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历史文化】易旭东:以志为鉴 以志为源 书写大小“双城”的“中国故事”‖何建

日期: 来源:方志四川收集编辑:方志四川

易旭东:以志为鉴 以志为源

书写大小“双城”的“中国故事”

何 建

今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双城记”一词是耳熟能详,但如果将其置放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方向上,那又将具有怎样的时代内涵?

知名学者型纪实作家易旭东最新出版的《三千年前的“双城记”:从“三星堆”到“金沙城”》在“历史还原”的方法论上,跨界研究古蜀文化与巴渝文化的“一方之情”,首次系统再现3000多年前,成都平原上演三星堆“首都”、金沙城“副都”的“双城记”,重点记叙向金沙城“首都”转换中的“中国故事”与“成都创造”。既是成渝双城在上古时期的原态再现,又展现着中华文明的博大胸怀。

让历史承担文学的功能,让文学再现鲜活的历史

青铜神树,象征着人类远古文明中的宇宙树、太阳树;太阳神鸟,蕴含的深意与青铜神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三星堆遗址、金沙城,并存交错超过200年,是古蜀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延绵不断”的重要实证,对于研究文明起源多元性和古代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三千年前的“双城记”:从“三星堆”到“金沙城”》一书围绕成都、重庆与武汉、杭州,以良渚、宝墩村、巫盐古道、盘龙城、三星堆、金沙遗址文明为代表的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系统再现形成过程中的“中国故事”与“兄弟对话”。

同时,作者易旭东考勘溯源“三星堆”“金沙城”联通世界的“秘径”。

本书中,除了南北丝绸之路外,通过巴蜀文化走廊的七条通道,与巫巴文化、荆楚文化融合;通过汉中,与关陇文化交流;通过岷山羌藏地区,与山地游牧文化互鉴;通过东面的巴濮、峡江地区,与“金道锡行”相通;通过西南方向的横断山区河谷交通线,与冰雪文化沟通;通过南面的僰道,与“西南夷”交流……前驱文化,巴蜀英雄史诗,跨越3000年时光,是为“双核一体”的雏形。

从“三星堆”到“金沙城”——成都平原的小“双城记”,迈向从成都到重庆——中国西部的大“双城记”。

“从‘三星堆’到‘金沙城’,历时3000年历史地理人文的特写,既有关于古巴蜀三星堆文明、金沙文明古族、古国源流的纵向探索,又有从产业到科技工艺、从社会生活到主观世界的全景描绘,从亚欧草原到河西走廊,从天山南北到中原大地,从陇西走廊到南阳盆地,荆楚文化、中原文化甚至南亚文明,都顺着江流河谷、岭壑栈道,先后汇入四川,与巴蜀固有的文化交融、碰撞,共同在盆地之中蒸沤、发酵。”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西财智库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评价道,《三千年前的“双城记”》可以说是真正的第一部全面记叙世界青铜文明、中国青铜文明“前世今生”的专著。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不仅有严谨的历史考据,还有作者本人充分、大胆的想象,让人畅游其间,不觉处于两座城市当中。

正如汤继强教授所言:“审视成都平原历史的‘趋势’与‘气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家国背景’‘乡愁底板’,以史家的根底、学者的思辨、作家的笔触,将新闻手法、电影手段引入记叙结构,探骊得珠,跨文体全景展示,让历史承担文学的功能,让文学再现鲜活的历史,还原从古巴蜀到成渝双城文化形成的来龙去脉。”

据易旭东介绍,本书得到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指导、支持。写作期间,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领导与《巴蜀史志》编辑部、成都市地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领导与《成都方志》微信公众号编辑,还给他提供大量参考、学习的地志书籍、期刊,并鼓励他写出高质量的书稿。“成都方志馆对我‘无差别’开放,差一点成为我的‘个人书房’。从《成都传·雪山下公园城市》的写作,到公开出版、发行,省地方志办官微《方志四川》、成都市地志办官微《成都方志》见证了全部‘流程’,至今,该书的初稿、定稿与初始样书,都在编辑部里有‘备份’。”

