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瓶窑老街的映夏咖啡馆,仿佛来到了绿意浓浓的植物园。院子内移步换景,充满意境。此时,店员正在精心制作高颜值咖啡,来往的客人络绎不绝。很难想象,这家占地近1000平方米的文艺小院,两年前还是一间废弃的老房旧院。
“真没想到这里竟然开了一家这么漂亮的咖啡店,是一个很适合放松、休憩的宝藏打卡地。”瓶窑镇居民胡翠贤笑着说。
前年开始,瓶窑镇正在打造“微改造、精提升”项目,咖啡店的主理人许立风在镇里的支持下,花费10个月时间,将这个荒废的宅院打造成一个既有设计感又具有社交属性的复合空间。
“很多客人都会觉得瓶窑老街和以前大不相同,变得非常漂亮优雅。我们一天最多接待150名客人,很热闹。”许立风告诉记者。咖啡馆所在的瓶窑老街,也正是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对历史建筑进行活化,赋予老街建筑以“新生”,让公共空间更具活力。瓶窑老街自开街以来,已经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旅游收入1亿元左右,同时带动了周边1000余人的就业。
“两年来,通过‘微改造、精提升’,目前整个老街有商铺100余家,同时我们也积极引进年轻业态,通过花伞市集、夜间经济,让更多的年轻人来老街打卡,焕发老街的活力。”瓶窑镇区域发展办(文旅)负责人杨玉芬表示。
不仅仅是瓶窑镇,目前余杭区内多个“微改造、精提升”项目均已成为展示文旅融合的精品窗口。在百丈泗溪村,海拔878米的山顶上坐落着一家云雾咖啡,游客们可以一边喝咖啡一边赏风景。
云雾咖啡主理人周磊深有感触:“以前百丈山上满是黄泥路,后来政府投入了将近1亿多的资金进行基础建设,为村庄带来了更多生机。”
自全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五年行动实施以来,余杭聚焦做好旅游“微改造”的“绣花”功夫,从细处着眼、小处入手,迎来硬基础和软实力的“双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持续增强。截至目前,全区“微改造、精提升”项目计划投入9.2亿元,实际投入9.19亿元,投资完成率达99.9%,开展“微改造、精提升”改造项目264个,已完成22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