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海淀路北侧有面“会说话的墙”

日期: 来源:北京海淀收集编辑:北京海淀

海淀街道/供图

老旧围墙该如何改造?是只简单地翻新,还是增加其功能性。如果选择增加功能性,又该增加什么样的功能性,如何去增加?在不断的探索中,海淀街道找到了答案。

日前,位于海淀路北侧一段300余米的老旧围墙,不仅旧貌换新颜,更是化身为一面“会说话的墙”,成为市民纷纷前来打卡的“墙上博物馆”。这项改造工作也成为海淀街道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试点案例之一。它转变“围墙”作为社区和街道片状隔离界面的固有思维,将其改造为有“厚度”,有“温度”,可“阅读”,可“体验”的多功能复合型公共设施。

城市更新创新理念的试验田

海淀路北侧一段300余米的围墙,在日积月累中变得破败。“因为年久失修,这里已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同时,它的形象也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为了改善这个情况,街道办事处联合责任规划师,对这段围墙进行了整体提升改造。”海淀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科长王闰开介绍。

从2022年起,依托海淀区责任规划师制度,海淀街道挖掘首都高校专家智库资源,指导街区层级的城市更新实践,将海淀街道打造为城市更新创新理念与模式的试验田。海淀街道责任规划师付斯曼告诉记者:“海淀街道拥有丰富的科技、创新、智力资源,城市更新工作要挖掘海淀街道文化特色,实现共创共治。街道并不满足于仅将其复原为功能单一冰冷僵硬的围墙,而是与责任规划师、设计团队紧密协作,提出打造‘墙上博物馆’的设计理念。转变‘围墙’作为社区和街道片状隔离界面的固有思维,将其改造为有‘厚度’,有‘温度’,可‘阅读’,可‘体验’的多功能复合型公共设施。”

在紧锣密鼓地改造中,这段破败的围墙,变成了吸引市民前来打卡的网红“墙上博物馆”。一直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张阿姨说:“原来这面墙破损严重,存在安全隐患,看着还老旧,现在就不一样了,我们住在这里不仅有休息的地方,还有各种展览可以看,真是太好了。”

让“冰冷”的围墙更有“温度”

当记者来到刚刚建成不久的海淀路“墙上博物馆”时,这里正在展出首期主题为“我们的青春”的展览。一张旧时的照片,一幅稚嫩的手绘,一句暖心的话语,一段倾吐的日记,一封泛黄的书信……都在讲述着精彩不一的故事,共同见证了时代变迁。

“内嵌入墙体的玻璃展窗,与‘海街驿站’相结合的落地展柜,外挂的长条缝隙式展窗……这些展览设施,均可以方便地更换展品,以利于定期举办各类展览,使‘墙上博物馆’的内容常换常新。”王闰开说道。

王闰开还向记者介绍,在具备展览功能的同时,这里还利用墙体需躲避设备井盖形成的内凹空间而设置了四处供市民短暂休息交流的“海街驿站”。驿站墙面采用白色预制镂空混凝土花砖,兼具怀旧感和现代性,也增加了围墙的透明度,使社区内外相互渗透。“驿站内设有混凝土预制桌椅等设施,以便市民候车、短暂休息及交流,当人们在其间或闲坐,或交流、或观展时,其本身就成为街道日常生活的展示场景,生动而鲜活。除此以外,海淀老地名也通过使用激光内雕技术,以玻璃砖的形式雕刻砌筑于墙体之中,在灯光的映照下,使人忆古抚今,钩沉海淀历史记忆,强化街区文化氛围和历史厚度。”

一位路过的北大学生向记者表示,这堵改造后的围墙让整条街都感觉不一样了,“那边装了一些灯光,如果晚上从学校出来还挺温馨的,我觉得这个街道更有人气了。”

“相较于传统的围墙翻新,此次更新改造使用与围墙翻新同样的建设成本,把围墙从隔离功能提升为具有文化属性的公共空间,使围墙实现了从设施到空间、从破旧到美观、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多元功能转变,同时增补了文化休闲空间,提升了街区品质,激发了街区活力。”付斯曼补充说明。

