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之兄友弟恭

日期: 来源:华夏文化促进会收集编辑:华夏文化促进会

按:《诗说中国》是首部以古诗及注论形式总结和致敬中华民族众多圣贤豪杰的著作,是为了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用古诗概括、歌咏中华民族历代圣贤的生平事迹及其精神风貌,融文史哲于一体,显精气神于一言,唯愿广大青少年通过诵读后烙印于心,得圣贤精神滋养、贯通中华文脉、鼓舞华夏儿女大步前行,慎终追远以继往开来,与古今贤哲一道,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此诗由国画家巩永孝绘制《孔融让梨兄友弟恭》诗意图。本文选自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中国精神之礼义三百图》,由著名文化学者张红星教授注解。全书365篇内容将陆续发布,每幅图之命名均为相关成语。


甲申岁读史怀孔融五律

年少而知让,临危敢力争。

仁声高北海,谈笑坐围城。

酒醉八方客,哀时百感生。

不能平乱世,以死敬英名。



黄德劲先生诗评:


四岁便能让梨的孔融,自幼便有异才,一生极富传奇。彬宇先生怀孔融五律,用极简省而高超的文字,白描以述,呈现了一位有才有胆有情有义有血有肉,且有个性有傲骨的儒家名士。“酒醉八方客,哀时百感生”一句,化俗成金,对仗工整,读来意蕴悠远,可谓点睛妙语。


《后汉书·郑孔荀列传》: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七世祖孔霸,为汉元帝师,官至侍中。父亲孔宙,太山都尉。


孔融是圣人之后,门庭高贵,生活优裕。毫无疑问,优秀的基因与良好的教育,让孔融少负奇才,不同凡响。


年少而知让,临危敢力争


彬宇先生五律的首联,便道出了孔融性格中的两大闪光点:


第一,知礼知让。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后汉书·郑孔荀列传》李贤注“《融家传》曰:‘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孔融在兄弟七人中排行第六,四岁的时候本该是争来抢去的时候,可是孔融竟然知道将大的梨让给哥哥,小的留给自己。天赋秀气与知书达礼,深入骨髓。


对兄弟知“悌”,对父母则知“孝”。“年十三,丧父,哀悴过毁,扶而后起,州里归其孝。” 孔融十三岁时,父亲孔宙去世,孔融因为太过悲伤,以致要有人扶才能站起来,州里人因而众口称赞他的孝行。


第二,有胆有识。《论语·子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孔融正是如此,孝悌忠义与胆识,体现在知大义,识大体,不畏惧,敢力争上。《后汉书·郑孔荀列传》:


山阳张俭为中常侍侯览所怨,览为刊章下州郡,以名捕俭。俭与融兄褒有旧,亡抵于褒,不遇。时融年二六,俭少之而不告。融见其有窘色,谓曰:“兄虽在外,吾独不能为君主邪?”因留舍之。后事泄,国相以下,密就掩捕,俭得脱走,遂并收褒、融送狱。二人未知所坐。融曰:“保纳舍藏者,融也,当坐之。”褒曰:“彼来求我,非弟之过,请甘其罪。”吏问其母,母曰:“家事任长,妾当其辜。”一门争死,郡县疑不能决,乃上谳之。诏书竟坐褒焉。融由是显名,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齐声称。州郡礼命,皆不就。


此一段文字,特别彰显了“孔门”——不止是孔融的“见危致命”,担当精神。山阳张俭为中常侍侯览所仇视,由此被州郡追捕。他与孔融的兄长孔褒有旧交,因此避难到孔家。当时孔褒不在而孔融在家,张俭不愿意困境告知尚且年幼的孔融。但敏感的孔融看出了张俭的窘色,便说:“我的兄长虽然在外面,我就做不了主吗?”把张俭收留了下来。后来事情泄露,张俭脱身了,孔融和孔褒都被抓了起来。此时一家人的表现如何呢?


孔融和孔褒争相承担罪名,孔融说这事是我干的,当然我来担责;孔褒则说张俭是来求的我,和我弟弟没关系,当然我来担责。没办法,办案的官员便去问他们的母亲。孔家老母的话则更加让人肃然起敬:


“我是一家之长,当然由我来承担责任。”


“一门争死”!这是什么样的精神!与见利忘义不顾廉耻之徒,缩头缩脑明哲保身之辈,差别何止霄壤!

