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闻玉梅院士详解科学家精神!今天,复旦又一全国教育基地亮相

日期: 来源:复旦大学收集编辑:复旦大学

 

“科研的核心是创新,科研的道路是勤奋,科研的态度是求实,科研的目的是为人民。”今天(9月16日)下午,复旦大学基础医学学科周启动之际,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病原生物科学馆)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揭牌仪式上,以自己凝练的四句格言解读科学家精神的内涵。

仪式现场,闻玉梅,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上海市科协副主席陈馨,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病原生物科学馆建设捐助方、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庄菁雄共同为基地揭幕。

什么是科学家精神?

闻玉梅院士这样说

科学家精神是什么?一代代上医人如何塑造和传承好科学家精神?闻玉梅说,科学家精神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孜孜不倦揭露事物本质的探索精神,其次是不畏艰难、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实践精神,第三是大公无私、与人为善、热爱人民的奉献精神。

仪式现场,闻玉梅分享了上医病原学科前辈、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专家汤飞凡以身试毒,成功分离出沙眼衣原体从而战胜沙眼疾病的故事,而他的老师林飞卿则在战争时期探索创新,用黄豆汤代替牛肉汤培养细菌。这些举动,都体现了科学家精神,“科学家之爱是一种‘广谱’的爱,是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深沉的爱。”

闻玉梅直言,基地的面积并不大,可以说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尽管如此却成为了上海市去年和今年入选的18个项目中的唯一一个医学类基地,这与复旦上医病原人百年来的接力传承息息相关。“一代代科学家就是领路人和火炬手,应该把火炬代代相传,将科学家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我相信科学家精神是世代相传、永无止境的。我是一名老兵,也是新兵。希望我们大家能在前人基础上,努力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闻玉梅说。

珍贵史料、人机交互……浓缩百年学科发展,展示复旦上医病原人耕耘历程

医学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坐落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星楼,包括主展区(病原生物科学馆)、大厅展区和实验室文化区,设有网上数字馆。展馆通过老物件陈列、历史照片等形式记录下病原学科悠久的历史传承,从汤飞凡、林飞卿等前辈建立和发展病原生物学系,到闻玉梅创建重点实验室,至今已近百年。

2023年1月,病原馆及数字病原馆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病原馆建设注重把整个实验室工作空间和文化建设融合,将科学普及与教育融合,将历史传承和现实工作融合,汇聚上医病原学科近百年历史文化,发掘和保存学科和系室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力量。

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经过充分发掘利用,最终建设成复星楼地下一层约100平米的病原生物科学馆,复星楼大厅的活动展区,2到4楼的实验室文化工作相融合的空间。

展馆以珍贵标本、经典影像,显微切片等传统形式,与人机交互、裸眼3D等现代化方式有机结合,把一个个微观世界场景显示出来。这里记录着病原学科以闻玉梅、袁正宏等为代表的几代专家潜心研究乙肝病毒致病机理的历史,记录着发现全球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分离和建立上海首株新冠毒株等光辉时刻,更可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防治寄生虫病、制备实物标本背后的科学故事。在为参观者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展馆将科学家精神巧妙融入生动的材料之中,为全面育人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2023年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认定名单,复旦大学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病原生物科学馆)入选。

袁正宏表示,病原馆的投入使用,既是近年来复旦上医学科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也是对弘扬科学家精神、彰显上医治未病理念的生动诠释。通过梳理学科建设和实验室的发展史、奋斗史、奉献史,复旦上医为教育基地和病原馆建设奠定了基础,为弘扬和丰富科学家精神提供了养料。

将基地建设与“文化校历”学科周结合,弘扬科学家精神

“一代代复旦科技工作者在长期艰苦奋斗中凝聚起追求真理、科研报国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宝贵丰富的科学家精神资源。”裘新指出,学校要以此为契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建设好这块宣传阵地、育人基地、文化高地,把基地建设和“文化校历”项目、“学科周”系列活动结合起来,加快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尊重创造、创新报国的浓厚氛围,为建设科技强国汇聚澎湃动力。

作为学校“文化校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医学院主办的“医学之基 创新未来”基础医学学科周也于今天拉开序幕。

除教育基地揭牌仪式作为首场活动外,还有一系列高质量的学术报告、科普活动、实验室开放活动、学生学术交流活动以及基础医学学科成就展等安排。繁荣的学术文化及浓厚的学术氛围,将为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研创新等构建起营养丰富的发展“土壤”。

复旦大学提炼大师精神、深挖文化内涵,打造精神家园,形成一系列展现复旦学脉、承载复旦精神、丰富复旦文化、凝聚复旦力量的重要载体。2021年落成揭幕的玖园爱国主义教育建筑群,去年入选首批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下一步,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病原生物科学馆)将以“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揭牌为契机,发挥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形成全方位、多元化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高地。

来源丨医学宣传部、校融媒体中心

文字丨张欣弛、殷梦昊

摄影丨唐吉云

视频丨王玥

责编丨章佩林

编辑丨汪简

相关阅读

  • 黑土之声|追光 发光

  • 第十一届“龙江楷模”发布仪式9月15日举行。获奖者功绩卓著,深孚众望,值得鲜花和掌声!本届“龙江楷模”心系“国之大者”,贡献各有千秋。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
  • 纪念铁人百年诞辰主题征文选登丨追光

  • 小时候,铁人精神是标语,是图片,是故事,也是父亲油迹斑驳的红色工服和布满泥土的黑靴子。求学时,铁人精神在一次次的野外地质实习中直观地体现在一些身临其境、具体可感的细节。工
  • 清河镇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会

  • 为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近日,清河镇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会,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
  • 麦肯锡的5堂课,助你成为更优秀的数据科学家

  • 编者按:成为一名优秀的数据科学家需要具备哪些“软技能”?本文来自编译,希望对您有所启发。数据科学是近年来最热门的领域之一,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加入竞争,争夺顶级公司数据科学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这份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倡议从乌鲁木齐发出

  •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赵西娅报道)9月15日,《2023亚欧博览会·教育国际论坛乌鲁木齐倡议》发布。  倡议内容聚焦拓展教育国际合作平台、提升国际合作办学水平、推进
  • 14国专家在汉探讨通识教育发展

  •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16日讯 9月15日—16日,由武汉商学院承办的第五届通识教育与当代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武汉举行。会议围绕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国际视野拓展、通识教育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