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之自强不息

日期: 来源:华夏文化促进会收集编辑:华夏文化促进会

        按:《诗说中国》是首部以古诗及注论形式总结和致敬中华民族众多圣贤豪杰的著作,是为了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用古诗概括、歌咏中华民族历代圣贤的生平事迹及其精神风貌,融文史哲于一体,显精气神于一言,唯愿广大青少年通过诵读后烙印于心,得圣贤精神滋养、贯通中华文脉、鼓舞华夏儿女大步前行,慎终追远以继往开来,与古今贤哲一道,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此诗由国画家陈超群绘制《陶侃自强不息龙马精神》诗意图。本文选自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中国精神之礼义三百图》,由著名文化学者张红星教授注解。全书365篇内容将陆续发布,每幅图之命名均为相关成语。


壬辰春节咏龙马精神并怀陶侃七律


大志从来有大行,发强刚毅写生平。

丈夫啸傲对艰苦,壮士乘时自纵横。

身负雄才须用世,行追至圣可垂名。

当年竖子谁曾料,龙马飞腾扶国倾。


黄德劲先生诗评:


        自强不息,龙马精神。读彬宇先生陶侃诗,有一股豪情隽气纵横胸宇间,直上九霄去。怀大志,耐艰苦,负雄才,成伟业。壮士乘时,龙马飞腾。当年竖子,睥睨群雄!夫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岂止如此?诗更可以振奋人心,砥砺志气,激扬百代也!斯人而有斯行也,斯才而有斯诗也,为彬宇先生陶侃诗,浮一大白也!


大行写生平 啸傲自纵横

        “大志从来有大行,发强刚毅写生平。” 彬宇先生的首联,用语是很巧妙的,尤其两个谐音:

       

         大行,“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晋书》)暗指陶侃之“士行”,即其大志大行也;


        发强,则隐藏着一个更加动人的故事。


        鄱阳孝廉范逵寓宿于侃,时大雪,湛氏乃彻所卧亲荐,自锉给其马,又密截发卖与邻人, 供肴馔。逵闻之,叹息曰:“非此母不生此子!”侃竟以功名显。(《晋书》)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於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罄,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氏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坐诸荐以为马革。日夕,遂为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知湛氏所为,既叹其才识,又深愧其厚意,语曰:“非此母,不生此子。”逵至洛阳,遂称之於羊晫、顾荣等人,大获美誉。


        这就是“截发留宾”的典故,岂非“发强刚毅”乎?陶侃的母亲湛氏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母”,与孟母(孟子),岳母(岳飞),欧母(欧阳修)齐名。当时家庭穷困,一个人独自撑持的陶母,为了给儿子创造好“因缘”,不惜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奉献出来,甚至剪掉了自己的头发换成钱,“以易酒肴,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招待过往的“贵人”,连每个仆从都照顾得很好。陶侃此时又是怎么做的呢?


        及逵去,侃追送百余里。逵曰:“卿欲仕郡乎?”侃曰:“欲之,困于无津耳。”逵过庐江太守张夔,称美之。夔召为督邮,领枞阳令。有能名,迁主簿。会州部从事之郡,欲有所按,侃闭门部勒诸吏,谓从事曰:“若鄙郡有违,自当明宪直绳,不宜相逼。若不以礼,吾能御之。”从事即退。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正寒雪,诸纲纪皆难之,侃独曰:“资于事父以事君。小君,犹母也,安有父母之疾而不尽心乎!”乃请行。众咸服其义。长沙太守万嗣过庐江,见侃,虚心敬悦,曰:“君终当有大名。”命其子与之结友而去。


        等到范逵离开的时候,陶侃送出去百余里还不说回来。范逵便问:“你想到郡中去任职吗?”陶侃说:“想去,可是苦于没有人引荐啊。”范逵便拜见庐江太守张夔,极力赞美陶侃。张夔于是召陶侃为督邮,任枞阳县令。陶侃干得很不错,以有才能而著名。在此期间,陶侃结识了时任安阳县功曹周访,二人一见定交,并结为儿女亲家。在周访的举荐下,陶侃被任命为庐江郡主簿。此时正值州部的从事到郡中,想找点岔子处罚他,陶侃于是关上门严格约束部下,而对从事说:“若我们有错误,自当按宪令处治,但这样相逼是不应该的。如果您若不按礼法办事,那么我也有自己的办法。”从事只好离去。


        张夔之妻生病,需要到几百里之外去接医生,当时大雪天寒,主簿等僚属们都感到为难,唯独陶侃说:“侍君侍父是为臣为子之义,小君就同我们的母亲一样,哪有父母有病而子女不尽心的。”于是主动要求前往。大家都佩服他的礼义。长沙郡太守万嗣来到庐江,见到陶侃,诚心敬悦,对他说:“你最终一定会有名的。”让自己的儿子与陶侃结为好友才离去。