最后诏书还是定了孔褒之罪,但是孔融因此而名声大彰,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齐名,州郡以礼任命,根本不去。其实在此之前,孔融已经名声在外了。


孔融十岁的时候,跟父亲到了京师。当时河南尹李膺(字元礼)以简重自居,不随便接见士大夫及宾客,严令不是当世名人或通家之好,不予接待。孔融很想看看李膺是怎样一个人,有意去敲门说:“我是李君通家子弟。”守门人告诉李膺,李膺好奇请孔融相见问道:“君之祖父曾与我有交情吗?”孔融说:“是的。先人孔子与您先人李老君同德同义,又为师友关系。我孔融与您老自然是累世通家了。”一语惊四座,无不赞叹。太中大夫陈韪后到,在坐的人把这件事告诉了陈韪。陈韪说:“噢,人小的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有大用。”孔融接着便说道:“照您这么说,莫非您小时也挺聪明吗?”李膺闻之大笑:“高明必为伟器。”赞扬孔融将来一定会大有出息。


《世说新语·言语》亦有记载: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孔融后来受到司徒杨赐征召,成为司徒掾属。当时正在暗暗察访官僚中的贪污之人,准备予以贬谪罢免,孔融检举的多为宦官的亲族。朝中尚书害怕得罪宦官,召孔融等司徒属官诘问斥责,孔融陈述宦官子弟罪恶,毫不隐讳。


后来,孔融又被征为司空掾属,授为北中军候。在职三天,转任虎贲中郎将。正逢权臣董卓总揽朝政,想要废掉汉少帝刘辩。孔融与董卓力争,言辞激烈,常有匡正时议的言论。孔融之“临危敢力争”,由此可见一斑。老贼董卓自然怀恨在心,将孔融转任议郎,随后又暗示三府(太尉、司徒、司空)举荐孔融到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国(治今山东昌乐西)为国相。


董卓的居心何其险恶!因为孔融名声太大,自己动手有所忌惮,所以玩了这招借刀杀人。


仁声高北海,谈笑坐围城


才胆俱备的孔融并没有被董卓的阴招所害,相反在北海收获了巨大的赞誉,仁声远播。《后汉书·郑孔荀列传》:


融到郡,收合士民,起兵讲武,驰檄飞翰,引谋州郡。贼张饶等群辈二十万众从冀州还,融逆击,为饶所败,乃收散兵保朱虚县。稍复鸠集吏民为黄巾所误者男女四万余人,更置城邑,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郑玄、彭璆、邴原等。郡人甄子然、临孝存知名早卒,融恨不及之,乃命配食县社。其余虽一介之善,莫不加礼焉。郡人无后及四方游士有死亡者,皆为棺具而敛葬之。


以孔融的聪明,绝对不会不明白董卓那点弯弯绕。但是“艺高人胆大”的他毫不畏惧,迎难而上。到北海后召集士民,聚兵讲武,又亲写书札,与各州郡声气相通,联手作战,竟然敢于迎头逆击二十万黄巾军!结果被贼首张饶所败,“乃收散兵保朱虚县”,收集散兵游勇,力保朱虚县。


在此期间,孔融更是干了一些在“战乱时期”根本不可能做的事情:感化被黄巾所蛊惑的男女四万多人,设城邑,建学校;大力提倡儒术,荐举贤良郑玄、彭璆、邴原等。


对待北海人,就算只有一点微小的善行,也都以礼对待。甄子然、临孝存等人,有名气,死得早,孔融以没有见到为遗憾,命令配食县社。国人没有后代及四方游士有去世的,孔融都帮助安葬他们。时人称为“孔北海”。


孔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儒圣后人的道德风范。


后来黄巾军又侵入北海,孔融出屯都昌,被管亥围困。当时东莱太史慈奉母命援助孔融,并冒险为他突围求救于平原相刘备(平原距北海不算远,也属于青州)。史载刘备吃惊地说:“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邪!”于是他发精兵三千随太史慈前往救孔融。黄巾军听说孔融救兵到,随即解围散。《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对此有精彩描述:


忽报黄巾贼党管亥部领群寇数万杀奔前来。孔融大惊,急点本部人马,出城与贼迎战。管亥出马曰:“吾知北海粮广,可借一万石,即便退兵;不然,打破城池,老幼不留!”孔融叱曰:“吾乃大汉之臣,守大汉之地,岂有粮米与贼耶!”管亥大怒,拍马舞刀,直取孔融,融将宗宝挺枪出马;战不数合,被管亥一刀,砍宗宝于马下。孔融兵大乱,奔入城中。管亥分兵四面围城,孔融心中郁闷。糜竺怀愁,更不可言。