在写作“个性”与阅读“共性”上创新、突破

关于天府文化、巴蜀文化,这几年成为很多作家的写作对象,比如2022年出版的《成都传:雪山下的公园城市》。作为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特聘资深研究员、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的易旭东深耕其中,其最大感受就是“举世无双”。在他看来,天府文化的源头巴蜀文化的延续性强,从夏商周到明清、直到今天,一直就是相对独特的文化区块链、经济单元,也是中国历史变迁的主体呈现。

既如此,那作家又该如何才能做到创新且又被读者认可?对此,易旭东表示,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必须有基本“内核”。“内核”中有两点非常重要:悠久的从古至今没有断代的历史;多元文明起源的大一统的文明古国。独特的制度与文化,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具备。

“我作品的属于‘史志’,目前主要在青铜文明时期(先秦时期),注定是‘小众性’‘学术型’,一直被列入‘哲学社会科学’大类,大多用学术论文去阐述。本土文化作品要做到创新且又被读者认可,就我个人,在历时性中体现出实时性。‘历时性’,探索历史的起源发展‘实时性’,对现实和时政作出及时反映。”易旭东进一步解释道,“用科幻小说的结构、散文式的语言、影视般的定格镜头,一如急促的像诗句一样短促的‘解说’,将传统史志转译为同题的‘新闻特写’,把学术论文演绎为内敛的‘报告文学’——大家愿意去读枯燥的史志作品,又还能逐渐读得懂,在表现手段、呈现方式上,必须在自己的写作‘个性’与读者的阅读‘共性’上,寻找一个相对的‘节点’予以创新、突破,才会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2012年以来,我一直在做这样的探索、创新,终于有了突破。成都市地志办自觉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存史、育人、资政’,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创新转化地志利用,首创“成都历史文化精品丛书”项目,将《三千年前的‘双城记’》列为首批‘成都历史文化精品丛书’,不仅是在守正创新中谱写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也是对我探索、创新的一种肯定。”

在文本上,易旭东的语言简洁而有深意,并且在阅读中给人感觉富有“跳跃性”。易旭东说:“段式上的‘跳跃性’,我称为‘电报式语言’,在30年前我当记者时,不仅写‘大特写’‘忧思录’时就已运用,就连‘新闻导语’要求是五个‘W’,我也省略了两个,只用了三个‘W’。表现在书中,我只记叙‘结论’,省略‘论证’,连‘注释’‘出处’都砍掉。一如当今影视剧省略了起承转合的‘蒙太奇’一般。我的主要读者,不是写给专家学者,传统史志读者也不适应,适合‘手机阅读’‘电脑阅读’的读者,契合了改编为影视作品、新媒体作品呈现的潜在需求。”

至少在4000年前,成都就是一线城市

《三千年前的“双城记”》一书共分上下两册。上册从三星堆文明、金沙文明同中国青铜文化的发展,与世界一体化同步出发,阐释了“三星堆”“金沙城”的开放性、国际性。下册主要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雏形的形成,表明在“丝绸之路”、茶马之路之前,巴渝中心的重庆就存在着一个系统的栈道交通网络、青铜文明之路,“巴蜀一家”上溯至3000年以前。从书中,读者可以清晰地发现今天成都的宣传语“世界之都”“成都,都成”,其实在3000年前就已是实证。而这,也正是易旭东想通过新书带给今人的启示和思考。

