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清明,江苏盐城五条岭烈士陵园迎来参观瞻仰、祭祀扫墓的小高峰,这也是“守墓人”卞康全一年中最忙的时候。
3月22日,蒙蒙细雨,天气清冷,卞康全照例早早来到陵园,擦拭墓碑、整理绢花、清扫垃圾……这样的巡陵工作他每天来来回回进行很多遍,给长眠于此的烈士一个干净整洁、庄严肃穆的安息环境。尽管日复一日重复这样的工作,但面对墓碑的卞康全仍然不能平静,他说:“这是庄重,也是礼敬。”
五条岭烈士陵园长眠着盐南阻击战中华东野战军11、12纵2000多名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以及“慰烈工程”迁至陵园的近千名英烈。由于当时战事频仍,条件所限,烈士的遗体只能以叠葬的方式匆匆安放在挖好的五条40多米长的坑槽内,覆土成岭,民间称其为“五条岭”。2009年建烈士陵园,并迁周边烈士散墓入园安葬。
五条岭上的青草76年荣枯,从祖辈、父辈再到卞康全,为烈士守墓的接力棒薪火相传,前后已历76年。2010年,卞康全被政府正式聘为五条岭烈士陵园的管理员,他把全部身心融入陵园中,拔草、添土、守墓,等待着烈士的亲人。可他们的亲人什么时候才会来?卞康全不知道,所以他从早到晚,年节不休,风雨无阻,几乎都守候在陵园,他说:“不能让前来寻亲的人跑空。”
现在清明临近,随着前来祭拜扫墓的烈士亲属以及瞻仰凭吊的机关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员工、中小学生和广大群众日益增多,卞康全变得更加忙碌,巡陵、添土、联络、祭扫、接待、讲解,经常忙得半天都喝不上一口水。往年,卞康全在清明前后10多天时间要先后接待烈士亲属及参观人员150多批,来电委托他代为祭扫的烈士亲属更多,他逐一记录下大家的需求和重要事情,多年来,卞康全早已养成记日记的习惯。
比如,“淮安涟水周美仁烈士的侄儿打电话来告知,他们于3月21日来陵园祭拜前辈。”
安徽淮南王锦舟烈士侄孙女程东友来电请卞康全帮忙拍摄田家坎阵地战牺牲地的照片,卞康全于百忙中趁间隙去寻找并拍摄。他在日记本中记录原委,并写道:“75年后的田家坎真是沧桑巨变,现在是禾稼青青,我也只能到田家坎那个地点拍些照片以交作业。”
烈士邵广宏的侄儿邵同华一家三代五口人前来祭拜,最小辈女孩将绢花单手放在墓上,便结束了祭拜。为了表达对烈士的敬仰,卞康全郑重地为他们讲述了五条岭故事,并引导他们重新行祭拜礼。他以《三代 四拜 十二躬》为题记录下当天的事情,并在文章最后写道:“今天陪着三代祭祀四次,鞠了十二躬,孩子们懂礼了,我也高兴了。”
安徽省全椒县年近花甲的王茂祥老人前来寻找二父王崇业(叶)烈士,因无法确知王崇业(叶)烈士墓地,卞康全对此深表遗憾,他写下:“我们面对一块块无名烈士墓碑,不知道哪一块是您的,但每一块碑又都是您,我们祭拜您、缅怀您,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
这一篇篇日记,记录的不仅是卞康全守墓的寻常小事,字里行间也承载着他对红色历史的铭记、对烈士精神的传承以及对未来勇毅前行的信心。如今,这样的日记本已有20本,都被他郑重珍藏在一只红色皮箱里。
五条岭似乎早已成为卞康全的心灵归处,他变得和祖父、父亲一样,离不开这里。不论是日记本、登记簿、烈士遗物,还是参观者敬献花篮上的挽联、退回的寻亲信……与这里相关的一切,都被他用一个个纸箱、行李箱分类收好,小心翼翼珍藏家中、悉心保存。
一座烈士陵园,一种平凡坚守,卞康全心守护的是被他称为亲人的人。这些年,卞康全先后被评为“盐城好人”“江苏好人”“中国好人”……他说,能为烈士守护陵园,是他最自豪的事,这才是他最高的荣誉,他会一辈子守护好这些为人民而牺牲的英烈。(撰稿丨陆荣春 尹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