次日,孔融登城遥望,贼势浩大,倍添忧恼。忽见城外一人挺枪跃马杀入贼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直到城下,大叫“开门”。孔融不识其人,不敢开门。贼众赶到壕边,那人回身连搠十数人下马,贼众倒退,融急命开门引入。其人下马弃枪,径到城上,拜见孔融。融问其姓名,对曰:“某东莱黄县人也,覆姓太史,名慈,字子义。老母重蒙恩顾。某昨自辽东回家省亲,知贼寇城。老母说:‘屡受府君深恩,汝当往救。’某故单马而来。”孔融大喜。原来孔融与太史慈虽未识面,却晓得他是个英雄。因他远出,有老母住在离城二十里之外,融常使人遗以粟帛;母感融德,故特使慈来救。


当下孔融重待太史慈,赠与衣甲鞍马。慈曰:“某愿借精兵一千,出城杀贼。”融曰:“君虽英勇,然贼势甚盛,不可轻出。”慈曰:“老母感君厚德,特遣慈来;如不能解围,慈亦无颜见母矣。愿决一死战!”融曰:“吾闻刘玄德乃当世英雄,若请得他来相救,此围自解。只无人可使耳。”慈曰:“府君修书,某当急往。”融喜,修书付慈,慈擐甲上马,腰带弓矢,手持铁枪,饱食严装,城门开处,一骑飞出。近壕,贼将率众来战。慈连搠死数人,透围而出。管亥知有人出城,料必是请救兵的,便自引数百骑赶来,八面围定。慈倚住枪,拈弓搭箭,八面射之,无不应弦落马。贼众不敢来追。


太史慈得脱,星夜投平原来见刘玄德。施礼罢,具言孔北海被围求救之事,呈上书札。玄德看毕,问慈曰:“足下何人?”慈曰:“某太史慈,东海之鄙人也。与孔融亲非骨肉,比非乡党,特以气谊相投,有分忧共患之意。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告,危在旦夕。闻君仁义素著,能救人危急,故特令某冒锋突围,前来求救。”玄德敛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乃同云长、翼德点精兵三千,往北海郡进发。


惺惺相惜是英雄,难得相投是意气!刘备为孔融解了围,也打响了自己的名头。

此时势力最强大的是袁绍和曹操,但孔融并不想附从于他们。有人劝孔融“有所结纳”,但孔融心知袁绍、曹操最终会图谋汉室,故不想与他们合作。“左丞祖者,称有意谋,劝融有所结纳。融知绍、操终图汉室,不欲与同,故怒而杀之。”他甚至一怒之下,直接把提出建议的人斩杀了。


同时,孔融也没有与公孙瓒、田楷、陶谦等联合,成为一个鹤立鸡群的儒者,孤独地坚守着自己的立场,在东汉末年群雄混战的状态下独树一帜,独具一格。


因败于黄巾军,孔融不得已弃郡而去,来到徐州。徐州与北海相邻,孔融避往该地较为方便,另外当时的徐州牧陶谦也愿意收留他。也就在这一年,兖州牧曹操进攻徐州,陶谦形势一度颇为危急,后来因吕布、张邈占领兖州大部曹操才不得不撤军。同年陶谦去世,那时孔融曾劝刘备继领徐州,不必过多顾虑对徐州有野心的袁术:


“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与能,天与不取,悔不可追。”


大概是作为回报,兴平二年(195),刘备上表让孔融领青州刺史。于是孔融又回到青州北海。建安元年(196),袁绍派其长子袁谭攻青州。战斗从春季持续到夏季,孔融所部将士仅剩余数百人。不过在“流矢雨集,戈矛内接”的情况下,孔融仍“隐几读书,谈笑自若”。


结果“城夜陷,乃奔东山,妻、子为谭所虏。”后来城夜陷,孔融独自脱险,其家属都被袁谭俘获。孔融在青州前后不到七年,终失地而去,此后再未回任该州。


“融负有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在青州任职期间,孔融缺乏深谋远虑,且又不善征战,但仍能得人死力。当他受困于黄巾军时,不仅太史慈曾经冒险为他突围求援,汉末著名经学家郑玄唯一的儿子、曾被他举为孝廉的郑益恩也“赴难陨身”。