“古蜀国与夏商周并存。古蜀文化,就是先夏文化。古蜀国是夏朝的‘母国’。在《山海经》产生的时代,成都平原的城市群就已成为‘天下之中’。自视为‘中心’,社会与文化发展到一定高度的表征,相对富庶、适宜居住的地方。农业之神的后稷,周朝始祖‘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焉,民皆法则之’。帝尧时专门研究种植五谷的农师,死后葬在蚕丛开辟的都广之野。‘都广’即‘广都’,连‘百谷’都能‘自生’。就在今天的成都主城区、天府新区、双流区核心区域一带。”易旭东介绍说,“古老东方的创业之城、财富之都。至少从夏商起,大成都农业持续发展,西周时已是富庶的经济区域。到唐宋,成都就是一线城市,充满向外扩张的活力。《史记》中,司马迁记载了西汉12位货殖高手、富商大贾,最先着墨的就是蜀商,卓氏、程郑等被司马迁列为12位之首。中国首富,活力惊人。‘宇宙之书’的《山海经》中,记述的不仅是‘禹迹图’‘夸迹图’,而是中华民族群体英勇无畏、艰苦卓绝、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创业图’‘奋斗图’。成都不仅是当时中国一枝独秀的商业城市,也是世界处于黑暗的中世纪城市衰落时期时,世界第一流的商业城市,商业财富集中于成都平原的城市群。”易旭东感叹道,从5000多年前的古蜀文明开始,至少有4000年成都是一线城市,优先、富庶、巴适、安逸的生活就已成习惯。历史的沧桑,至今仍旧焕发着迷人的魅力。

“成”竹在胸,游刃有“渝”

直线距离为40多公里的三星堆与金沙城之间有着不解之缘。从造型、风格上看,三星堆青铜人像所佩戴的金面罩与金沙遗址出土的金面具高度相像。

《三千年前的“双城记”》多手法全景式地呈现了三星堆与金沙城、巴蜀文化的“前世今生”。大约距今3400年前,成都平原上演“双城记”,“首都”三星堆、“副都”金沙城。

三星堆城遭受灭顶之灾后,在迁徙、迁移中,代表王权的“辫发”族群往“副都”转移,迁至成都金沙城,代表神权的“笄发”族群北上,迁入陕西宝鸡,“投亲”随大禹治水的“北漂大军”——已在甘肃天水定居的柏灌遗民。这里是周人的居住地,更是秦人的祖地。

易旭东表示,从三星堆到金沙城,极其相似的知识体系、信仰体系与价值体系,前后相继、中间交叉、重叠与共存超过200年,共同构架出古蜀文明最灿烂的篇章。“我将史志事实与考据事实‘融合’,与同时期的中原文明、西方文明相比较,记录成都之变、再现小‘双城’之美,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文化精髓。金沙文化是三星堆文化的承续、发展,既像父与子,更如兄与弟。如今,成都的浪漫情怀、审美情趣,都从金沙城延续而来。审美趣味、对细节的着意表达,都与如今的成都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相似。”

新书的下册着重讲述巴蜀文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基础是文化。那么,我们应该才能讲好成渝故事?对此,易旭东坦言:“就我个人而言,相同的文化底层,在四川盆地的地理单元内,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基础上形成,互相浸润影响,共性明显,根基深厚,托出的‘双子星’,共同的养育父母是巴山蜀水,只是一西一东,住的地方环境不同,地缘邻居有异,天造人性,一个好文敏思,文化深厚而醇香,乐达得精细,一个尚武刚直,文化朴直而时尚,乐达得粗放。只要抛弃过去的‘分而叙之’‘各自为战’,依循‘统筹谋划、共同促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时代要求,多维度的“讲好成渝故事”指日可待。成都‘强势东进’,重庆‘一路向西’,‘成’竹在胸,游刃有‘渝’,最终格局,‘一家亲兄弟,成渝零距离’。”

“文学需要天赋,曾认为自己“江郎才尽”

熟悉易旭东的人都知道,他从事媒体工作达30余年。在新闻采写方面,易旭东有着丰厚的经验和独到的观点,他严谨、敬业、执着的职业精神为新闻工作者树立了榜样。在工作之余,易旭东也从事文学创作。在易旭东看来,媒体经历对文学创作绝不仅是加持、赋能这么简单。

其实,易旭东是从文学青年转向新闻工作者的。1982年,他就在《四川文学》发表短篇小说;1987年前,发表了8篇中短篇小说。“文学需要天赋,当时我认为自己‘江郎才尽’,转业新闻,成为职业记者。1992年,我在《成都工人报》时被‘借调’到《工人日报》,成为新闻界的第一个‘京漂’。从北京回来后,从《四川文化报》又被调到《读者报》。2002年,离开《成都日报》后,到民营企业‘锻炼’了几年,又调到《人力资源报》……”

