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王继训 || 痴心,诠释追求的神圣——读《闲影碎语》文稿有感

日期: 来源:淄川融媒收集编辑:淄川融媒

刚过兔年春节的一天早上,我接到朋友马运昌的电话,告诉我他要将多年以来创作和拍摄的文学和摄影作品编辑成册出一本集子,以告慰和报答新的时代及亲朋好友。想让我给他的文稿分类把关,并撰一序言。

我和马运昌相识于15年以前。那时我还在区广播电视局工作,兼任淄川区作家协会主席。运昌当时在淄博光正实业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工作,他的周围有一帮文学爱好者。公司的前身是淄矿集团石谷煤矿。这帮爱好者大都是矿工出身,写了许多煤矿题材的作品,要出一本集子。因了这事找到了我,我责无旁贷地帮助他们修订稿件,设计栏目,推敲书名,并联系出版印刷事宜。几个月后,散发着墨香和浓郁矿山生活气息的25万字的、由马运昌担任主编的、名曰《煤海履痕》的文集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那时我便知道马运昌也是农村孩子,1959年出生在寨里镇西周村,他生命的轨迹竟和我有些雷同,一是生于乡村,二是年龄相仿,三是顶替复工,四是干过工会。文学爱好自然而然的成了生活和工作的“敲门砖”。当工会干事时,他自费买了相机,又刻苦学习摄影艺术,拍摄了大量反映煤矿工人工作生活的作品,以“黑哥”的笔名发表和展出。他自己说,他的真名不如笔名的知名度高,文学和摄影同宗共源,相得益彰,他的这部文稿图文并茂,独具一格。

刚才说了,我与黑哥运昌的经历有些许雷同,从他的《自序》中能看到我旧时的身影。这使我想起了在泥泞沼泽中跋涉的无奈和无助,为缥缈理想奔波的“傻劲”和韧性。现在看来,我和运昌这代人很欣慰当年的那股“傻劲”,记得我骑着自行车到城里邮局的邮箱往《淄博日报》投了稿后,过上几天便又骑自行车到那邮局的报栏前看《淄博日报》副刊有无登载我的作品。今天失望了,明朝又泛起希望,下午又骑车去城里了。那种累并希望着的感觉真好。

运昌那天去我工作室送稿时,我们曾聊到这个话题。他说他从小学时就偏爱作文,好几篇作文被语文老师当范文在班上朗读,赢得了同学们羡慕的目光。正是这些目光,撩拨起他的文学情愫,正是这些目光点燃了他的理想之光,也正是这种理想之光照亮了他的人生之路。那天,运昌还深情地谈起了他因车祸离世的“连襟”,谈起了他因“胶脂脑瘤”早逝的爱妻。他眼含泪花,讲得具体、生动而凄楚。我久久凝视运昌的眼睛,感到这是一个好人,一个纯粹的人,他的心灵一定像他的泪花一样晶莹剔透。

浏览运昌的文稿,使我想起了著名作家唐栋在他的小说《兵车行》中一段话:挫折是最伟大的老师,遭遇是最宝贵的财富,它使人在悬崖峭壁面前看到的不是绝路,而是通往顶峰的阶梯……

运昌的文稿由逍遥有踪、百味记趣、世象采风、追远遣怀、烟火尘事、心泉诵句、文友鉴影七个部分组成,文体有小说、散文、诗歌、通讯、游记。与大家名流相比,他的作品显得稚嫩、拙朴,但他却以独特的视角,多样的遭际,达观的态度,坚定的意志,奉献了十几万字的近乎原汁原味的田园美食,从长短不一的百余篇作品中,能让读者领略和品嚼生活的本真。

他的五篇小说中有一个三万多字的中篇《大山的那边》,以近乎纪实的手法,讲述了一个矿工家庭中两代人的命运。作品通过张小五、张满福以及李俊清、董顺光、国庆五等人物的故事告诉人们,无论黑夜多么漫长,黎明终将会到来,张满福和王玉霞的相亲相爱,展现了苦难生活中的美好与甜蜜。

文稿中50多篇散文涉猎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生活的真善美洋溢在字里行间。如《卖肉》、《伐树》、《开锁》、《理发偶遇》、《我的高中生活二三事》,《石谷煤矿的干火烧》、《从矿工到作家》、《黑子的诉说》、《大山里的表哥》、《俺娘今年八十五》、《节日的牵挂》、《家有小女初长成》、《西周村颂》、《给点阳光就灿烂》等篇什,或写亲情,或颂故乡,或写生活中的趣事,或抒生命中的感悟,每一篇都能引人去思考,给人以启迪。特别是它的《俺娘今年八十五》,曾入选中国煤矿作家协会出版的文集《煤海放歌》。著名作家刘庆邦曾给予很高评价说,这篇文章中的一个细节,我一看就记住了……老母亲对煤炭心怀敬畏,把煤炭神灵化了。老母亲的做法提升了我们的精神境界,使我们对煤炭的认识从物质性的层面上升到了精神性的层面。

