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谁在“按键”伤人

日期: 来源:青年记者收集编辑:青年记者

  作者:刘紫川、季诗雨(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博士研究生);黄荣贵、桂勇(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第17期

 研究缘起:勾勒网暴者主体特征

伴随着社交媒体的崛起,网络暴力活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蔓延。作为网络社会的积极成员,青年网民既是网络暴力的潜在受害者,也可能是“网上重拳出击”的施暴者。深入研究青年群体在网络暴力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对于维护青年健康成长、治理网络暴力乱象、促进网络空间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既有研究认为,网络暴力既是网络空间“去抑效应”(disinhibition effect)的产物,也是社会转型背景下利益分配失衡、社会认同分化的结果。一方面,互联网空间去中心化的传播和在线社交带来网络成员身份的匿名性和虚拟性,有助于网暴者在群体极化中脱离真实身份、激发越轨行为,避免被追究法律责任或承担道德谴责。社会规范的约束作用在网络空间中被遏制导致了去抑效应。另一方面,网暴行为还可能与施暴者的现实生活处境有关。研究指出,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群体更容易出现上瘾和攻击性行为。我国在社会转型期产生的社会资源分配失衡等问题加重了底层群体的相对剥夺感,长期积累的负面情绪在网络上的宣泄极易表现为激进化、民粹化、情绪化的语言暴力。

然而,无论是“网络去抑论”还是“现实失衡论”,都难以充分解释社交媒体时代动态变化中的网络暴力现象。例如近年间的案例显示,网暴行动者的身份构成较为复杂,并非只有底层弱势者从事网暴活动。此外,尽管网络匿名问题正在逐步被规范,如2017年后上网实名制全面落实、2022年各社交媒体开始显示用户IP属地,但是网络暴力事件仍层出不穷。本文认为,理论预期与社会事实之间的差异部分源于对网暴行动主体的关注不够充分,直接使用外在环境因素解释网络暴力行动,相对忽略了网暴行动者的构成复杂性和主观能动性。其中尚待探究的问题是:在环境因素之外,网暴者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或者,什么样的人更有可能成为网暴者?

在行动主体层面上剖析网络暴力的发生机制,对理解和治理网络暴力现象至关重要。首先,网络行动者是形成网络暴力活动的基本单位。作为一种侵害性的社会行动,网络暴力的产生与发展直接受行动者的主观能动作用,而外在环境因素需要通过行动者的意愿与能力方能影响网络暴力活动。因此,行动主体在网络暴力研究中不可或缺。其次,网暴行动主体特征与网络暴力的生成与扩散过程具有深刻的联系。网暴者的集体价值取向决定了网络暴力活动的发展方向,网暴主体构成的复杂性也会导致网暴参与的随机性。如果不能清晰地把握行动主体特征,则难以全面理解网络暴力现象。最后,了解网暴者的身份和活动特征不仅有助于预先甄别具有潜在风险的网暴行动,也有利于精准干预和事后治理网暴侵权行为,以达到减少网暴发生、降低网暴危害的目的。

本文从网暴者这一行动主体入手,在既有网暴研究提供的“网络去抑论”与“现实失衡论”两种视角的基础上,探究网暴行动者的主体性特征,以在微观层面上解释网络暴力活动的生成。后文分析将遵循以下思路展开。其一,以“人”为锚点勾连现有理论视角。网络暴力既是网络空间的产物,又具有社会行动的基本特征,而网暴者正是勾连两方面特性的关键环节。本文将结合现实身份背景与网络用户信息刻画青年网暴者的主体特征,以解释网络暴力的产生过程及其社会意义。其二,在刻画网暴者现实身份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网络活动特征。网络空间是网络暴力产生的第一环境,网暴者首先是网络社会中的行动者,因此本文将重点捕捉网暴者网络账户的身份和活动信息,并分析其对网暴倾向的影响。其三,在掌握网暴者客观特征的基础上,描绘他们为网络暴力活动赋予的主观行动意义。网暴者为网暴活动赋予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立场是网络暴力产生与扩散的基石。正因为网暴者的主观意向强烈,才导致了网络暴力活动具有随机性、情绪化等表层特征。因此,网暴者的思想观念及其在网络舆论空间中的相对位置是理解网络暴力活动的必要元素。本文将网暴者的思想观念与社会心态纳入分析,探索何种特质的思想观念更可能酝酿网络暴力倾向,以深化对网暴者主体特征的理解。

 数据与方法

为了获得青年网暴者资料,研究团队在新浪微博通过分层抽样抽取了5492个来自不同区域、年龄层和教育层次的出生于1990年至2005年(含)的活跃青年网民作为研究样本,并爬取了其2021年和2022年发布的所有博文。

