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董振霞 通讯员董加礼 任美惠
“年前,老伴生病,家里只有我们老两口,幸亏社区第一时间给申请了紧急救助。”说起社区搭建的社会救助服务平台,沂源县历山街道富源社区居民李女士满心感激。今年,历山街道不少社区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了“快速响应—限时办理—长期跟踪—满意度评估”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分门别类制定切实可行的困难群众帮扶方案,社区及社会组织跟踪落实。截至目前,已建立数百个救助人群台账,受益群众近万人次。
富源社区是老旧片区,租户多、老年人占比大,各类需要救助的困难家庭较多。今年,社区以争创“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以党建为统领,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主动发现社区救助需求边缘群体,积极联合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搭建成立社会救助服务平台,汇聚社会微力量,解决群众“小急难”。截至目前,社区已吸纳和孵化社会组织15个,成立8支志愿服务队伍,签约入驻合作企业6家,开展各类救助活动80余次,受益群众300余人次。
社区里夕阳红、朝阳黄、职业蓝3个服务品牌更是被老年人高分点赞。夕阳红以高龄、失能、独居、空巢等老年人为服务对象,定期开展上门康复按摩、“温暖过冬送棉衣”等活动,成为社区里受关注度最高的服务品牌。朝阳黄以单亲家庭、孤困儿童、残疾儿童等为重点服务对象,制定专门救助计划,由共驻共建单位认领开展长期帮扶。社区开展的暑期托管特长班,重点帮扶孤困儿童培养特长、提高能力、增强自信,不少孤困儿童受益。职业蓝则以困难失业职工家庭为救助重点,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困难职工救助项目。他们联合家庭服务业协会开展再就业培训,开展“四点半”课堂活动,提供照看孩子、学习辅导等免费服务,不少困难职工家庭成功脱困。
社区里分门别类实施的各类救助活动,更是让不少居民感动不已。烟站小区居民刘女士离婚后带两个孩子,家庭十分困难。社区了解情况后,立刻为她提供了帮扶救助。生资小区居民杨女士患有胰腺疾病,每年的治疗费达万余元,社区了解情况后,立刻为她申请了慈善基金,对她进行了现金帮扶。
“我们社区里定期组织各类活动,邻里互助是传统。”在社区走访,不少居民提起社区里的各类救助服务赞不绝口。在富源社区,精神慰藉类、物质帮扶类、居家照护类、邻里互助类服务项目深入人心。社区成立“爱心沂剪”志愿服务队,为老人上门理发活动,每月开展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也广受好评。
街道提倡社区实施邻里互助计划,让邻居们成为社区居民家门前的帮扶志愿者。目前,历山不少社区都成立了各类自治组织。残疾人张先生家定期有邻居上门帮着大扫除,也有邻居上门照看,帮着他购买生活物品。定期上门的志愿服务队,让张先生一样的上千户困境家庭得到及时帮扶。他说,群众有急难事,社区都有呼应,而邻里帮扶更是温暖了他的心。
“社区情况比较复杂,一些家庭虽未达到低保标准,但由于存在刚性支出,实际生活却处于困难状态,这些都是社会救助面临的现实问题,需要精准研究解决。”历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崔强说,他们积极在街道建立推行快速响应社会救助服务体系,目的就是在政府各类救助平台的基础上,在社区全面推动构筑非政府社会支持网络,积极引导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救助,整合企业、公益组织和个体、社会团体等多方力量,面向困难群众“小急难”实施应急快速精准救助,提升救助资源利用效率,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同时,也让社区从当前“补缺型小福利”向未来适度“普惠型大福利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