酒醉八方客,哀时百感生


鼎鼎大名的巨星孔融,爱才乐交,如同给了自己高度评价的李膺一样,日日宾客盈门。《后汉书》有一段很高的评价:


岁余,复拜太中大夫。必宽容少忌,好士,喜诱益后进。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与蔡邕素善,邕卒后,有虎贲士貌类于邕,融每酒酣,引与同坐,曰:“虽无老成人,且有典刑。”融闻人之善,若出诸己,言有可采,必演而成之,面告其短,而退称所长,荐达贤士,多所奖进,知而未言,以为己过,故海内英俊皆信服之。


孔融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提携后进。即便是在屡被弹劾,退居闲职的时候也是如此。面对每日来来往往的宾客,孔融最大的感慨是:家里常能高朋满座,酒杯不空,我就没有什么可以忧虑的了。


其间其实透露了孔融的两个梦想:第一,天下能够太平安乐;第二,人才可以得到重用。然而在当时群雄争霸,一片混乱的时局下,这样的梦想何其奢侈,怎么可能?


同样是大名士的蔡邕是孔融的好朋友,但不幸死于狱中。有个虎贲士长得和蔡邕有几分相像,孔融每次喝酒喝高兴了,便招他来与自己同坐,说:“虽然没有了老相识,好在还有你这个虎贲在,这就足以让我高兴了。”


孔融听说有人有善行,就会好像是自己做的一样,有些建议他觉得是可采纳的,就一定会代为转达。还会当面告诉人家所不足的地方,同时也会称赞对方的长处。推荐贤士,奖励进取。如果有他知道的人才,但是却没有上报,孔融就会认为是自己的过错,所以海内的英才,大都很信服他。


多么爽朗可爱而又让人温暖的人物!一颗忧国忧世之心,一有机会便会爆发出来,如日出草长,如利剑扬锋,“哀时百感生”,难抑报国情。


孔融在曹操控制下的朝廷,也从不做“尸位素餐”者,史载“每朝会访对,融辄引正定议,公卿大夫皆隶名而已”。孔融是朝廷上的意见领袖,其他人形同虚设,挂名而已。有几件事,可以看出孔融“哀时客”的拳拳之心:


第一,坚决反对恢复肉刑。“末世陵迟,风化坏乱,政挠其俗,法害其人。故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而欲绳之以古刑,投之以残弃,非所谓与时消息者也。”他认为当时的犯罪现象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因为“政挠其俗,法害其人”“上失其道”。提出“且被刑之人,虑不念生,志在思死,类多趋恶,莫复归正。夙沙乱齐,伊戾祸宋,赵高、英布,为世大患。不能止人遂为非也,适足绝人还为善耳。”


肉刑并不能使人改过向善,反而使他们趋于为恶。“虽忠如鬻拳,信如卞和,智如孙膑,冤如巷伯,才如史迁,达如子政,一离刀锯,没世不齿。是太甲之思庸,穆公之霸秦,南睢之骨立,卫武之初筵,陈汤之都赖,魏尚之守边,无所复施也。汉开改恶之路,凡为此也。”也就是说好人也有可能受到肉刑,而这种刑罚对他们造成的伤害是以后无法弥补的。最后得出结论“故明德之君,远度深惟,弃短就长,不苟革其政者也”。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没有恢复肉刑。


第二,坚决反对朝廷加礼。《后汉书》:


初,太傅马日磾奉使山东,及至淮南,数有意于袁术。术轻侮之。遂夺取其节,求去又不听,因欲逼为军帅。日磾深自恨,遂呕血而毙。及丧还,朝廷议欲加礼。融乃独议曰:“日磾以上公之尊,秉髦节之使,衔命直指,宁辑东夏,而曲媚奸臣,为所牵率,章表署用,辄使首名,附下罔上,奸以事君。昔国佐当晋军而不挠,宜僚临白刃而正色。王室大臣,岂得以见胁为辞!又袁术僭逆,非一朝一夕,日磾随从,周旋历岁。《汉律》与罪人交关三日已上,皆应知情。《春秋》鲁叔孙得臣卒,以不发扬襄仲之罪,贬不书日。郑人讨幽公之乱,斫子家之棺。圣上哀矜旧臣,未忍追案,不宜加礼。”朝廷从之。