当时,《工人日报·周末版》是央媒首家“试验田”,必须有适合读者阅读需求的“创新”,在题材选择、写作手法上表现“突破”,才能占领主报以外的市场。于是,易旭东除了提升了“以小见大”的采写能力,还需要用国际视野去“延伸”新闻事件,体现在文章主题、版面语言上,就是淡化“新华体”,善用“文学语言”……这为易旭东现在的大历史观、大散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读者报》时,锻炼了我的‘专刊能力’‘旧闻启示’‘时尚感知’,《读者报》自始至终坚持‘独立性’存在,‘多元化’发展,我感同身受,受益匪浅。坚守是最美的承诺。《读者报》30年来,走‘窄路’、存‘道宽’,坚持走以‘读者’为中心的行业‘专刊’,入木三分的发展轨迹,与时俱进的书写和记录。”易旭东坦言,“对选题的确定、书刊市场的感知,就是在《读者报》练就的。如今,我专著的‘架构’仍然是《读者报》的‘专刊’升级后的‘特刊’。如果你时间充足,再去读这两本书,会发现‘公园城市’是成都前世今生的‘特刊’,‘双城记’是‘三星堆’‘金沙城’融合发展的‘特刊’。”

从上一部著作《成都传: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到现在的《三千年前的“双城记”》,可以发现,易旭东的写作,在本土文化的宽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进一步延伸。不过,当一个作家连续在同类题材上有所建树,那极易形成一个标签,易旭东会在意这样的标签吗?对此,易旭东作了否定的回答:“不会在意。标签化既是对作家的赋能、提级,也会迫使作家创新式发展,多元化跨步。”

谈及未来写作的重点方向,易旭东表示,挖掘、传播本土的取之不尽的巴蜀文化,创新式运用用之不竭的史志旧闻,确实是自己写作的重点方向。“下一步,北宋那一批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文化名人,如‘三苏’、王安石、欧阳修……成都的‘新津三张’‘天府新区三范’‘双流三邓’‘崇州三张’,也是我今后写作的重点关注。”

来源:读者报全媒体

作者:何 建(读者报全媒体记者)


相关阅读

  • 主体封顶!新川5G互联科创园预计2024年投用

  • 今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位于成都高新区新川创新科技园的5G互联科创园日前已实现主体封顶,预计2024年建成投运。其中园区8号楼通过成都市住建局审批,取得预售许可。据悉,5G互
  • 2023成都双年展圆满收官

  • 备受关注的“时间引力----2023成都双年展”11月19日圆满收官,在127天的展期里共接待观众96万人次。本届双年展汇聚了22个国家及地区的235位艺术家的476件/组参展作品,形成九个
  • 世界儿童日,孩子们不一样的“朋友”这样说!

  • 11月20日是世界儿童日,今年世界儿童日的主题是“童享友好世界,点亮儿童未来”。让我们牵手每一个儿童,帮助他们实现自身权利、发展全部潜能,在成长的道路上童享“一米”城市,童行
  • 来秦陵博物院,探秘“太阳神鸟”背后的故事

  • 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图形标志(logo)文物原型,商周“太阳神鸟”金饰(复制品)惊艳亮相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问蜀”展。这件金饰虽为原文物的复制品,但因其薄如蝉翼的制作工艺、文物所展
  • 名家创作,为“金芙蓉”添彩

  • 当前,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成都日报社承办的“金芙蓉·文明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征文、摄影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
  • 问政丨到西岭雪山的高速进展到哪儿了?最新回应

  • 红星新闻网11月20日讯 每年冬天去西岭雪山的人较多,到西岭雪山的高速进展如何?快速公交K8线,能否延伸到广汉城区?成都东站停车收费标准是多少?……近期市民关注的这些问题,有回应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引以为戒!遂宁曝光三起执法典型案例

  • 日前,记者从市应急局获悉,今年以来,遂宁市应急管理局扎实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强安2023”监管执法等各类行动,聚焦各个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重点检查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