        由此一段便可知,陶侃有一位极其贤达智勇的母亲,而自己更是有勇有谋,不卑不亢,而又忠诚勤勉,仁义厚道。这样“发强刚毅”的人,是不可能长期沉迹下僚的。


        夔察侃为孝廉,至洛阳,数诣张华。华初以远人,不甚接遇。侃每往,神无忤色。华后与语,异之。除郎中。伏波将军孙秀以亡国支庶,府望不显,中华人士耻为掾属,以侃寒宦,召为舍人。时豫章国郎中令杨晫,侃州里也,为乡论所归。侃诣之,晫曰:“《易》称‘贞固足以干事’,陶士行是也。”与同乘见中书郎顾荣, 荣甚奇之。吏部郎温雅谓晫曰:“奈何与小人共载?”晫曰:“此人非凡器也。” 尚书乐广欲会荆扬士人,武库令黄庆进侃于广。人或非之,庆曰:“此子终当远到, 复何疑也!”。庆后为吏部令史,举侃补武冈令。与太守吕岳有嫌,弃官归,为郡小中正。


        会刘弘为荆州刺史,将之官,辟侃为南蛮长史,遣先向襄阳讨贼张昌,破之。 弘既至,谓侃曰:“吾昔为羊公参军,谓吾其后当居身处。今相观察,必继老夫矣。”后以军功封东乡侯,邑千户。


        后来,张夔向朝廷举荐陶侃为孝廉。获举孝廉的陶侃应征到洛阳后,数度拜谒以“性好人物,诱进不倦”闻名的重臣张华。张华开始认为他是来自偏远之地的人,不大理睬他。但陶侃每次去,都神色安然。张华后来与他交谈,大为惊异,陶侃得以除任郎中。当时的伏波将军孙秀出身孙吴宗室,名望不高,北方士族都耻于任他的掾属,孙秀因为陶侃出身寒族,于是召他为舍人。


        当时豫章国郎中令杨晫,是陶侃的同乡,被乡中舆论一致称扬。陶侃拜见他,他评价说:“《易经》上说:‘坚固贞正,足以干事。’陶士衡就是这样的人。”杨晫和陶侃一同乘车去拜见江南名士中书郎顾荣,顾荣也很看重他。吏部郎温雅对杨晫说:“你怎么和小人同乘一辆车呢?”杨晫说:“他可不是普通的人。”当时的清谈领袖乐广要会见南方的名士,武库令黄庆推荐了陶侃。遭到了一些人的非议,黄庆说:“这人终会前途远大,有什么可疑的。”黄庆后来任吏部令史,就推举陶侃外出为邵陵郡武冈县令。陶侃到任后,与邵陵太守吕岳不和,于是弃官回家。后来又当过郡里的小中正。


        刘弘上任,便征召陶侃为南蛮校尉长史,领大都护,命他为先锋开赴襄阳,讨伐张昌。陶侃等人屡次与张昌交战,大败张昌,前后斩杀数万人,张昌逃窜到下山,他的部众全部投降,荆州平定。事后,刘弘很感慨地对陶侃说:“我过去担任羊公(羊祜)的参军,羊公说我日后一定能到他的地位,我今天看到你,你也一定能够继承老夫我啊。”随后,陶侃因军功被封为东乡侯,食邑一千户。


        “君终当有大名。” “《易》称‘贞固足以干事’,陶士行是也。” “此人非凡器也。”“今相观察,必继老夫矣。”……陶侃一步一步,遇上了真正赏识提拔、放手重用自己的贵人。


        从历史文字的字里行间,我们完全看到了一个倔强前行,不懈进取,不断崭露头角的志士形象。陶侃走得十分艰辛,十分不易,也因此为人十二分敬佩。陶侃为何走得这么难呢?李长之先生的《陶渊明传》(百花文艺出版社)里有比较详尽的阐述:


        必须母亲剪了头发,砍了柱子,割了席子,才能供得起客人;送客人,又要追送一百多里地;这样才能得到一个很小的官做。可见够艰难,也够惨痛!原因,就在他出身寒微。当他到了洛阳时,更受尽了当时一般名族的奚落。他去看张华,张华“初以远人,不甚接遇”(《晋书》卷六十六,《陶侃传》)。他去看同乡羊,羊就受到批评:“奈何与小人共载?”(同上,羊《晋书》作杨,此据吴士鉴《晋书注》改)就是后来到陶侃做了征西大将军,因讨伐苏峻,立了大功,那时已经七十岁左右了,却还被人骂为“溪狗”:


        石头事故,朝廷倾覆(指苏峻事)。温忠武(温峤)与庾文康投陶公求救。陶公云:“肃祖(晋明帝司马绍)顾命不见及。且苏峻作乱,衅由诸庾,诛其兄弟,不足以谢天下。”于是庾在温船后,闻之,忧怖无计。别日,温劝庾见陶,庾犹豫未能往。温曰:“溪狗我所悉,卿但见之,必无忧也!”庾风姿神貌,陶一见便改观,谈宴竟日,爱重顿至。——《世说新语·客止篇》


