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文化赋能焕发新活力 乡村产业振兴大有可为

日期: 来源:中国小康网收集编辑:中国小康网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于靖园

  未来,文化产业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显著,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支撑作用突出。

  

  供图/王有柱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乡村振兴重要任务。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新时代赋予文化艺术的重任与使命。

  要在文化上找到支撑点

  去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提出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意设计、演出产业、音乐产业、美术产业、手工艺、数字文化、特色文化产业、文化和旅游融合八大领域,明晰了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建立汇聚各方人才的有效机制、加强项目建设和金融支持、统筹规划发展和资源保护利用四项政策措施,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意见》把“文化引领、产业带动”“农民主体、多方参与”“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特色发展”作为基本原则,并提出到2025年,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得到有效激活,乡村文化业态丰富发展,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乡村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文化产业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更加显著,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的大课题,五个方面的全面振兴,首先需要在文化上找到支撑点,才能破题,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是个润物细无声的、相对长期的工作,只有从文化传统入手,才能深入长久助力乡村振兴。”荣程新智研究院执行院长卫东对《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说道。

  如今,许多地方把当地的风土人情、发展变化、先进人物、感人故事融入文艺创作,编排成歌舞、小品、快板、剧目,制作成剪纸、版画、窗花、手工艺作品,不仅为农村牧区增添了“文艺范儿”,充实了乡亲们的精神生活,也提升了荣誉感、幸福感,增强了归属感、认同感,在移风易俗、培育新风的同时更提振了奋斗美好生活的精气神。还有不少地方在探索文旅融合的发展中闯出一片新天地。一些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乡村文体活动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平台走进公众视野,收获大量好评,既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拉动了当地旅游产业发展,为乡村经济带来了强劲助力。与此同时,当地特色美食、农特产品以及非遗文化产品等也不断走进人们的视野,拓宽了当地群众的增收渠道。

  近日,《小康》杂志社借助中国数据情报公司数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独有的开源情报分析大数据平台,对全国除直辖市所含区与港澳台地区以外的2757个县域行政单位进行了大数据筛选,找出了100个独具特色的文化赋能县域样本。其中,比较受关注的有20个样本,它们分别是: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

  “文化赋能既表现在内容方面,也充分体现在空间、产品、体验、模式等多个方面,文化是内在的魂,只有把在地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好,让其和在地的生产生活融合发展。”卫东说道。具体落实到各地,卫东认为,文化是引擎,也是各地呈现多元色彩的基础,文化的差异性独特性是应当特别重视的,不能简单复制照搬,只有尊重传统,重视个性,展现丰富多元的形态,才能发挥其独有的价值。

  将软实力转为硬支撑

  扎根于“江南文化”沃土的昆山,是一座被文化浸润的城市。当前,昆山正在加码文化赋能,推进文化现代化建设,将文化“软实力”持续转化为发展“硬支撑”。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近年来,昆山抢抓休闲旅游新产业风口,大力发展“年轻人经济”,依托文旅产业孵化器“云想谷”,逐步探索出一系列年轻化的产业增长点。其中,绿幕直播、无人图书馆、迷你高球、剧本推理等项目深受年轻人追捧。

  位于锦溪镇南部的顾家浜村在假期的时候人头攒动。得益于“昆山之链”首链工程众多景点的呈现,这个传统的江南水乡村落成了长三角游客的新打卡地。“昆山之链”是昆山推出的生态链条慢行环线工程。项目依托现有生态资源,构建“三道六线”交通体系,分级分类布局昆恋驿站,串联起昆山城市和水乡发展的重要节点。目前,“昆山之链”首链启动段已完成建设,二期工程正加快推进,力争年内实现区域贯通。

  在位于周庄镇的远望谷物联网产业基地,游客不仅可以去实景剧本推理场馆感受“剧本杀”的魅力,还可以体验在绿茵场上推杆和绿幕下随意切换场景进行数码拍摄的乐趣。这是一个集物联网产业、智慧文旅、智能生活于一体的综合式“产业社区”,区内入驻的50余家企业,85%与物联网产业相关。