太傅马日磾奉命出使山东,到了淮南时,多次有求于袁术,袁术于是轻视侮辱他,夺走他的符节,又不准他离开,还要强迫他任军师。马日磾忧愤至极,呕血而死。朝廷想加以礼葬,孔融发表了不同意见,认为马日磾以上公之尊,钦差大臣的身份去处理地方政务,却被讨好奸臣,依附下级,欺骗朝廷,奸诈事君,这是不应该的。朝廷不追究责任就罢了,还要奖励他,怎么说得过去呢?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


第三,坚决维护朝廷尊严与礼仪。《后汉书》:


是时,荆州牧刘表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遂乃郊祀天地,拟斥乘舆。诏书班下其事。融上疏曰:窃闻领荆州牧刘表桀逆放恣,所为不轨,至乃郊祭天地,拟仪社稷。虽昏僭恶极,罪不容诛,至于国体,宜且讳之。何者?万乘至重,天王至尊,身为圣躬,国为神器,陛级县远,禄位限绝,犹天之不可阶,日用之不可逾也。……


当时,荆州牧刘表不向朝廷进贡,做了不少逾越法度不安本分的事情,还郊祀天地,礼仪拟指君主。朝廷下诏把他的行为宣示天下,孔融上疏认为应当隐瞒郊祀这件事,来维护朝廷的脸面。


建安五年(200年),南阳王刘冯、东海王刘祗相继逝世,献帝哀痛他们早逝,想为他们规定四时祭祀,为此先询问孔融意见。孔融回答说:


圣恩敦睦,盛时增思,悼二王之灵,发哀愍之诏,稽度前典,以正礼制。窃观故事,前梁怀王、临江愍王、齐哀王、临淮怀王并薨无后,同产昆弟,即景、武、昭、明四帝是也,未闻前朝修立祭祀。若临时所施,则不列传纪。臣愚以为诸在冲龀,圣慈哀悼,礼同成人,加以号谥者,宜称上恩,祭祀礼毕,而后绝之。至于一岁之限,不合礼意,又违先帝已然之法,所未敢处。


意思是说,陛下仁厚,感慨变化而增加思念,哀悼二王的魂灵发布哀怜的诏章,考查审度从前的典章制度,订正礼制。臣看前代梁怀王、临江愍王、齐哀王、临淮怀王都死而无后代,同胞兄弟,就是景帝、武帝、昭帝、明帝四帝,没有听说前朝为他们修祭祀。如果是临时的,就不要列入传纪。臣不懂事,认为他们都在幼小的年龄死去,陛下哀痛,以成人礼加以谥号,这应遵照您的意思办理,祭祀结束,以后就不要再行。至于一年一期祭祀,不合礼意,又违背了先帝既定的法制,这是不合适的。


孔融以上的这些思考和建议,无疑都是切中时弊的,都是有益于朝廷和国家稳定,深得民心的。也因此毫无疑问,会引发不满和不平,从而让自己陷入危境。


孔融能诗善文,为“建安七子”之一。孔融文章富于气势,这是 自建安以来论者几乎一致的看法。曹丕说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 者”,刘桢说“孔氏卓卓,信含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刘勰说孔融“ 气扬采飞”“ 气盛于为笔”,苏轼说孔融文“ 慨然有烈丈夫之风”,王世贞说孔融“其于文特高雄”,张溥说孔融文“豪气直上”,何焯说孔融“特其气犹壮”,刘熙载说孔融“ 遒文壮节、卓荤遒亮”。如此文章,没有“酒醉八方,哀时百感”,是不可能写出来的。比如《与王朗书》:


世路隔塞,情问断绝,感怀增思。前见章表,知寻汤武罪己之迹, 自投东裔同鲜之罚。览省未周,涕陨清然。主上宽仁,贵德宵过。曹公辅政,思贤并立,策书屡下,殷勤款至。知棹舟浮海,忽写广陵,不意黄熊突出羽渊也。谈笑有期,勉行自爱。


不能平乱世,以死敬英名


孔融最终死在了曹操的屠刀下。于曹操而言,也许只是杀了一个直言不讳敢于揭开画皮的名士,如同他杀边让、陈宫、崔琰、许攸等等;而于孔融而言,放在历史悠远的长河里,也未必就是悲剧。因为正是这些血淋淋的历史,让人们看清黑白,懂得社会的演进,充满了曲折辛酸;知道国有诤臣,世有直士,而如孔融这样的圣人之后,儒之大者,挺起脊梁,慷慨意气,不惜身命,灵魂芬芳,让后世永远追仰。


