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来源:中国城市报收集编辑:中国城市报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
身穿青蛙服,手提着一群“小青蛙”,脖子上挂着收款二维码游走于大街小巷……
因蠢萌造型和有趣互动,卖崽青蛙火了。但这些网红青蛙也城市管理带来了新挑战。
最近,一只卖崽青蛙在上海现场被褪去“蛙皮”的消息冲上热搜。
不少网友评论:“这大热天在上海穿成这样,也真是不容易,多些包容吧。”该评论一出获得4万多点赞量,网友对“卖崽青蛙”的同情可见一斑。
但上海市城管执法局有关负责人刚刚给出了这样的最新回应:“卖崽青蛙”的行为虽是一种新业态,但性质上仍属于“擅自兜售物品”,必然要面临相应的监管。
对于“卖崽青蛙”这样的情况,一般会采取审慎监管、柔性执法。
青蛙“被蜕皮”的不止有上海。据网友消息,今年3月和4月,在浙江的杭州和宁波分别有卖崽青蛙受到处罚:
3月6日,杭州一只“卖崽青蛙”被城管抓住,城管让其“面壁思过”。
今年4月,宁波海曙区交警正在路口执勤,发现有人穿着“网红蛙”的人偶服,骑着电动自行车出行,交警将其拦下,发现骑车的是一名男子没有佩戴安全头盔,于是交警对其违法行为处以20元罚款之后,男子在交警教育下将头套摘下,佩戴好安全头盔后骑着电动自行车离开。
小编认为,城市管理包括许多接地气又有烟火气的内容。新业态经济形式的放开,并不是无序放开、一放了之。如果不是在划定区域范围内沿街兜售、设摊的,将予以制止,严格禁止无序设摊、擅自跨门经营。
近年来,各地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提倡并施行“柔性执法”,已成为普遍潮流。其实质是转变城市管理方式,管理理念变堵为疏,执法方式变刚为柔,用疏导换来群众舒心。
“柔性执法”不仅减少了现场矛盾,规范了市容秩序,也更容易被执法对象和市民接受,实现既顾城市“面子”又保摊贩“肚子”。
正如有网友指出的,城市管理也有法规,可爱的“外表”下也要有守法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