新颖的空间形式吸引了众多居民和高校师生围观、打卡,来自北京林业大学的设计师蔡凌豪说:“墙上博物馆的设计打破围墙作为社区和街道片状隔离界面的固有思维,在狭小的线性空间中,集成了户外展馆、公共家具、候车站廊、互动装置等多种功能,将原本功能单一冰冷僵硬的围墙转换为有厚度、有温度、可阅读、可体验的多功能复合型公共设施。”

海淀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林日盛说:“伴随墙上博物馆的开幕,发挥海淀责任规划师制度优势,海淀街道即将迎来一系列富有创意的市民文化活动,一批提升百姓身边生活环境的小微公共空间更新。期待在共创共治的愿景下,共同营造海淀街道的美好未来!”

记者手记

用“我们的青春”展望未来

“墙上博物馆”开幕的首期展览,主题为“我们的青春”。展览邀请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共同参与策展,作为北大、北林、海淀街道共建文化活动,共同寻找并记录那些激扬时代和悸动年华的青春故事,以图文记录、口述记忆、互动音画等丰富的生动展陈形式呈现。

负责本次策展工作的北大文博学院老师王思渝表示:“这次展览非比寻常,我们将口述史等工作手法应用在了公共空间的展览策划中,期待这里可以成为海淀街道与北大的交流墙、共建墙,不断焕发新的魅力。”

本次展览挖掘海淀的发展史、海淀人的生活史及创业史,展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未来的期冀与梦想,这是海淀之所以成为海淀的“精神”底色。通过多种设计手法,“墙上博物馆”提供了丰富的展陈模式,呈现“精神”记忆。海淀街道通过将“墙上博物馆”的构建作为街区改造更新实践的起点,以线带面,推动街区活化,促进业态更新,激发人文复兴。正如一位居民所说,“这个展览橱窗里面放置的一些老物件儿,承载了大家的青春回忆。回忆起曾经在这儿生活的点点滴滴,确实令人触动,更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墙上博物馆”的改造,让不会“说话”的墙,变为记录各个时代青春的阵地,延续了无数海街故事,记录了多元发展变化。这面展墙,不仅建在了海淀路社区的路上,更竖在了公众的心中。 (记者 栗洁)


相关阅读

  • 爵溪街道开展平安护航亚运系列行动

  •   记者 高红梅 通讯员 林卓 田慧华   清扫房前屋后卫生死角,倾倒室外盆盆罐罐积水,填平坑洼防止蚊蝇孳生……连日来,爵溪街道动员党员、青年、妇女等志愿者力量开展病媒生
  • 省级示范!菏泽2个!

  • 9月22日,山东省民政厅发布全省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示范点拟入选名单公示,济宁9个工作站上榜。 根据《山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全省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示范点创建活动的
  • 普查盘点今日经济 数据描绘未来远景

  • 为做好第五次经济普查,姜格庄街道召开第五次经济普查两员第二次培训会议,区统计局领导现场授课,培训姜格庄街道普查指导员及普查员关于经济普查的各项工作任务,旨在全面了解我街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海淀路北侧有面“会说话的墙”

  • 海淀街道/供图老旧围墙该如何改造?是只简单地翻新,还是增加其功能性。如果选择增加功能性,又该增加什么样的功能性,如何去增加?在不断的探索中,海淀街道找到了答案。日前,位于海淀
  • 全球水资源压力持续上升

  • 世界资源研究所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当前全球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压力,约40亿人即全球一半人口每年至少有一个月处于高度缺水状态,预计到2050年受影响人口的比例将上升到近60%
  • 陈春花:做好员工的期望管理

  • 一个关于期望理论的实验期望理论是一个非常好玩的理论。我还记得第一次听老师介绍这个理论时,讲的一个研究设计。一组研究专家决定做一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在新生入学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