孔融生于153年,年长曹操2岁,属于同龄人。根据历史记录看,二人算不得朋友,但也绝不是“仇人”。建安元年之前,孔融与曹操曾同朝为官。汉献帝初都许,孔融与曹操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建安元年八月,曹操奉汉献帝都许,紧接着把正处于落魄之中的孔融请到许都,任命为将作大匠。这个时候的曹操,兴义兵而奉天子,以安天下为己任,深得孔融的信任与爱戴。孔融曾写诗颂扬曹操,并多次向曹操进言献策。曹操对孔融也是信任有加。


最能证明建安初年曹操与孔融关系比较融洽的一件事发生在建安三年(198)。这一年大将军袁绍致信曹操,要曹操杀掉太尉杨彪和少府孔融等人:


袁绍宿与故太尉杨彪、大长秋梁绍、少府孔融有隙,欲使公以他过诛之。公曰:“当今天下土崩瓦解,雄豪并起,辅相君长,人怀怏怏,各有自为之心。此上下相疑之秋也。虽以无嫌待之,犹惧未信。如有所除,则谁不自危?且夫起布衣,在尘垢之间,为庸人之所陵陷,可胜怨乎?高祖赦雍齿之仇而群情以安,如何忘之?”绍以公外托公义,内实离异,深怀怨望。


为了保护孔融等大臣,曹操不惜与袁绍结怨,很能说明此时的曹操对孔融友好的态度。由于二人关系比较融洽,孔融对朝政则是知无不言,常常向朝廷建言献策。


建安五年至九年 (200~204)‚曹操与孔融的关系尚无恶化的迹象。孔融在建安九年所写的《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可以为证。文章开篇“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 ”数语,叙二人年齿,言辞亲切,表明二人之间的关系并非泛泛。建安九年之后孔融与曹操的关系急转直下,公开对立成为常态。


孔融与曹操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攻下邺城之后,北方基本稳定,曹操的心态发生了重大变化。王粲《英雄记》所记曹操在南皮之事,清楚地反映出这种变化:“建安中,曹操于南皮攻袁谭,斩之。操作鼓吹,自称万岁,于马上舞。”这种反常举动正是曹操内心深处积蓄既久的真实情感的流露,“自称万岁 ”也正是曹操真实思想情感的自然表现。


曹操心态的变化,促使孔融与曹操的矛盾公开化。(《孔融:传递正统观念的“过客 ”》·卫绍生)尤其几件事情的发生,加速了矛盾的激化,最终让曹操动了杀心。


据《后汉书》,建安年间,因天灾和战争造成粮食短缺,而酿酒要消耗很多粮食,而必须马上解决前方将士吃饭的首要问题。曹操召开紧急工作会议颁布一条禁酒令,以“酒可亡国,非严禁不可”为理由。众皆称善,唯孔融不然:


“都说女人是红颜祸水,亡国的还有女人,为什么不把女人一起禁了?”(时,年饥兵兴,操表制酒禁,融频书争之,多侮慢之辞。)


公元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曹操气坏了,一口恶气撒不出来,便找上了杨修的父亲杨彪——因为杨彪曾和袁术联姻。“杨彪企图废天子,必须以大逆不道之罪下狱。”


孔融知道后连朝服都来不及换,就跑来和曹操论战:


“杨公有四代的清明大德,天下人都钦佩。《周书》上说,即使是父子兄弟有罪都不能连及,而袁术之罪又能与杨公有什么关系呢?”虽然曹操最后放了杨彪,但也对孔融心生不满。尤其是孔融还经常在同僚面前吹嘘,说是自己救了杨彪,连曹操都要敬重自己三分。


建安九年,曹操攻下邺城后便急不可待地让人寻找袁绍的儿媳甄氏,却不料儿子曹丕抢先一步把甄氏收纳为妻。曹操得左右禀报后长叹:我攻打邺城的目的,正是为了夺取甄氏啊!