另外,运昌文稿中的13篇游记也写得各具特色。如他的《青藏三人行》,4000多字的篇幅把你带进了青藏高原的险峻与神秘。《古风遗韵扑面来》、《春游婺源》、《文峰山》、《我是一只小驴驹》等都会把你推进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境界。他文稿中的28首诗歌中如《今天我要出嫁》、《家乡情愫》、《只要打开心窗又是一道风景》、《七月的颐泽》等会让你眺望希望的田野,感悟作者的情怀。

运昌长期在煤矿工作,从他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出,他用六十多年的岁月打造并拥有了一座比他所在的煤矿还要丰厚的生活矿藏。因此说,他是一位精神的富有者,无论生活中遭遇什么样的悬崖峭壁,他始终当成阶梯去攀登,去领略新的高峰。

运昌在他64岁时将要出版他人生中的第一本文集,他给我送来的厚厚文稿,打理的整整齐齐,有条不紊。我感觉到他对这事的审慎和重视以及藏在内心深处的激动。这让我想起了1996年我筹备出版第一本文集的情形。那年春天开始动议,因初出茅庐,缺少经验,便在朋友的指点下整理稿子,跑书号。不料六月底组织调我到黑旺镇工作,担任副镇长,分管计划生育。这是一件让人忙得七窍生烟的工作,出书的事全得放在业余时间。稿子整完后,开始找人打印排版,设计封面。我给设计者说,一定要有我故乡那座土坯茅屋的图案,因为在我的心目中,那老屋是最为具象的,她就是故乡的化身与象征。设计者对我的意思心领神会,设计的封面我很满意。《面对故乡》的书名应运而生。以后的岁月里,我又出版了四个文集,封面设计也采用了《面对故乡》的设计办法,但始终没有达到那种效果。冥冥之中,我感觉是一种神灵和上苍的使然。因此我非常钟爱第一本文集,以至于在2012年又扩大开本再版了一次。面对故乡,我心潮澎湃。

《闲影碎语》是运昌的首部文集,以后也许会有第二部、第三部,也许一生中独此一部。但无论是何种情况,都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内容大致如此了,形式一定要大气,要有风度,特别是封面,既要贴近生活,又要堂而皇之,因为一本书的封面就像人的衣着、脸面一样重要,既要尊重自己的首创,更要尊重亲爱的读者朋友。

著名作家路遥说过:朋友呀,别忘了故乡,故乡是创作的源泉,精神的皈依……。当然,它所指的是广义的、文学意义上的故乡,我愿以此言与运昌共勉,没有故乡,我们一事无成!

有人说,热爱文学,要俱痴心,我年过花甲五年了,仍痴心不改。从运昌的经历和作品中也看到他也有一颗不老的痴心。让我们为这颗痴心而骄傲,因为,唯此痴心,方能诠释追求的神圣!

作者简介:

王继训,山东淄博淄川人,中共党员,副高职称。曾在乡镇、区直部门工作、任职多年。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理事。在《山东文学》《时代文学》《当代小说》《散文百家》《农村文艺》《中外天地》《大众日报》《联合日报》等报刋发表小说、散文等作品近百篇,约40万字。出版《英雄本色》《面对故乡》《红黑变奏》《王继训中篇小说集》《故乡礼赞》文集专著5部,约150万字,获省、市级奖励9次。


相关阅读

  • 手上长水疱了?别抓!去治!

  •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陈双 王鑫“不怎么痒了!还好赶在中考前恢复了,要不然就麻烦喽……”6月15日,即将走上中考考场的小添在母亲的带领下,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
  • 黄永玉的外公,竟是“宁波知府”?

  • 黄永玉画的荷花。据央视新闻消息,我国著名画家黄永玉于6月13日凌晨辞世,享年99岁。1924年,黄永玉出生在湖南常德,在出生几个月后,父母便将他带回凤凰养育。他在中国当代美术界具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松雅湖酷跑 点亮星沙经济新“夜”态

  • 发令枪响起,跑步爱好者们正式开跑。活动主办方供图星沙时报讯(记者 林正茂 嵇田利)华灯初上,松雅湖畔流光四溢,市民夜跑的身影化作一道靓丽的风景线。6月15日晚,“荧光酷跑·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