为了获得样本的特征信息,研究团队针对样本用户两年间的微博活动信息,使用三角互证的方法,综合基于SVM的监督性机器学习、人工编码的内容分析和质性解读三种研究手段,捕捉其现实社会背景、网络活动特征和思想观念特点。首先对2000个青年网民样本进行批量人工编码,20名研究生在通读样本近两年间微博文本的基础上判断其网暴倾向。随后,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判断其余样本是否具有网暴倾向。利用相同的方法,本文还构建了反映亚文化认同、国家社会观、经济生活观等一系列指标,以探究网暴倾向者的思想观念特征。

此外,研究团队还爬取了样本用户的身份信息,其中既包括性别、所在地区、世代、教育程度等现实身份背景,也包含粉丝数、微博数、微博等级等网络账户活动信息。针对现实身份信息,通过人工核验的方式提高数据的准确性。此外,笔者还筛选了一系列具有侮辱、歧视、嘲笑意味的攻击性语言,以捕捉用户在网络表达中的语言暴力行为(见表1)。

 增长中的少数:青年网暴者的分布特征与变迁趋势

总体来看,青年网民的语言暴力使用率和网络暴力行为参与率都较低,但存在增长趋势。一方面,暴力性语言表达在青年网民中流行,污染其网络表达形式;与此同时,青年网民的网络暴力活动正在蔓延,受其影响者持续增多。

暴力语言在青年网民中的流行更甚于网暴活动。尽管未必直接参与网络暴力,青年网民在线上表达环境中已然习惯浏览或亲身使用暴力语言。这些语言或是圈层共识的詈骂语,或是使用缩略语稍加掩饰,使其具有隐蔽性而伤害性不减。历时分析显示,青年网民的暴力语言使用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直接使用脏话的样本增长较快(见表2)。

伴随着暴力语言的流行,青年网络暴力活动也在增加。比较同一批青年网民在两年间的观测结果可以发现,2021年表现出相关倾向的青年网民仅占样本总量的1.8%,至2022年则上升为2.2%。

为了更细致地考察网络暴力在青年群体中的扩散情况,我们整理了所有被观测对象两年间的网暴倾向转变路径。如表4所示,在所有表现出网暴倾向的151名被研究对象中,有53名青年网民从无表达转变为出现网暴倾向,远多于网暴倾向消退的样本(33名)。此外,43%的被研究对象在过去两年间持续表现出网络暴力倾向。

变迁路径的分析表现出了青年网暴具有“稳定参与”与“流动增长”的双重特征。也就是说,青年网暴主体中既存在着持续网暴的长期行动者,又有随时入场或退出的短期参与者。上述结果显示出网暴行动主体的复杂性和网暴参与的情境化,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网暴行动主体的特征。

 现实与虚拟之间:青年网暴者的身份特征

为了探究网暴倾向与身份特征的联系,本文使用逻辑斯蒂回归法分析用户现实身份信息与微博网络身份特征对网暴倾向的影响。

表5中的模型呈现了网暴倾向与网民现实身份特征和网络身份特征的关系。就现实身份特征而言,性别、地区、世代对网暴倾向均不存在显著的影响。不过,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教育程度的青年网民具有网暴倾向的发生比仅为初高中教育水平的青年网民的51.3%(e-0.667)和30.5%(e-1.187)。这一结果表明,与先赋性身份特征相比,网暴倾向的产生与社会规范程度关系更密切: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青年网民受社会规范影响加深,显著地减少了网暴倾向的产生。

相比现实社会背景,青年网民的网暴倾向受网络身份特征的影响更加明显。微博会员等级对网暴倾向的影响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这可能是因为较高的会员等级意味着用户在这一账号投入了更多的金钱和时间资源,他们会更慎重考虑自己发布的言论,以避免账号被封禁。此外,暴力语言使用也与网暴倾向存在密切的联系。脏话使用既可能是衍生为网暴行动的关键要素,又是网暴行为的典型特征,因此,青年网民相关表达越多,越有可能产生网暴行动倾向。

总结而言,青年网民的网络暴力倾向显示出低学历趋势,并且受到网络账户相对价值的显著影响。就现实身份特征而言,受到更少社会规范教育的低学历人群更有可能参与网暴;就网络身份特征而言,账号价值较低的低等级微博用户更有可能参与网暴。

 网暴者的思想地图:青年网暴者的思想观念特征

笔者利用对应分析的方法考察网暴者的思想观念特征。表6汇总了网暴倾向与亚文化认同、政治心态与经济心态三组观念变量分别进行多重对应分析的统计量。如其中累计惯量比例所示,由于只需两个维度即可解释上述三组对应关系中的大部分总变差,因此后文分析也将聚焦于前两个维度。