孔融知道这个事情后,马上写信给曹操发表自己的一通感言:“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不明白信的意思,就问孔融此事的出处。孔融说:“历史上没有这样的事,是我自己杜撰的。从你们父子都想娶甄氏的行为分析出来古人也许就是这样做的。”


无疑,这是对曹操极大的侮辱。其实走到这个阶段,二人的矛盾已经“积重难返”了。


公元208年,曹操准备攻打刘备,恰恰孔融又与刘备交好。为避免孔融再次唱反调,曹操一不做二不休,“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放出了陷孔融于死地的大招。《后汉书》的记载十分生动:


曹操既积嫌忌,而郗虑复构成其罪,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融曰:


少府孔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规不轨,云“我大圣之后,而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及与孙权使语,谤讪朝廷。又融为九列,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唐突官掖。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既而与衡更相赞扬。衡谓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曰:“颜回复生。”大逆不道,宜极重诛。


书奏,下狱弃市。时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诛。


孔融曾经扬言:“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


“卯金刀”就是繁体字的“刘”,而汉朝是刘家天下,说这样的话不是谋反么?这可是十恶不赦的重罪!而且,孔融在北海任职时看到皇室不安宁,召集徒众,在和孙权的使者交谈时又毁谤朝廷。而且,孔融与祢衡在私聊的时候相互吹捧,祢衡赞孔融“孔兄是仲尼不死啊!”孔融则回赞祢衡:“祢兄是颜回复生啊!”


曾经在闹饥荒的时候,孔融对别人说:“如果父亲不好,宁可把东西让给别人吃,也要把父亲饿死;至于母亲嘛,母亲对儿子没什么爱,就像一件东西暂时寄放在瓦罐里,倒出来后双方就毫无关系了。”


当时汉代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谁能想到这离经叛道的言论竟然出自圣人子孙之口呢?谋反是“不忠”,再加上“不孝”,杀人诛心,孔融还有活路吗?


孔融是孔子后裔,四岁知让梨,他生前名满天下,死后依然垂范千秋。这样一位十分至孝、爱国、忠贞、爱才的贤士,一生都以儒家大道自持,也一生都在护持大道不隳,是绝不会说出“父母无恩”这样离经叛道的言论的。所幸的是,《后汉书》这段记载,用了“枉状”一词,说明是对孔融的冤枉构陷。然而后世读书人不用心,多未留心“枉状”一语,网络上则铺天盖地以讹传讹污蔑孔融为离经叛道之宵小恶徒。


《后汉书》还记载了两则故事:


初,女年七岁,男年九岁,以其幼弱得全,寄它舍。二子方弈棋,融被收而不动。左右曰:“父执而不起,何也?”答曰:“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主人有遗肉汁,男渴而饮之。女曰:“今日之祸,岂得久活,何赖知肉味乎?”兄号泣而止。或言于曹操,遂尽杀之。及收至,谓兄曰:“若死者有知,得见父母,岂非至愿!”乃延颈就刑,颜色不变,莫不伤之。


初,京兆人脂习元升,与融相善,每戒融刚直。及被害,许下莫敢收者,习往抚尸曰:“文举舍我死,吾何用生为?”操闻大怒,将收习杀之,后得赦出。


孔融在被抓捕时,有个7岁的女儿和9岁的儿子,因为年纪尚小,原本没有在抓捕名单上,当时正在下棋。见到父亲被捕,他们不为所动。抓捕的官吏很奇怪,问:“父亲被抓,为什么你们都不站起来?” 孔融的儿子回答:“哪里有巢穴毁了,卵却不破的呢?”成语“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便语出于此。


孔融被抓走后,收养这两个孩子的主人因为可怜他们做了肉汤给他们喝,男孩因为口渴把肉汤喝了。女儿说:“今天的祸事,我等哪里还能活多久?你咋还有心思尝肉的味道?”男孩放声大哭,再不喝汤。有人将这些事告诉了曹操,曹操为之一惊,一狠心将这两个孩子也抓起来杀了。


官吏前来抓捕的时候,女孩对男孩说:”哥哥,如果死者有知,我们能再见到死去的父母,也就心满意足了。“说完小小年纪竟然挺胸抬头,引颈就刑,面色不变,围观的人们都忍不住为两个孩子伤心哭泣。


早先,有个叫做脂习的京兆人,与孔融的交情很好,曾劝诫孔融不要太刚直,会惹祸上身。孔融被害,没有人敢为其收尸,只有脂习前往抚着孔融的尸体说道:“文举丢下我死了,我也不再活了。”