        不但当时人如此轻视他,就是到了唐代所撰的《晋书》上也仍然评论他:“士行望非世族,俗异诸华。”这都说明陶侃出身的寒微。


        从温峤称他为“溪狗”,和《晋书》上说他“俗异诸华”看来,他之被人轻视不只是阶级的关系而已,还有民族的背景在。溪族也就是《魏书》卷九十六《僭晋司马叡传》所谓“巴蜀蛮獠溪俚楚越”的溪族。陈寅恪有《魏书司马叡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一文,证明陶侃的乡里庐江郡正是溪族杂处区域,他的诸子之凶暴也与善战的溪人的气类相似,结论说:“江左名人如陶侃及渊明亦出于溪族。”这是可信的。


        陶侃本来的职业,大概是捕鱼。《晋书》卷六十六有这样的传说:


        或云侃少时渔于雷泽,网得一织梭,以挂于壁。有顷雷雨,自化为龙而去。


        吴士鉴《晋书注》引《御览》四十八《异苑》文:


        钓矶山者,陶侃尝钓于此山下,水中得织梭一枚,还挂壁上,后化成赤龙,从空而去。其山石上犹有侃迹存焉。——《世说新语·贤媛篇》: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母封鲊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刘孝标注引《幽明录》:


        陶公在浔阳西南一塞取鱼,自谓其池曰“鹤门”。


        这些故事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历史真实性,那就是陶侃“本出于业渔之贱户”,如陈寅恪所说。


        陈寅恪早间另有《桃花源记旁证》一文曾指出那是“寓意之文,亦纪实之文”,但那时他还只说那是根据戴延之随刘裕入关后的见闻,和刘骥之入衡山采药二事创作出来的,现在他这《魏书司马叡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一文里又加上:“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正是一篇溪族纪实文字。”我们对这也应该首肯。溪族是勇敢善战的,晋义熙六年卢循之战时,参军殷阐曾说:“循所将之众,皆三吴旧贼,百战余勇,始与溪子,拳捷善斗,未易轻也。”(《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五)陶侃的性行也有类似。


        总之,从陶侃到陶渊明,这里有一个出身寒微、捕鱼为业的善战的溪族生活背景在。从这里,我们不能不想到陶渊明的勤俭、能劳动、倔强和仕宦不能得意等等了。


        由陶侃而及陶渊明,由陶渊明而及陶侃。一脉传承的,是卑微的出身,是高远的志向,是刚毅的品质,是济世的情怀。彬宇先生说:“丈夫啸傲对艰苦,壮士乘时自纵横。”面对艰苦,陶侃是“啸傲”以对的;而作为一个有准备的人,陶侃乘时纵横,从未枉此生。再看史料有载的几则著名典故:


        “陶侃运甓”:侃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其励志勤力,皆此类也。(《晋书》)


        当兵事不忙,闲居无事时,陶侃便每天“搬砖”。早晨搬百砖到室外,晚上再搬回屋里。有人问为什么,回答说,我现在正在为中原之战做准备,如果太安逸了,怕真正上了战场,便不行了。他就总是这么要求自己,勤苦努力,毫不放松。


        陶侃这种看似有些“神经病”的举动,背后蕴藏着多大的志气与自律!有人说,“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是的,有多少人能有这种毅力和坚守呢?


        “孝子饮酒”:侃每饮酒有定限,常欢有余而限已竭,浩等劝更少进,侃凄怀良久曰:“年少曾有酒失,亡亲见约,故不敢逾。”(《晋书》)


        陶侃从来不让自己喝多,常常还在欢娱之中,但酒已经不喝了。有人劝他再喝点,他黯然神伤许久说: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因为喝酒误事,于是跟父母相约,从此再也不多喝。


        这又是多么大的自制力!毛主席曾评价说:古之人有行之者,陶侃、克林威尔(克伦威尔)、华盛顿是也。陶侃运甓习劳,克将军驱猎山林,华盛顿后园斫木。盖人之神也有止,所以瘁其神也无止,以有止御无止则殆。圣人知之,假是以复其神,使不瘁也。


        人贵有知,知贵能行。陶侃者,知行合一者也!


        “知恩图报”:侃命张夔子隐为参军,范达子珧为湘东太守,辟刘弘曾孙安为掾属,表论梅陶,凡微时所荷,一餐咸报。(《晋书》)


        凡是微贱时受过别人的恩惠,哪怕是一餐饭,陶侃也必定报答。我们知道他寒微时,受到张夔、范逵的帮助。在他崛起为大将的过程中,荆州刺史刘弘对他很是提携。等到陶侃平定苏峻之乱后,便任命张夔之子张隐为参军,范逵之子范珧为湘东太守,以刘弘的曾孙刘安为掾属,上表褒赞梅陶。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写道:


        晋保江东以存中国血统,刘弘之力也。弘任陶侃、诛张昌、平陈敏,而江东复为完土。侃以其才,而弘大以其量,唯弘“能用侃,侃固在弘之中也。”刘弘和陶侃就像是伯乐和千里马,陶侃得有独到的高超的军事本领这是公认的事实,这是他在那个自己格格不入的魏晋时代中的立身之本。


        志气恢弘,有才有德,知恩图报,自律刚强,这样的人,岂甘沉沦?岂能埋没?必然有功名立于世间!

