”。这些科学新女性的经历不仅使我们看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她力量”,更让人感受到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希望。

    ■ 王海媚

    《与女科学家面对面:成为你自己》用平实生动的语言记录了来自剪接体结构研究、古DNA研究、肺再生研究、草原生态研究、皮肤组织再生研究、微电子研究和膜蛋白结构研究领域的七位女科学家的故事。一个个拥有超群科研能力、又食人间烟火的优秀科学女性跃然纸上。

    女科学家的平凡与不平凡

    在书中记录的七位女科学家中,有好几位面对作者的采访邀约都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为什么要采访我?”在她们眼中,自己只是“选择了科研”“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的普通人。事实上,这些自认为平凡的科学女性,有着非常不平凡的经历。

    一方面,她们挑战了社会陈规,勇敢走进科研领域。这种勇敢不仅体现在对于“女性不适合做科研”这种刻板观念的突破,还体现在每一个相信自己、成为自己的选择上面。汤楠在从医两年后又花了15年出国留学,先后在加州大学的圣迭戈分校、旧金山分校完成了两个博士后。完全不在乎那个“没有找工作”的“大姐大”身份,对她来说,科学领域对于性别和年龄的偏见都是不需要在意的事情。而当陈婷、汤楠选择进入“既没有行政级别也没有事业编制”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工作,当辛晓平选择扎根草原在异常艰苦的工作环境中从事生态研究时,她们超越了常人对于名与利的执念。

    另一方面,七位女科学家都在各自的科研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享有很高声誉。比如,颜宁领导的课题组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并初步揭示了它的工作机制及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万蕊雪为攻克“结构生物学的终极挑战”——剪接体三位结构解析及工作机理做出了重要贡献;陈婷带领的团队发现白癜风对称分布的调控机制;黄芊芊在超低功耗微电子器件有突破性发现,等等。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获得国际声望的女科学家也是平凡的,因为她们一样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跑步、跳舞、攀岩、追剧、看电影、带孩子……她们正是在平凡的日子里活出了最希望成为的自己,“幸福其实很简单”,就在人间烟火中。

    女科学家们去哪里了

    目前,已经有很多优秀的女科学家出现在大众视野,但这远远不够。从世界范围来看,女性在科学领域处于落后的位置,科学依然是男性主导的领域。联合国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科研领域,男性研究者数量约为女性的2倍;在越前沿的领域,男性所占比例越高,比如在人工智能领域,男性数量约为女性的4倍;在科学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男性获奖者数量约为女性的32倍。但女性没有充分进入科学领域并不是因为她们的科研能力不足。作为科研工作者和科研后备力量的培养者,书中的女科学家们从亲身经历出发得出一致的结论:女性的科研能力非常优秀,毫不逊色于男性。既然女性在科研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女科学家们去哪儿了?如何才能让女性顺利进入科研领域,使她们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应该成为需要认真对待和妥善解决的科学问题。

    书中的科学女性也都意识到了这个严峻的问题,并为消除科研中的性别歧视付出了诸多努力,颜宁就曾通过撰写文章和在电视等媒体发声等方式呼吁社会关注科学女性遭遇的不公正对待。事实上,科学领域对女性的偏见长期存在,关于“女性不适合做科研”的刻板观念持续发挥负面作用,其影响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家长、中小学及高等教育等各个阶段的教育者、科研机构和科技行业的决策者。最重要的是,这种性别偏见也作用于女性本身,由此造成了女性在三个环节的人才渗漏:第一,女童和年轻女性在专业选择时缺乏自信,主动放弃科学专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只有不足1/3的女学生会在接受高等教育时选择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方向。第二,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偏向选择男性科技人才。比如,2018年日本东京医科大学曾曝出丑闻,在该校入学考试中,为了降低女性比例,人为对所有女性考生进行降分处理,而这样的操作从2011年起持续存在。第三,按照科研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27岁到34岁是事业攀升期,这与女性科学家的结婚、生育和育儿的“最佳年龄”高度重叠,由于配套的社会服务不足,加之“母职惩罚”的作用,很多女性科学家的科研事业受到严重影响,有些人甚至告别了科研工作。除此之外,科学界还习惯性对女科学家的成果“视而不见”,有研究表明,女科学家撰写的学术论文更难发表、更难被认可和被引用。

