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8日,江苏经济报全体在职党员赴常州溧阳市开展党支部联学共建活动,并在企业和农村进行调研采访,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往深里学、往心里走、往实里干,力求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报社各项事业发展的力量。
7日下午,支部党员首先来到江苏沙河抽水蓄能发电有限公司与该公司党总支开展道德讲堂暨联学共建活动。活动中,全体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并观看了题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党课,4位党员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享了树立党员标杆的心路历程。
在总结发言环节,江苏沙河抽水蓄能发电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丁纯林,江苏经济报社党支部书记、社长、总编辑吴剑飞,江苏国信集团工会联合会主席、党群工作部部长、机关党委书记王世成分别进行总结讲话。
全体党员在沙河电站考察学习中了解到,沙河电站是江苏省第一座、全国第十二座抽水蓄能电站。其上水库利用山势人工开挖、筑坝形成,约每4立方米的水可发1度电,且安全稳定可靠。下水库则直接利用原有的沙河水库(即天目湖),节约了建设成本。沙河电站可为江苏电网提供可靠的调峰及紧急事故备用电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江苏电网的供电质量,被形象称为江苏电网的“充电宝”。在电站100多名共产党员红色党建引领下,电站在防汛迎峰、抗击疫情、技术改造、安全生产等多个考验关口交出了圆满的答卷。
近几年,依托天目湖等旅游资源,溧阳的美丽乡村建设成绩亮眼,天目湖镇桂林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里也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我省首个“乡村振兴观察点”。 8日上午,全体党员来到这里进行学习、观摩。走在桂林村青砖黛瓦错落有致的民居里,会发现咖啡屋、披萨店、露营场地及音乐酒吧点缀其间,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人气颇旺。
这样一座美丽乡村成功的秘诀在哪里?桂林村党委书记许浩生道出其中的关键答案。据介绍,茶产业和文旅产业已成为这里的支柱产业。6000亩茶园创造出了1亿元的茶叶年销售额,村集体将村内闲置空房、村集体建筑改造成民宿及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带动村民就业,提高村民增收,桂林村民自发经营的乡村旅游业态有180多家,美丽乡村打造出美丽经济。
吴剑飞在与桂林村党总支交流时表示,桂林村的发展成就再次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真谛。桂林村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筑牢工作“主心骨”,描绘出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画卷。未来,江苏经济报将利用宣传平台优势持续为桂林村乡村振兴赋能。交流座谈结束后,江苏经济报社党支部与桂林村党总支开展了“美丽乡村采风点”党建联盟共建结对仪式。
通过此次联学共建活动,报社全体党员备受鼓舞,将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求实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报社转型发展的强劲动力。
江苏经济报记者 潘一嘉 周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