雄才须用世 竖子扶国倾

        “身负雄才须用世,行追至圣可垂名。” 彬宇先生此两句诗,大可以作为本诗的诗眼所在。身负雄才者,必当用于兴国安邦抚怀百姓而不可荒废,也一定不会荒废;行追至圣者,必然可以名震寰宇也必然能够名震寰宇。有人会质疑一身本领而与时乖,满怀抱负而不为时用,其实根本上,还是不能真正目光如炬,认清时势,而又能与时俱进,俯仰随心。“当年竖子谁曾料,龙马飞腾扶国倾。”陶侃的行迹,给出了一个乘势而上,进退有时的范本。


        《短命王朝中的一场人才“接力”》如此写道:


        真正识得陶侃的伯乐是刘弘。当刘弘在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年)出任镇南将军、南蛮校尉、都督荆州诸军事时,他将陶侃任命为南蛮长史,并派他担任前锋进军襄阳。


        刘弘将州境平定后,为阻止起兵反叛的陈敏染指荆州,派陶侃出任江夏太守,守护荆州的东大门。后来因母亲去世,陶侃不得不离职归家。


        此时的西晋王朝气数已尽。永嘉五年(311年)六月,晋怀帝司马炽在洛阳被匈奴汉国俘获,七年二月在平阳被害。四月消息传至长安,晋愍帝司马邺继位,改元建兴。建兴四年十一月,司马邺在长安向汉国大将刘曜投降,次年被害,西晋灭亡。317年(建武元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称晋王,次年称帝,史称东晋。


        司马睿是司马懿的曾孙。从血缘关系看,东晋王朝可以视作在以洛阳为都的西晋崩溃之后,司马氏退守江东半壁江山。实际上,这是一个另起炉灶的新王朝。因此,包括陶侃在内,原西晋官员都面临一个何去何从的选择。


        服孝期满后,陶侃先是被东海王司马越辟为参军,后由江州刺史华轶表荐为扬武将军,驻屯夏口城(在今湖北武汉龟山)。华轶并不服从司马睿的节制,二人一向就存在矛盾。陶侃既然接受了华轶的委任,此时也就不属于司马睿的阵营。


        不过情况很快就发生了变化,史载起因源自陶侃的侄儿陶臻。陶臻在华轶手下任参军,但不久便托疾而归。他分析华轶不是司马睿的对手,提醒叔叔改换门庭。陶侃一开始很生气,要将陶臻遣返给华轶,但陶臻跑到司马睿那里去了。司马睿对陶臻的到来大为高兴,立即将他任命为参军,又主动给陶侃送去奋威将军的名号。于是,陶侃也脱离了华轶。


        这个变故耐人寻味。从表面上看,陶侃归属司马睿似乎是被侄儿牵着鼻子走。但这也有可能是由陶侃策划的一场“戏”,以便让他在政权更迭之际转换身份显得得体一些。从中可以看出两点,一是陶侃很在意自己的名节,二是他并非晋元帝司马睿的亲信旧部。这跟琅琊人王导、王敦兄弟一开始就拥戴司马睿,以致后来有了“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完全不可比。


        刘弘去世后,继任荆州刺史名叫王澄。此人跟王导、王敦系同族。时任西晋太尉王衍在为自己安排退路时,将弟弟王澄派去做荆州刺史,作为其“三窟”之一。


        王澄一上任便触发了益州流民杜弢起兵,很快被调离,由周顗接任。杜弢的势力发展很快,攻下了湘州治所临湘(今湖南长沙)。司马睿以王敦为都督,指挥陶侃、周访等将征讨。新任刺史周顗在跟杜弢交战时也吃了大败仗,被迫逃往王敦所在的豫章(今江西南昌)。凭借陶侃的智勇双全,晋军才扭转了颓势。


        在此情势下,王敦只得上表举荐由陶侃接任荆州刺史。史载在三年的时间里,陶侃跟杜弢军大小战数十次,直至最终将其扑灭。


        当周顗败退豫章时,王敦接到了陶侃的报捷,他感叹地说:“若无陶侯,便失荆州矣!”后来陶侃也曾经历一次惨败,“仅以身免”,但王敦还是让他“以白衣领职”,等到陶侃再打胜仗,便又恢复了他的职务。由此可见当时战斗的惨烈,以及陶侃所发挥的舍我其谁的作用。


        由此一段历史,可以读到的信息其实是很丰富的:


        第一,陶侃绝不是迂腐的愚忠者,而是善于审时度势,计谋在胸,因时变化。


        第二,陶侃能打,善战,虽然也曾有过败绩,但绝对是当时的第一常胜将军。


        第三,相比王、庾那些东晋豪门,陶侃别无升阶之路,只能靠自己的敢打能拼。


        《荀子·议兵》言:“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如此“兵不血刃”的故事,在陶侃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


