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西藏昌都波罗乡“木刻古村”:刻出美好生活新图景

日期: 来源:寿光日报收集编辑:寿光日报

新华社拉萨10月29日电 题:西藏昌都波罗乡“木刻古村”:刻出美好生活新图景

新华社记者刘文博、关明辉

一手紧握刻刀,一手托住木板,刀起刀落间,木屑剥落,一件件样式精美、色泽莹润的雕刻成品跃然眼前。在西藏昌都市江达县波罗乡外冲村,“波罗古泽刻版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泽培正在认真指导学徒制作木刻。

2008年,“波罗古泽刻版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60岁的泽培,从12岁开始学习这门古老的技艺,是家中第九代传承人。据泽培介绍,波罗乡的刻版制作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波罗乡是西藏较早开始雕版印刷的地区,主要产地外冲村被誉为“木刻古村”。

波罗刻版制作并不容易,包括切割、晒油、加固等十多道工序。泽培说:“我们一般选用优质的红桦树,必须要耐磨、没有裂缝。正式刻制时,每一个字都必须与模板相对应,不能跑偏、变形。要想雕刻好,需要熟练掌握藏文书法等相关知识。一个字刻坏了,整个作品就毁了。”

曾经的外冲村,因基础设施不完备、木刻工匠分散无组织、手工艺品销路窄,导致非遗技艺传承陷入困境。

掌握这一情况后,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驻村工作队动员组织群众成立木松民族手工艺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援建面积1400余平方米的工作车间,并帮助寻找销售资源。以泽培为代表的传承人也获得了外出学习的机会,经过培训研讨,他们的木刻技艺不断精进。

在多方的努力下,外冲村刻版产业逐渐走向规模化,生产效率大为提高。近五年来,外冲村与社会各界达成的订单总额超过一亿元。

如今,刻版产业已成为外冲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刻版产业年创收200多万元,从事木刻的工人们,每月收入可达6000元。

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拥金卓嘎是从外乡慕名前来学艺的,她告诉记者:“在这里能学到宝贵技艺,收入也不错。刻版工作时间比较自由,可以同时做些其他事情,我很喜欢在这里工作。”

为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外冲村村民正在用刻版技艺制作更多种类的文创产品,尝试开发网上销售的渠道,与藏香等特色产业抱团发展。外冲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宇说:“我们正积极打造‘波罗古泽刻版制作技艺’品牌,以峡谷风情游等项目为支撑,加强刻版遗迹保护,进一步拓展群众增收渠道。”

“村里的房子越建越好,来我们这里旅游观光的人越来越多。很高兴看到刻版制作技艺帮助大家学习到了知识,增加了收入。我要趁着视力还可以,尽可能多教几名徒弟,让村民们能够依靠这门手艺过上更好的生活。”泽培说。

刀木之间,更多的“泽培”们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将木板上的精美图案刻画成现实中的美好未来。


相关阅读

  • 西藏尼木藏纸:承载千年墨香

  • 次仁多杰正在捶捣狼毒草根茎。在拉萨市尼木县,雪拉藏纸以其独特的技艺和品质被列为西藏三大藏纸之一,已有1300多年历史。因其特殊的原料配方,使产品具有虫不蛀、鼠不咬、不腐烂
  • 荥经姜氏古茶参展北京国际非遗周

  •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北京国际非遗周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幕,荥经姜氏古茶作为黑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项目参展。本次活动以“大美非遗,和合天
  • 茌平土陶:一土一器见巧心

  • 孙开开在展示作品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陶是人类第一次从无到有的实验。在双手的作用下,土壤、水、火交织在一起,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实现质的转换。 
  • 潍坊高密|研学体验添乐趣,创意迸发促成长

  • “走进一个基地、体验一个项目、了解一门职业、感受一种文化”,高密市全面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在进一步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非遗精神的同时,多角度展示“两减”
  • 上海市第十三届版画展看当代版画创作

  • 上海是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的诞生地,是中国当代版画的重镇之一。上海版画界有着光荣的传统和独特的坚守,展现出兼容并蓄、多姿多彩的面貌。为赓续百年传承、发扬新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逐季回升 稳步向好 成都经济支撑力有看点

  • 进入生产运营模式,这是行业内首个数字孪生工厂……近段时间,又有一批重大项目不断传来好消息。今年以来,成都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六个一批”专项行动,做实做细项目
  • 104地获得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 新华社济南10月29日电(记者高敬、袁敏)10月28日,生态环境部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济南年会上,发布了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