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来源:复旦大学收集编辑:复旦大学
会议共持续两天,15位来自文物、博物馆学、建筑规划、社会学、传播、旅游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就活态遗产的价值内涵、实践经验、矛盾问题、发展对策等主题进行发言,展开专题研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主任周俭进行会议总结。会议期间,楼上村小学生为国内外嘉宾进行现场“国保”文物点讲解,引发热烈反响与讨论。这也是过去两三年间,复旦文化遗产团队持续在楼上村开展社区遗产教育的成果体现。在楼上村之前,与会嘉宾于24至25日先后至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大利村、黎平县地扪村进行现场会议,并在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专家工作站举办了“国际生态博物馆理念与中国本土化实践”主题讨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曹兵武、南开大学黄春雨、阮仪三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平遥研究中心主任冀太平、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馆长任和昕等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生态博物馆的中国实践与未来发展进行深度研讨。
贵州是我国生态博物馆实践的“起源地”,丰富多样的传统村落也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活态遗产之一。复旦大学长期致力于贵州遗产实践,与贵州省文物局在乡村遗产、生态博物馆等领域有长期合作关系。会议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地扪基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楼上基地”以及“复旦大学乡村遗产教学实习暨乡村振兴教育实践基地”正式揭牌。此次两地共同办会,搭建活态遗产交流平台,为进一步推动高校与地方携手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责编|章佩林
编辑|马铭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