        比如典型案例:


        诸将皆请乘胜击温邵,侃笑曰:“吾威名已著,何事遣兵,但一函纸自足耳。”于是下书谕之。邵惧而走,追获于始兴。


        因为此前打了胜仗,陶侃威名赫赫,因此根本不用再追击温邵,而是一纸书函,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


        默在中原,数与石勒等战,贼畏其勇,闻侃讨之,兵不血刃而擒也,益畏侃。苏峻将冯铁杀侃子,奔于石勒, 勒以为戍将。侃告勒以故,勒召而杀之。


        东晋的屯骑校尉郭默作战勇敢,曾与后赵的建立者石勒等作过战,石勒等都很怕他。但此人一贯骄横跋扈,把谁都不放在眼里,有一次因为泄私愤竟然杀死了平南将军刘胤。事后,还大胆伪造诏书,诬谄刘胤谋反,向各州郡通报。这件事暴露后宰相王导怕朝廷无力惩处他,不但不向他问罪,反而加封他的官职。


        陶侃知道这件事后,一方面上书朝廷请求讨伐郭默,一方面写信给王导,要求他采取果断措施。信中有两句话写得非常有力:“郭默杀害州官,朝廷就任命他当州官。难道他杀害宰相,也就让他当宰相不成!”王导读了这封信,受到很大的触动,便派了陶侃率军去讨伐郭默。郭默深知陶侃领兵作战十分厉害,听说他亲自来讨伐,非常焦急,打算率军离开江州南下。但陶侃出兵神速,郭默还未离城,陶侃的大军就已经将江州团团围住。


        郭默想固守城池,但又知道自己不是陶侃对手,怕城破后难逃性命;想开城门投降,又怕朝廷要杀他的头,真是左右为难。他手下的一名叛将见大势已去,将他逮捕后开城门投降。陶侃终于不战而取得胜利,平定了这次叛乱。


        苏俊的部将冯铁杀害了陶侃的儿子,之后投奔了石勒成为了其手下将领,陶侃告诉石勒这件事情,石勒就把冯铁杀掉了。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陶侃“兵不血刃”的本领来自哪里?来自多谋善断,见微知著的洞察;来自事必躬亲,无微不至的勤奋;来自一身雄才而行追至圣。


        《晋书》中有两句评语,并分别以强力的证明陈述之。


        其一:“侃在军四十一载,雄毅有权,明悟善决断。”自南陵迄于白帝数千里中,路不拾遗。苏峻之役,庾亮轻进失利。亮司马殷融诣侃谢曰:“将军为此,非融等所裁。”将军王章至,曰:“章自为之,将军不知也。”侃曰:“昔殷融为君子,王章为小人;今王章为君子,殷融为小人。”


        侃性纤密好问,颇类赵广汉。尝课诸营种柳,都尉夏施盗官柳植之于己门。侃后见,驻车问曰:“此是武昌西门前柳,何因盗来此种?”施惶怖谢罪。


        议者以武昌北岸有邾城,宜分兵镇之。侃每不答,而言者不已,侃乃渡水猎,引将佐语之曰:“我所以设险而御寇,正以长江耳。邾城在江北,内无所倚,外接群夷。夷中利深,晋人贪利,夷不堪命,必引寇虏,乃致祸之由,非御寇也。且吴时此城乃三万兵守,今纵有兵守之,亦无益于江南。若羯虏有可乘之会, 此又非所资也。”后庾亮戍之,果大败。


        庾亮率军攻苏峻,反为其所败,于是把符节交给陶侃谢罪。陶侃却说:“古人曾有三败,君侯您才败两次。现在是紧急关头,不该计较这些。”庾亮的司马殷融去见陶侃谢罪说:“这是庾将军造成的,不是我们出的主意。“另一位庾亮的幕僚王彰来后则说:“这是我自己造成的,庾将军不知道。”陶侃说:“过去殷融是君子,王彰是小人;现在王彰是君子,殷融则是小人了。”随后,陶侃又感叹道:“朝廷政出多门,才产生国家的灾祸。自从王室丧乱以来,难道只是苏峻一人为患?”