  “昆山在过去40年的经济发展中,依托两岸合作、招商引资,成为台商聚集度最高的县级市。借助招商引资,昆山连续18年成为中国经济百强县之首。”长居在昆山市的清大智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有柱对《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说道。王有柱表示,经济发展带动文化发展,在昆山传统文化的环境中,又增加了很多两岸文化元素,比如慧聚广场、妈祖文化,成为两岸合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化赋能创新的步伐里,昆山市越走越好。9月27日晚,2023昆山咖啡文化节在昆山娄江码头开幕。在为期七天的节庆活动中,昆山将持续放大“咖啡+”效应,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呈现集展示、交流、体验、消费于一体的咖啡盛宴,展现咖啡产业发展成就和城市魅力,促进咖啡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协同发展,为昆山打造千亿级高端食品产业集群聚势赋能。

  昆山市委书记周伟表示,要充分发挥星巴克、瑞幸等头部企业、知名品牌的带动效应,注重品牌塑造、强化创新创意、提升服务供给,打造集生产、研发、文化、消费于一体的咖啡全产业链,打响“做咖啡到昆山”品牌。要充分发挥咖啡产业工作专班作用,健全完善全要素保障、全过程服务、全天候响应机制,推动咖啡产业向集群化、多元化和高端化发展。要全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以举办咖啡文化节为契机,积极谋划开展促消费系列活动,持续兴起消费热潮。

  咖啡,是消费活力、商业价值、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2023昆山咖啡文化节延续“千亿‘咖’位·‘啡’尝昆山”这一主题,贯穿中秋、国庆“双节”,一直延续到10月3日。按照“咖啡市集+专业赛事+主题活动+区镇联动”总体思路,本届咖啡文化节吸引超百家知名精品咖啡店、大型咖啡连锁品牌、高端食品及休闲餐饮企业参加,带来包含咖啡市集和展览、全城送咖啡公益活动、咖啡店联动、咖啡品鉴、咖啡赛事、咖啡冠军表演秀等多种特色活动和观赏体验,推动咖啡成为昆山城市鲜亮的文化符号。

  “昆山最近引入星巴克、瑞幸咖啡等咖啡企业,让昆山的食品行业有了更多的咖啡元素。昆山有2000多家咖啡厅,咖啡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举办昆山咖啡节顺应了市场需求,成为昆山的又一个金字招牌。”王有柱说道。

  非遗的赋能加码

  非遗在文化赋能县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2023年国庆假期,晋江磁灶岭畔村再添新景点:历经数月改造的滨溪路特色陶艺文旅街焕新“登场”。

  岭畔村是磁灶陶瓷发源地之一。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入列世遗点后,岭畔村借助世界遗产的品牌优势,一方面积极推动村里磁灶窑址(蜘蛛山窑址)的保护和文化传承,另一方面引导社会各界深入挖掘磁灶窑文化内涵,并结合传统陶瓷工艺开发文创产品,着力打造“磁灶窑”文创品牌,力求通过文化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下半年以来,岭畔村结合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启动溪滨路陶艺文旅街改造提升工程,借助年轻与活力的文化创意力量,深入挖掘岭畔“海丝”非遗文化资源,并通过实地考察,对特色老物件进行设计,最终选取首批五家店铺围绕“陶瓷商街·记忆岭畔”主题进行升级改造,打造岭畔陶艺文旅街。

  岭畔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吴顺金表示,打造陶艺特色文旅街是岭畔借力世遗磁灶窑品牌赋能乡村振兴的第一步。下阶段,村里还将依托街区引入更多陶瓷文化相关创意,力争打造成为展示磁灶窑文化的文旅集市,为村里发展陶艺特色乡村旅游、壮大村集体经济做足准备。

  文化“软实力”正在为晋江赋能加码。2023年,晋江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吸引了许多家庭参与。晋江非遗馆内,一堂别开生面的非遗小课堂上,15组亲子聚精会神地穿针引线,穿花成串。很多家长表示,通过带小朋友体验非遗,从而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非常有趣味和有意义。