网暴倾向与亚文化认同的对应分析图(图1)显示,网络暴力倾向与大多亚文化认同存在紧密的关系,包括女权主义、性少数群体权益、饭圈文化和动物保护主义。相比而言,环保主义则是一个异数:支持环保主义的青年网民不仅与网暴倾向缺乏明显联系,而且和其他亚文化之间的关联也不明显。

网暴倾向与政治心态的对应分析图(图2)显示,有网暴倾向的青年网民最可能反对言论管制、对公职人员态度负面,其次可能对中国政治未来悲观、是逆向民族主义者,相对地,青年网暴者既不会对公职人员态度正面、对党态度正面、对中国政治未来乐观,也不太可能是民族主义者。可以看出,网暴倾向一方面与负面消极的政治心态相联系,另一方面与具体的政治观点(对具体政策和政治身份群体的看法)关联更紧密,而相对远离那些宏观的政治理念或立场,如关于党、民族、国家的态度。

网暴倾向与经济心态的对应分析图(图3)显示,有网暴倾向的青年网民更可能反对资本和“996”工作制,其次可能对中国经济乐观、对个人收入满意,而不太可能对中国经济前景、个人收入和社会分配情况抱有负面态度。不同于政治心态的对应分析结果,青年网民的网暴倾向并不因经济心态的积极或消极而存在差异,且同等地远离宏观(对国家经济、社会分配的态度)和微观(个人收入满意度)经济心态。

综合对应分析结果,青年网暴者的思想观念表征可以归结为两方面特点,其一是行动主体的网络社群效应,其二是思想观念的泛意识形态性。

网络社群效应是指以特定思想观念为共享认同的网络社群对网络暴力活动的影响。具体来说,特定思想观念的持有者能否形成网络社群以及形成社群的具体形态将影响社群成员参与网络暴力的可能倾向。在这一过程中,思想观念与行动主体之间的亲和性、与外在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决定了社群的集体行动能力和对外抗争意愿。其中,那些以先赋性社会身份为基础、与主流价值观念存在一定抗争关系的思想观念社群更可能将成员卷入对内团结、对外排斥的合法性斗争,进而产生更高的网络暴力倾向。以前文提及的亚文化认同为例,性少数群体和女权主义将边缘性、先赋性的社会身份作为成员之间的纽带,明确地抗争父权制等性别霸权,由此塑造出坚实的社群价值和社群认同;饭圈和动物保护主义分别以对偶像或萌宠的情感关系为纽带,作为小众文化与主流社会观念暗含差异;相较而言,环保主义在中国不但缺乏强力的身份认同基础,而且契合我国主流的政治理念和社会价值观念,因此社群行动能力和抗争意愿较弱,支持者参与网暴可能性更低。

泛意识形态特征指向了思想观念与网络暴力相关联的一种可能路径。如果一组思想观念致力于有逻辑地、内部一致地描述局部社会形态,那么就可以称之为“泛意识形态”。区别于成熟的意识形态,泛意识形态观念具备自觉性但缺乏系统性,具有指导行动、集体动员的能力但缺乏明确的政治诉求,这让泛意识形态反而具备了一种灵活的“兼容性”:相比宏大叙事更贴近青年网民的日常生活,相比朴素的个人生活经验更能超越性地解释世界并引发共鸣。在主流意识形态获得普遍社会共识的背景下,各种泛意识形态发挥了分化社会认同的作用,并通过不同叙事策略指导社会群体从事目标各异甚至互相拮抗的社会行动,继而更有可能引发社会冲突和暴力活动。正因如此,具有泛意识形态特征的思想观念与网络暴力活动的联系相对紧密。如“资本”和“996”议题不仅紧扣青年近年间密切关注的劳资关系问题,而且在部分青年网民中业已形成了“劳资关系严重不平等”“劳动者饱受剥削”的共同认识,具备泛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极有可能在特定事件背景下直接催生网络暴力活动。

 总结与讨论

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频发,参与人群广泛,对受害者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如何加强网暴治理已经成为政府、互联网平台和社会各界都需要面对的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首先需要理解网暴是如何产生的。目前的研究侧重于从现实社会环境和网络传播环境角度考察网暴的诱发因素,本文则从网络生态中的行动者入手,以网络暴力行动主体特征考察网暴成因。本研究发现:其一,相比于2021年,2022年青年微博用户中的网暴占比从1.8%上升到了2.2%,而直接使用脏话的用户占比增大和增速增快;其二,现实与网络身份特征共同影响了网暴倾向的产生,教育程度更低、账号价值更低的青年网民更容易表现出网暴倾向;其三,具有特定圈层以及泛意识形态特征的思想心态与网络暴力倾向具有密切的关联。