        陶侃性格“纤密好问”,勤于调查访问,被时人比作人西汉的赵广汉。他精于吏职,善察访,发奸擿伏如神。在这方面陶侃也并不逊色。陶侃曾令诸军营植柳。而都尉夏施盗官柳种在自家门前。陶侃后来看见,停车问道:“这是武昌西门前的柳树,为何把它盗来这里种?”夏施恐惧之下连忙谢罪。


        陶侃驻守在武昌时,不少人主张在江北的邾城驻兵镇守。陶侃每次都不回答,而众人一直说此事,陶侃于是在率将佐过江围猎时分析说:邾城隔在江北,内无所倚,外接敌寇。即便派兵驻守,也无益江南。长江才是御寇的天险。众将才恍然大悟。后荆州刺史庾亮派精兵万人驻守邾城,至咸康五年(339年),后赵派兵来攻,邾城孤立无援,终于兵败城陷。


        其二:“侃性聪敏,勤于吏职,恭而近礼,爱好人伦。终日敛膝危坐,阃外多事,千绪万端,罔有遗漏。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引接疏远,门无停客。”


        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 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吏将则加鞭扑,曰:“樗蒱者,牧猪奴戏耳!《老》《庄》 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可行也。君子当正其衣冠,摄其威仪,何有乱头养望自谓宏达邪!”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若力作所致,虽微必喜,慰赐参倍;若非理得 之,则切厉诃辱,还其所馈。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殖,家给人足。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陶侃的部下中有人闲于游戏而荒废职事,陶侃命令将其酒器、赌具都投入江中,并鞭打吏将。有送礼物给他的,都要询问来由,若是自己出力得来的,即使礼物轻微也很高兴,回赠的东西更多。若这礼物来路不正,则严厉斥责,绝不收取。


        有一次,陶侃外出,看见一个人手拿一把未熟稻谷,陶侃问:“你拿它做什么?”那人回答:“在路上看见的,就随意拿来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不种田,又拿别人的稻子戏耍!”陶侃抓住他鞭打他,因此百姓勤于农事,家中充足。


        在造船的时候,陶侃命人把木屑和竹头都登记后收藏起来,人们都不明白这样做的原因。后来大年初一聚会时,地面积雪,太阳刚放晴,厅堂前积雪,地面还潮湿,陶侃于是用木屑铺散地面。等到桓温伐蜀时,又用陶侃保存的竹头作钉装船。陶侃综合料理事物极其细密,都是这样。


        由此可知,陶侃是心明眼亮,精于管理的。不论为军还是从政,陶侃都算得上“能吏”。毛主席曾经评价:人立身有一难事,即精细是也。能事事俱不忽略,则由小及大,虽为圣贤不难。不然,小不谨,大事败矣。克勤小物而可法者,陶桓公是也。


        陶侃的一生,最大的得益是军功,是最大的屏障与最好的护身符也是能打。《晋书》里这样评价:


        作藩于外,八州肃清;勤王于内,皇室以宁。乃者桓文之勋,伯舅是凭。


        将陶侃的军功与齐桓公、晋文公的功劳相提并论,这个评价是很公允的。


        公元330年,陶侃达到了军功的巅峰,被拜为大将军、江州刺史,封长沙郡公,加都督交、广、宁八州军事。依然年过古稀的他仍然上表云“欲为陛下西平李雄,北吞石季龙”,这份雄心壮志值得千年后的我们为之击节叫好。


        而陶侃更加让人敬重的,则是不仅有进的本领,还有退的智慧;不仅能谋攻,还能远祸。其中不仅有避开王敦等权臣、帝室及贵胄等的嫉妒与猜忌,还有自己的急流勇退,绝不恋栈。


        季年怀止足之分,不与朝权。未亡一年,欲逊位归国,佐吏等苦留之。及疾笃,将归长沙,军资器仗牛马舟船皆有定簿,封印仓库,自加管钥以付王愆期,然后登舟,朝野以为美谈。将出府门,顾谓愆期曰:“老子婆娑,正坐诸君辈。”尚书梅陶与亲人曹识书曰:“陶公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陆抗诸人不能及也。”谢安每言“陶公虽用法,而恒得法外意”。其为世所重如此。(《晋书》)


        朝廷拜陶侃为大将军,赐予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殊荣,被陶侃上表坚决辞让。虽然位极人臣,陶侃“深以满盈自惧,不预朝权”,多次想告老回到封国,而被佐吏们苦苦相留。在离开荆州前,其军资、器仗、牛马、舟船等,都有簿录统计,封存仓库,由其亲自上锁他将后事托付给右司马王愆期,并命他统领文武官吏。


        十二日,陶侃乘车离开武昌,到渡口乘船,准备返回长沙,回头对王愆期说:“老夫现在蹒跚难行,正因你们阻拦。”次日(334年7月30日),陶侃于樊溪逝世,享年七十六岁。根据陶侃的遗嘱,众人把他葬在长沙南二十里的地方;他的旧部又在武昌城西为其刊石立碑、作画像。成帝闻讣讯后,下诏追赠陶侃为大司马,赐谥号“桓”,以太牢礼祭祀。


        还有两件事,让陶桓公的丰功伟绩,更加富有传奇性,也更加令人尊敬。


        一是折翼之梦。又梦生八翼,飞而上天,见天门九重,已登其八,唯一门不得入。阍者以杖击之,因坠地地,折其左翼。及寤,左腋犹痛。又尝如厕,见一人硃衣介帻,敛板曰:“以君长者,故来相报。 君后当为公,位至八州都督。”有善相者师圭谓侃曰:“君左手中指有竖理,当为公。若彻于上,贵不可言。”侃以针决之见血,洒壁而为“公”字,以纸裛,“公” 字愈明。及都督八州,据上流,握强兵,潜有窥窬之志,每思折翼之祥,自抑而止。