  在晋江,除了三大世界遗产点草庵摩尼光佛造像、安平桥、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非遗数量更是庞大,现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0个,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4项、国家级7项、省级6项、泉州市级14项、晋江市级49项,还有许多藏在深闺不为人们所了解。近年来,晋江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不断探索“非遗+”模式,在保护中赓续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在创新中将城市文化遗产、文物典籍转化为消费体验和产业发展的潜力。

  晋江没有放过任何一个推荐特色文化的机会。今年4月份,第二十四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暨第七届国际体育产业博览会上,晋江首次设立文体旅融合展区。掌中木偶、高甲戏、南音……晋江非遗的集中展示,吸引了众多客商驻足。

  文化艺术不应局限于专门场馆,呈现于更多公共空间才能更好地在春风化雨中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音乐、舞蹈、戏剧……一场场文艺活动,将整座城市的文艺氛围逐渐拉满。晋江市财政每年投入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全市基层公益性演出和惠民剧场演出。“大美晋江”惠民工程自2014年开展以来,累计演出近1000场,其中戏剧精品进剧场、进镇村、进企业、进校园近600场。

  晋江还不断探索创新“文体旅+”模式,将文化、体育、旅游资源以多样的形式融合、展示,吸引了《皮囊》影视合作项目、利郎高端商务街区项目、爱乐城综合体项目、矮马海滩—户外天空滨海探索乐园项目等一系列文体旅项目签约落地。

  城市品牌的形成需要立足自身文化,提炼城市气质,将“一个人”转化为“一群人”,让“一时热情”成为“一市品牌”。然而,城市品牌的塑造不等于符号复制或形态模仿,而是反复打磨的过程。多年来,晋江持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通过逐步完善城市图书馆群,形成市区“15分钟文化圈”、乡镇“30分钟文化圈”,让城市文化气息随处可触、随时可感。

  

  根基 文化是内在的魂,要把在地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好,让其和在地的生产生活融合发展。供图/王有柱

  文化绵延,熠熠重光。创新发展“晋江经验”需要更多的文化赋能。出圈的城市文化将吸引来的“流量”变成“留量”,最终成为助力晋江建设中国民营经济强市的“增量”,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题中之义。以产业为根基,融入文化艺术基因的晋江,未来会更加多彩。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是文化赋能县域的扎实背景。诸暨,是越国古都、西施故里。聚焦打造长三角健康休闲文化旅游目的地,诸暨市厚植西施文化,深耕资源禀赋,以实施文旅深度融合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西施故里“一江两岸”、诸暨市文化产业中心建设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创新打造更多具有引流性、辨识度的文旅产品,不断提升“西施故里 好美诸暨”城市文旅形象影响力,助力文旅赋能共同富裕。

  截至目前,“西施传说”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首批“浙江文化印记”和浙江省文化基因解码优秀项目,“西施文化”入选首批浙江省文化标识培育项目,“西施”入选浙江省示范级文化和旅游IP,诸暨市入选长三角高铁小城、浙江省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

  “让传统文化和技艺活起来,既需要保护也需要创新,重点是智慧的传承,承载丰富智慧和情感的内容,需要各种形式的载体,不能一味守旧。”提起如何让文化要素“活起来”,卫东这样表示。

  2023年8月以来,一系列紧凑的活动让浙江省诸暨市聚焦于闪光灯之下,绽放多元文化。8月5日到8月8日,“第二届何占豪古筝国际展演”活动在诸暨举行,吸引了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古筝选手参加。“这次展演的报名人数大大超过了往届,是出乎我意料的。诸暨是一个美丽的、底蕴深厚的城市,我想,正是这样的文化氛围吸引了他们。”在展演开幕式上,90岁高龄的音乐家何占豪如是说。

