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沿着黄河遇见海|东营:河海交汇波浪涌 绚丽黄河口处处是宝藏

日期: 来源:闪电新闻收集编辑:闪电新闻

编者按: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山东等沿黄九省(区)党委网信办,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黄河河务局、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和新华网主办,齐鲁网·闪电新闻承办的“沿着黄河遇见海”网络主题采风活动10月9日在东营启动。10日-12日,来自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沿黄九省(区)网络新闻媒体的30多名编辑记者将深入东营、滨州、济南一线,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呈现黄河文化传承之美、绿色生态之美、高质量发展之美。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0日讯 秋高气爽,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黄蓝交汇”景色格外壮观,黄河裹挟着上游的泥沙滚滚而来,奔流汇入蔚蓝的大海,孕育了神奇壮美的黄河三角洲。

动植物的天堂 生态修复成效显著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内现共有野生动物1632种,其中鸟类373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6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5种,每年有丹顶鹤、东方白鹳等600多万只鸟类在此繁衍栖息,享有“鸟类国际机场”的美誉。同时,作为东方白鹳全球最重要繁殖地、黑嘴鸥全球第二大繁殖地,东营还荣膺“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中国黑嘴鸥之乡”称号。

秋天是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最美的季节,红色的盐地碱蓬、绿色的柽柳与黄土、蓝天交相辉映。保护区内有种子植物685种,其中野生种子植物193种。盐地碱蓬、柽柳和罗布麻在自然保护区内广泛分布,芦苇集中分布面积达40万亩。区内自然植被覆盖率达55.1%,是中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

不仅仅是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东营的城市湿地也是星罗棋布,河道水系纵横交错,湿地率达到44.7%,被评为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生机勃勃的景象来之不易。近年来,东营先后实施16个湿地修复项目,湿地保护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取得明显成效,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25万亩,连通水系241公里,修复盐地碱蓬、海草床4.7万亩,完成6161公顷互花米草治理,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也迎来了如今富有生态魅力的东营。

特色鲜明 多种产业多点开花

除了黄河入海口,胜利油田的主产区也位于东营,因此,除了“生态之城”,东营还是一座“石油之城”。依托石油,东营培育形成了石化、橡胶轮胎、有色金属、石油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优势产业,不断塑强产业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近年来,东营发力主攻链条经济,优选8个重点产业20条产业链,构建高质量、链群化、开放型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威联化学200万吨/年PX及250万吨/年PTA、利华益集团40万吨/年高性能ABS树脂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脚步加快,化工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炼油,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烯烃芳烃、橡胶轮胎、高端石油装备、功能陶瓷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和先进碳材料产业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

此外,东营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了我国北方规模最大、链条最长、配套最完善的风电装备产业园,正在打造国内知名的锂电基础材料、储能产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智能网联产业等4个百亿级产业链。2023年上半年,东营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5%,居全省第1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7%,居全省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分别居全省第7位、第8位,为全省经济稳大盘、挑大梁作出突出贡献。

盐碱地焕发新生机 特色农产品形成产业集群

“地广人稀”是不少人对东营的第一印象,除了“石油之城”标志性的“磕头机”以外,东营空旷的土地中藏着341万亩盐碱地,因此探索盐碱地现代农业也成为东营谋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5月,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为全国农业领域第5家国创中心,汇聚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48家高校院所、98个专家人才团队,承担实施国家和省重大科研项目59项。黄河三角洲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库也建成运行,筛选培育大豆、藜麦等新品种(系)45个,开展试验示范10万余亩。8个农作物新品种先后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其中,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培育的耐盐大豆品种试种成功,亩产达264.8公斤,创造了耐盐碱大豆品种的亩产纪录。

依托河、海资源,以8万亩黄河口大闸蟹、17万亩海参、42万亩对虾养殖为主导,东营形成了百亿元现代海洋渔业产业集群;以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利津百万只肉羊产业园、3个百万头生猪基地、6个万头奶牛牧场建设为主导,东营还初步形成了百亿元畜牧业产业集群。如今,黄河口大闸蟹品牌价值26.1亿元,黄河口大米品牌价值10.9亿元,黄河口滩羊、黄河口莲藕等系列黄河口农品入选《辉煌的中国》成果展,黄河口大闸蟹、半球小麦粉入选第一批“好品山东”品牌名单。

安居富民 昔日“房台村”变身新社区

今年国庆假期,位于东营市垦利区的杨庙·黄河里正式开门纳客。滩区记忆、果蔬采摘、文创、实践教学……不仅为远近游客提供了休闲、研学的新去处,更能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辐射带动就业500余人,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由11个沿黄行政村组成。上世纪70年代,所辖村群众响应国家建设黄河南展宽工程号召,将家搬迁到临黄堤外侧的避水村台上,为防洪安全和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受各种因素制约,房台村居住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治理服务滞后,群众搬迁改造愿望十分迫切。杨庙社区是市区党委、政府为改善黄河南展区房台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而确定实施的一项“为民办实事”工程,总投资5.6亿元,建设住宅楼82栋、住房1446套、沿街商铺29套,2016年春节前群众全部搬迁入住。近年来,在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基础上,杨庙社区聚焦怎样治理好、服务好、发展好主题主线,着力构建组织、治理、服务、文化、产业、生态等全面融合的幸福家园体系,探索走出“党建统领、高效治理、精细服务、共治共享”乡村振兴新路子,真正实现了群众的“安居梦”“小康梦”,成为沿黄滩区特色新型农村社区创建的典型和样板。

杨庙社区居民的幸福生活,只是一个缩影。目前,东营市建成264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0个村入选美丽村居省级试点;城镇开发边界外7个安置区全部建成,10个村、6424名群众按期入住新居;全市基本实现农村道路“户户通”,行政村光纤改造覆盖率99.4%;25个乡镇全部实现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

截至2022年底,东营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村达到96%;50万元以上村达到30%;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闪电新闻记者 曹宁  报道


相关阅读

  • 关于购房补贴 你关心的事情都在这儿

  • 10月9日,东营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介绍由市住房城建管理局联合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中国人民银
  • 秋天,跟着这8条线路领略大美黄河!

  • 依托“千泉之城”的资源优势,济南市将黄河文化与泉城文化有机融合,积极打造黄河文化IP,策划推出“四季泉城·大美黄河”主题旅游产品。秋天,请跟着这8条线路,欣赏田园风光,感受黄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黔南:畅通农村公路 助力乡村振兴

  • 近年来,黔南州坚持把“全面建设好农村公路、全面管理好农村公路、全面养护好农村公路、全面运营好农村公路”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抓细抓实,全力以赴打
  • 审批再提速,事关诸城项目建设!

  • 项目建设是稳经济、促投资、增后劲的主力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今年以来,市审批局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坚持“拿地即开工”和“五证同发”的“诸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