        传奇人物,自有累世传奇,而愈传愈真,愈传愈广。此便为陶侃的“折翼之梦”的传奇。陶侃权震八州,曾有位登九重之梦乎?史实已完全不可考。但其终没有“窥窬”,也并没有“折翼”,则是事实。由其晚年谦退之语,便可以读出一代名臣的赤子之心,绝非那么浅薄。


        二是肺腑之言:遣子斌与南中郎将桓宣西伐樊城,走石勒将郭敬。使兄子臻、竟陵太守李阳等 共破新野,遂平襄阳。拜大将军,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上表固让,曰:“臣非贪于畴昔,而虚让于今日。事有合于时宜,臣岂敢与陛下有违;理有益于圣世,臣岂与朝廷作异。臣常欲除诸浮长之事,遣诸虚假之用,非独臣身而已。若臣杖国威灵,枭雄斩勒,则又何以加!”咸和七年六月疾笃,又上表逊位曰:


        臣少长孤寒,始愿有限。过蒙圣朝历世殊恩、陛下睿鉴,宠灵弥泰。有始必终,自古而然。臣年垂八十,位极人臣,启手启足,当复何恨!但以陛下春秋尚富,余寇不诛,山陵未反,所以愤忾兼怀,不能已已。臣虽不知命,年时已迈,国恩殊特, 赐封长沙,陨越之日,当归骨国土。臣父母旧葬,今在寻阳,缘存处亡,无心分违, 已勒国臣修迁改之事,刻以来秋,奉迎窀穸,葬事讫,乃告老下籓。不图所患,遂尔绵笃,伏枕感结,情不自胜。臣间者犹为犬马之齿尚可小延,欲为陛下西平李雄,北吞石季龙,是以遣毌丘奥于巴东,授桓宣于襄阳。良图未叙,于此长乖!此方之任,内外之要,愿陛下速选臣代使,必得良才,奉宣王猷,遵成臣志,则臣死之日犹生之年。


        陛下虽圣姿天纵,英奇日新,方事之殷,当赖群俊。司徒导鉴识经远,光辅三世;司空鉴简素贞正,内外惟允;平西将军亮雅量详明,器用周时,即陛下之周召也。献替畴谘,敷融政道,地平天成,四海幸赖。谨遣左长史殷羡奉送所假节麾、 幢曲盖、侍中貂蝉、太尉章、荆江州刺史印传启戟。仰恋天恩,悲酸感结。


        由“溪狗”而位极人臣,名垂青史,抚今追昔,上书帝王,剖白身心,胸中多少感慨!明末著名学者黄道周曾有评价:


        “陶侃忠能,著之久矣。命之御贼,肯庇乡里。信任击之,所向披靡。天下饥荒,劫贼群起。诈作商船,诱擒究拟。究系将兵,追斩方已。王贡从弢,被击遁徙。侃遥谓之,君本佳子。顺弢匪人,吾为君耻。贡感来降,弢因败死。既迁广州,径行不止。曾机皆诛,下温一纸。在广恐安,运甓以砥。木屑竹头,皆所综理。石头可攻,白石可倚。名将妙言,从而且喜。郭默即诛,余奸自馁。不守邾城,大有深指。方识陶公,过人远尔。”


        陶公过人远尔!彬宇先生之诗,甚有益于后人,而大有启示于心怀梦想者矣!大志大行,发强刚毅;啸傲艰苦,乘时纵横;雄才用世,行圣垂名;当年竖子,龙马飞腾。陶桓公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大丈夫当珍惜寸阴,追学圣贤,以“诗说中国”为人生圭臬,岂能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而自弃也!


        张红星教授注:


        大行:指高尚的德行。《荀子‧子道》:“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百喻经‧债半钱喻》:“要少名利,致毁大行;苟容己身,不顾礼义。”也指行大事,《史记‧项羽本纪》:“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发强:犹言奋发图强。《礼记‧中庸》:“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 孔颖达疏:“发,起也。执,犹断也。言孔子发起志意,坚强刚毅,足以断决事物也。”清·林则徐《记粤东绅民呈送颂牌》:“安徽绿茶商俞澄印等送牌二对:‘宽裕温柔’(两面);‘发强刚毅’(两面)。”


        乘时:乘机;趁势。晋·左思《吴都赋》:“富中之甿,货殖之选,乘时射利,财丰巨万。”《宋史‧王晏传》:“今契丹南侵,天下汹汹,英雄豪杰固当乘时自奋。”


        用世:见用于世,为世所用。唐·戴叔伦《寄孟郊》诗:“用世空悲闻道浅,入山偏喜识僧多。”宋·苏轼《篆般若心经贊》:“草隶用世今千载,少而习之手所安。”清·魏源《默觚上‧学篇十二》:“使孟子而用世,必用杨墨 ,不用仪秦也。”