    如书中所述,女性科学家数量少的根本原因是“社会没有认识到女性在科研中的重要性”,女性科学家做出的贡献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女性科学家的实际需求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和重视。引起社会关注的首要步骤就是让女性科学家变得可见,《与女科学家面对面:成为你自己》一书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该书不仅展示了已经取得成功的七位女科学家的科研实力,还蕴含着对更多女性能够充分发挥其科学潜力的期许。希望科学领域的性别偏见终得消除,有更多的女性科学家走到我们的面前。

    科学难题是她们永恒的远方

    《与女科学家面对面:成为你自己》一书描写的七位女科学家虽然都有各自鲜明的性格特点,但她们对于辛苦和成功的理解有着惊人的相似性,都保有一份难得的“人间清醒”。

    尽管她们有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但科研才是真正的重头戏,比如颜宁平均每天约有14个小时待在办公室或者实验室;辛晓平长年驻扎在呼伦贝尔草原国家野外台站;万蕊雪和她的课题组实行24小时轮班制,“夜以继日、争分夺秒”;黄芊芊在一个课题上持续攻坚12个年头,走上优化晶体管的“科研长征路”。此外,她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失败,并且远远不止一次。但她们都不认为这是一种苦,甚至还会主动选择冷门的、全新的、更具挑战的研究方向,因为“难才有意思”,才愿意花费巨大的心力和体力去解开这些谜题。而在获得世人眼中的成功之后,她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清零过去、面向未来。

    “路还长着呢”,一个又一个的科学难题才是她们永恒的远方。


相关阅读

  • 新时代呼唤更多原创科普精品

  •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2022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100部(套)作品榜上有名。这项一年一度的面向科普图书的评奖活动自2011年以来已连续开展13年,成为国内政府部门设立的层次
  • 盗窃科研农作物,不能只当作小偷小摸

  • 据陕西网“白鹿视频”报道,4月8日,当事人文同学介绍,自己是湖南农业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的学生,之前把菜腌制好拿去晒干,等到做实验去收菜时,发现两条线挂的芥菜都没了。幸好剩
  • “姐弟恋”:幸福没有标配

  • 《小丈夫》剧照 资料图片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富东燕 在我国,“男大女小”的婚姻一直占据主流,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婚恋观的改变,近年来,“姐弟恋”逐渐被越来越多
  • 读书 | 对科学的执着求索让他们发现了大脑的秘密

  • 阅读顾凡及先生所著《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一书,使我感到仿佛一个个生龙活虎的脑科学家,沿着脑科学发展的历史,朝我走来。令人感动,回味无穷。《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
  • 为什么必须让女性参与家庭财务决策

  • 没有人愿意考虑失去配偶,但这种情况迟早会发生。这事听起来过时得令人绝望: 一位女性配偶将家庭财务的控制权完全交给了她的男性伴侣,不管是出于自愿还是不情愿的,结果却在丈夫
  • 张继科事件又迎来了第二波斗争

  • 张继科事件被几度发酵,早已经不是一个偶像吃瓜事件。 随着@人民日报发声「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张继科刷屏,要查清三件事」,将事件定性为严肃的法律问题,张继科多个商务代言品牌均已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女科学家:就在你我身边

  • 阅读提示 如何成为女科学家?或者说,女性是怎样成为科学家的?《与女科学家面对面:成为你自己》一书讲述了七位“70后”“80后”“90后”中国杰出女科学家不同的成长故事,昭示了
  • 中青旅: “文旅赋能”全方面带动乡村振兴

  • 中青旅:“文旅赋能”全方面带动乡村振兴郑慧今年2月,随着出境团队游的重启,遭遇疫情冲击的旅游市场逐步恢复,各大旅行社也开始积极拓展业务。成立四十余年的中青旅,率先完成战略
  • 2023中国·日照摩旅嘉年华即将启幕

  • 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 4月15日至17日,2023中国·日照摩旅嘉年华将在我市举办。该活动是日照以摩旅为主题,精心探索打造的经山历海“2.0升级版”骑行活动。  本次活动由省文
  • 800名教育专家齐聚绵阳 共话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 今天(4月10日)上午,四川省教育学会2022-2023年学术年会在绵阳中学拉开序幕,在为期三天的研讨活动中,全省800名教育工作者齐聚绵阳,共同探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途径。十年树木需
  • 偃师启动“玄奘文化节”惠民活动

  • 10日,偃师区启动2023年“玄奘文化节”惠民活动。自即日起至5月10日,玄奘故里文化旅游景区推出多种特色游玩项目和优惠活动,邀请全国游客品读玄奘故事。据介绍,此次活动由偃师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