曹操听后大怒,立刻下令叫人把脂习给收捕了,准备杀掉。荀彧赶忙向曹操说情,最终赦免了他。脂习出狱之后,依然前去替孔融父子三人收了尸体,将他们埋葬了。


正因为是孔融,所以才有圣人般的才情,圣人般的精神,圣人般的感召,圣人般的声名。他也许太理想化了,太过率直性情了,太不屑于蝇营狗苟机谋权断了,但唯有如此,才可以“酒醉八方客,哀时百感生。不能平乱世,以死敬英名”啊!也才可让真正的君子,追随左右,不畏惧权势,不惮于生死,将圣人不朽之灵魂,永放于汗青之中,烛照后世!这最后一句“不能平乱世,以死敬英名”把孔融的无奈描写得淋漓尽致,体现的是他对时势洞若观火,越来越对曹操的野心有所察觉,然而对这一切又不能有所改变,唯有一死,以图警醒世人,于是毅然选择了一条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决绝之路。其气节甚至传递到了年幼的子女身上,传递到了后世读者心中。


请看后世苏东坡的评价:


“文举以英伟冠世之资,师表海内,意所予夺,天下从之,此人中龙也。···文举在天,虽亡不死。我宗若人,尚友千祀。视公如龙,视操如鬼。汉景帝以鞅鞅而杀周亚夫,曹操以名重而杀孔融,晋文帝以卧龙而杀嵇康,晋景帝亦以名重而杀夏侯玄,宋明帝以族大而杀王彧,齐后主以谣言而杀斛律光,唐太宗以谶而杀李君羡,武后以谣言而杀裴炎,世皆以为非也。”


张红星教授注:


仁声:指施行仁德而赢得的声誉。汉·扬雄《羽猎赋》:“仁声惠于北狄,武谊动于南邻。”《三国志‧蜀志‧杨戏传》:“初自燕、代则仁声洽著,行自齐、鲁则英风播流。”


哀时:谓伤悼时势。唐·杜甫《咏怀古迹》之一:“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高燮《己酉九日》诗:“看菊故应呼酒饮,哀时甯得借诗逃。”


————————————————————————


《诗说中国——中国精神之礼仪叁百图》为廖彬宇先生古体诗集,《礼记》云“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彬宇先生汇集历年吟咏往圣先贤及其事迹的古体诗365首,透过圣贤事迹来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发扬礼乐文明。该文献简单易记,大雅斯文,使圣贤精神能够让人口耳相传,深入人心。是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血之作。既是歌颂古今贤哲,致敬圣贤,也是献礼新时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绵薄之力。


相关阅读

  • 北部湾港北海港区迎来最大装载量外贸玉米船

  • 7月26日,伴随着巨轮一声长笛,满载6.55万吨玉米的“迪亚斯”轮,顺利靠泊北部湾港北海港区铁山港作业区3号泊位。该船长225米、宽32.26米,吃水深度13.36米,是北部湾港北海港区承接
  • 新型城镇化板块探底回升 舜禹股份涨超8%

  • 2023年8月3日,新型城镇化板块探底回升。截至11:00,舜禹股份涨超8%,山水比德涨超7%,东方园林、苏州规划、新城市、蕾奥规划、深水规院等跟涨。消息面上,中信证券指出,经测算,城中村改
  • 有编制!许昌市建安区2023年公开招聘教师37人!

  • 为落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制度,合理调整教师队伍结构,结合建安区学校实际情况,经区委、区政府同意,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中学校教师30名,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7名。一、
  • 凌晨,北海路“上新”......

  •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7月18日凌晨2时许,在城区胜利东街与北海路交叉口北侧,园林工人在道路中央分隔带栽植四季海棠。  据了解,为进一步提升北海路的颜值和品质,市园林环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之兄友弟恭

  • 按:《诗说中国》是首部以古诗及注论形式总结和致敬中华民族众多圣贤豪杰的著作,是为了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用古诗概括、歌咏中华民族历代圣贤的生平事迹
  • 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中学生竞技谁最强?锦江!

  • 据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电化教育馆·成都市锦江区智慧教育大数据中心(简称“锦江区电教馆”)消息,川师大附中、七中育才学校学道分校在代表四川省参加的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
  • 20000盒牛奶驰援涿州!余杭企业爱心接力

  • “感谢你们日夜兼程,把灾区人民急需的奶制品送到一线。”8月3日,余杭企业认养一头牛集团驰援河北涿州的第一批物资顺利抵达当地,当地妇联干部激动地说,“我们一定将这2万盒牛奶
  • “职”引未来探泉城,青春逐梦赴“经”彩

  • 受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后疫情时代大学生表现出就业信心低迷和对个人发展感到焦虑、迷茫的特征,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为打破校企信息壁垒,助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2023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