        垂名:谓留传声名。《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论》:“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唐·刘知几 《史通‧列传》:“寻附出之为义,攀列传以垂名。” 清·赵翼《瓯北诗话‧杜少陵诗》:“李杜诗垂名千古,至今无人不知;然当其时,则未也。”


        竖子:指小孩。《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 。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 ’” 《隶释‧汉安平相孙根碑》:“呱呱竖子,号咷失声。”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国倾:即“倾国”的倒装。倾覆邦国。《晏子春秋‧谏上十》:“此离树别党,倾国之道也,婴不敢受命。”《史记‧项羽本纪》:“此天下辩士也,所居倾国。”唐·李商隐《马嵬》诗之二: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宋·黄庭坚《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雪后书怀》: “燕颔封侯空有相,蛾眉倾国自难昏。”宋·黎善夫《挽赵秋晓》:“年时父子记同登,讵意天从杞国倾。”清·梁佩兰《送吴山带北上》:“蛾眉㛹娟谁目成,昔为里颦今国倾。”


——————————————————————


        《诗说中国——中国精神之礼仪叁百图》为廖彬宇先生古体诗集,《礼记》云“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彬宇先生汇集历年吟咏往圣先贤及其事迹的古体诗365首,透过圣贤事迹来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发扬礼乐文明。该文献简单易记,大雅斯文,使圣贤精神能够让人口耳相传,深入人心。是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血之作。既是歌颂古今贤哲,致敬圣贤,也是献礼新时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绵薄之力。


相关阅读

  • 荆州废弃厂房变身靓丽“洋码头”

  •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宇 通讯员 樊伟 郑巧娟在有着年轻人“种草机”之称的小红书上查阅荆州游玩攻略,“洋码头”已经成了众多攻略推荐的打卡必去之地。“洋码头”是指荆州沙市
  • 评论 | 奋勇争先 更加“荆”彩

  • 芳菲五月,荆江两岸正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蒙徽在荆调研讲话精神。这是一场求真务实的调研,为荆州发展把脉问诊、指航明向;这是一场激励斗志的讲话
  • 湖北荆州:“绿色审判”刷新“荆江之美”

  • 鱼跃江面、沙鸟翱翔、风光旖旎,尽显荆江之美。浩浩长江,横贯荆州 483 公里,径流里程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长。抓好长江大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荆州责重如山。守住生态容
  • 荆州海事局严查船舶配员等突出违法行为

  • 5月中下旬以来,荆州海事局江陵处现场巡查中先后对华X、鑫X、和X、皖X等多艘涉嫌配员不足船舶进行调查处理,指导其立即纠正。为深入贯彻上级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决策部署,督导公
  • 荆州海事局创新举措全力服务广大船员

  • 近日,荆州海事局协调宜昌海事局、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在荆州举办一期1000总吨以下油船船员特殊培训考试,28名船员首次在家门口参加特培考试。针对荆州辖区部分危险品码头(水上加油
  • 荆州海事局攻坚克难力促船舶岸电使用

  • 近日,荆州海事局会同荆州市交通局在辖区某深水港码头举行了第二批岸电标准转换接口交接仪式,供电部门与荆州辖区3家码头就第二批共15套岸电岸电标准转换接口举行交接仪式。为
  • 那时的蓉漂 ③|蜀郡太守张堪用七个典故诠释一生

  • 编者按:五一假期,诗和远方成了不少的人的向往。不过,想要彻底逃离那些想要逃离的日常,往往不可得。今天,就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东汉建武十二年,有这么一位蓉漂,他与这座城市同行的时
  • 评论 | 一“桥”飞架东风来

  • 近日,荆州市委书记吴锦出席“四大功能目标”工作推进会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贯彻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力“四大功能目标”,加快推动优势放大、功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之自强不息

  • 按:《诗说中国》是首部以古诗及注论形式总结和致敬中华民族众多圣贤豪杰的著作,是为了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用古诗概括、歌咏中华民族历代圣贤的
  • 重点推介

  • 龙池红色文旅项目概况 项目占地面积约3000亩,重点打造齐氏牛街文化旅游餐饮中心,建设文化旅游接待中心,提升改造齐西古村、九曲胡同,重现千渠百塘水系风光,开发剪纸等传统工
  • 最近,济南这条老街火了!

  • 摄影:刘银刚孟夏五月,以清风为伴,徜徉在济南老城街巷。在起凤桥街打卡漫步,踏访曲水亭街,与文人墨客吟诗作赋,共享曲水流觞之乐;寻叫卖声,游鞭指巷,逛赏林立的街铺,感受车水马龙的市井
  • 美丽乡村|高唐县梁村镇:茶棚村美景

  •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茶棚村仿古大门,相传清朝乾隆皇帝曾御驾亲临此村,并赐名“茶棚村”。茶棚村古井茶棚村仿古建筑文化墙茶棚村党建廉政文化墙茶棚村乡村记忆馆内景茶棚村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