  展演以“打开世界窗口,传承民族音乐,点亮中国梦想,讲好中国故事”为宗旨,加强青少年美育教育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选手们提供了同场竞技的专业权威赛事平台,还通过“华夏风物雅集茶会”“对话诸暨:华夏千古传说‘西施’”“与筝同行”“对话《筝技小曲》”等一系列活动,成就一场集艺术交流、筝艺竞技、文旅文创为一体的文化盛事。

  另外,为更好地向市民游客展示好美诸暨的文旅风采,打造“西施IP”金名片,在展演之际,诸暨还举办了西施故里荷花会系列活动。“国风百戏 非遗互动”华乐欢庆闹生辰、筝乐快闪、百人百筝奏名作·西施故里贺耄耋、西施美愿放荷灯等丰富的系列活动。恰逢8月10日(农历六月廿四)是荷花神女西施的诞辰,诸暨人民素有向“荷花神女”西施敬献祭品、祭文、祭舞祈福的传统。此次,借何占豪展演之机,通过古典仪式、筝乐、舞蹈、歌唱等表演形式,向西施献礼。

  “名家说西施 四海传美学”西施文化座谈研讨会,旨在深入挖掘和阐释西施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大力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会上,西施文化研究名家钱汉东、香港演艺中心主席李志雄、著名诗词作家朱烁渊、济宁杂技团团长赵建刚、著名古筝演奏家宋小璐、何占豪音乐艺术传承中心理事长王静、诸暨本土文化人士阮筝、郦海燕等,以及第一、第二届何占豪作曲班学生、港澳代表、西施文化爱好者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何占豪心系家乡文化传承,2018年曾精心创作首部西施主题交响音乐作品——古筝协奏曲《越国西施》,通过音乐传递西施的智慧、柔情和家国大义,让更多人感受西施之美、诸暨人文之美。在近日的“何占豪作曲班作品采风艺术之旅”上,广大音乐人走访西施故里、五泄、白塔湖、斗岩、汤江岩等景点,探索与品味诸暨的大好河山,以期在音乐艺术领域更好地推广诸暨历史文化名城之风采。

  诸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孔羽表示,这一系列活动,不仅是一场规格一流、高贵典雅的“艺术盛宴”,也是诸暨讲好西施故事、弘扬西施文化、打响西施品牌的“重要窗口”,将为诸暨文化事业发展带来新活力,为诸暨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增添新动能。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11月上旬刊

相关阅读

  • 茶园里的农文旅融合

  • 2022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鼓励挖掘特色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及农耕文化内涵,传承弘扬茶、中医药、美食等特色文化,
  • 凤凰咀遗址考古工作站(陈列馆)启用仪式举办

  • 2023年11月16日上午,湖北省考古勘探培训班暨凤凰咀遗址考古工作站(陈列馆)启用仪式在襄阳凤凰咀遗址举办。本次活动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承办,襄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文化赋能焕发新活力 乡村产业振兴大有可为

  •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于靖园  未来,文化产业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显著,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支撑作用突出。    供图/王有
  • 加餐了!南京这群小学生将劳动成果搬上餐桌

  • 淄川融媒消息 捞出香喷喷的花生仁,拌上早已备好的芹菜、木耳,淋上酱料后用筷子稍加拌匀,一道爽口的凉拌花生就完成了。近日,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的花生责任田喜获丰收,学
  • 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今天揭牌!

  •   记者今天从国家林草局在成都召开的加强大熊猫保护工作座谈会上获悉,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今天上午在成都正式揭牌。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是在整合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
  • 义县公安局帮助古稀老人“千里”寻亲

  • 10月30日早上,一位两鬓斑白、步履蹒跚的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义县公安局稍户营子派出所,老人说:“我们不是来报案的,是来寻亲的……” 派出所民警了解到,老人今年77岁,50
  • 齐都镇中心幼儿园:捧起多彩秋天 洒向美丽童年

  • 临淄融媒讯 落叶,这是大自然给的独特馈赠,也是引导孩子真切感受自然美好、探索自然奥秘的大好时机。近日,齐都镇中心幼儿园举办首届“捧起多彩秋天,洒向美丽童年”缤纷落叶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