为何这些现实与虚拟的身份特征和思想观念会诱发青年的网暴行为?当代青年处于现实生活个体化与虚拟空间社会化的状态之中,一方面,现实生活的激烈竞争、社会生活的参与减少,带来了青年群体以个体化视角理解生活事件,尤其低龄、低学历的青年网民更是难以跳脱出这一思维;另一方面,青年网民在网络空间中更自主地选择建立起社会联系,并从中找寻身份认同,各种具有圈层社群特点的泛意识形态为他们的个体化叙事提供了丰富的社会意义,使得部分网民可以通过网暴找寻到身份价值。在这样的状态中,个体化的表达一旦脱离了社会规范,极易转化为网络暴力行为。

结合现有研究发现可知,某些具有特定特征的思想观念会重构网络暴力发生的价值基础。在特定网络场域中,个体的潜在利益成为行动者的价值判断基础,导致网络暴力成为一种在道德上可接受的行为。在青年网暴者的认识中,这些局部化的道德观念甚至优先于主流社会道德,使得他们更可能在暴力行动中侵害他人权益。这种现象要求我们在考察网暴行为本身之外,还要关注特定的网络思想观念发展趋势,以帮助研判网暴形势、预测网暴活动发展方向。

本文的发现为网暴治理提供了新思路。网暴行动者的特征与网络暴力活动紧密相关,如果要从根源上治理网络暴力现象,就必须理解网络暴力作为一种社会成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是怎样发生的,并在此基础上思考治理的方式。以“人”为中心的网络暴力治理是一个需要多方参与的系统性工程:政府和媒体平台应注意网暴参与者在社会角色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关注信息、话语和实践之外,根据行动者的身份背景和网络活动特征精准分群,规范网民的观念与行为;学校和家庭教育者应合理引导青少年的网络使用,树立上网规范意识,在青少年受到网络暴力威胁时及时干预,避免其以“暴力自卫”为行动原则,深陷网暴循环。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驱动的网络社会心态发展规律与引导策略研究”(批准号:19ZDA148)阶段性成果】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刘紫川,季诗雨,黄荣贵,桂勇.谁在“按键”伤人——青年网暴者的身份背景与观念特征[J].青年记者,2023(17):80-84.

相关阅读

  • “秀才”翻车的启示丨焦点网谈

  • 又一个千万级“顶流”倒下了。近日,在某短视频平台坐拥1200万粉丝的网红主播“秀才”,因违反平台相关规定被封禁,“秀才”恐怕再也“秀”不起来了。短视频时代,流量不是正义,只有
  • 揭阳网警组织开展网络安全进校园活动

  • 为持续推进打击整治网络乱象工作走深走实,在全市营造浓厚网络安全宣传氛围,9月4日,揭阳市公安局网警支队走进揭阳新华中学,讲授开学第一课,为学生们带来了网络安全知识和普法教育
  • “大莲花”有张会呼吸的弹性网络

  • 由28片大花瓣和27片小花瓣组成的“大莲花”(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总建筑面积22.9万平方米,有8万多个座位。杭州亚运会期间,它将承办开、闭幕式和田径项目比赛。赛事活动期间,如何
  • 新邵县依法处置一起网络谣言案

  • 邵阳日报·云邵阳客户端9月4日讯(记者 申兴刚 通讯员 吴海文 伍志云)8月31日,新邵县委网信办在日常巡查中发现,李某某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了一段交通事故的视频,之后有人在视频评论
  • 网络绝非法外之地 公然辱骂他人 拘!

  • 近日,清水河县公安局窑沟派出所查处一起公然侮辱他人案件,行政拘留1名违法行为人。 8月27日,窑沟派出所接到辖区居民刘女士报警,称本村居民秦某通过某网络社交平台以网络直播的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谁在“按键”伤人

  • 作者:刘紫川、季诗雨(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博士研究生);黄荣贵、桂勇(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第17期 研究缘起:勾勒
  • 高质量发展|郴州北湖:“加减有方” 提质增效

  • 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路莎 通讯员 刘奕辰教育,既牵国运,又系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加快”一词,表明教育在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方面的作用更
  • 黑土之声|把“丰收在望”变成“丰收在握”

  •   稻香千里,春华秋实。黑土地丰收在望,大粮仓支撑有力。  粮稳,则天下安。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是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战略定位;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是我们胸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