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神经调控治疗帕金森?我国科学家发表最新研究

日期: 来源:潍坊融媒收集编辑:潍坊融媒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目前对于帕金森病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并不明确。北京时间11月2日晚,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路中华、戴辑、鲍进团队在《细胞》发表最新研究,科研团队提出了一种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新型神经调控技术。在前期非人灵长类动物上的实验表明,该疗法在不影响大脑其他神经环路的情况下,对帕金森病累及的关键神经环路进行精准靶向干预,为帕金森病临床治疗提供了潜在的全新策略。

瞄准失控的运动“油门”

  过往的研究表明,影响帕金森病有两条关键神经环路,分别是“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两条环路各有一类关键的神经元,即起着促进运动作用的D1中棘神经元,和有着抑制运动作用的D2中棘神经元。

  “D1神经元就像‘油门’,而D2神经元就像‘刹车’,当车子想要启动时,‘油门’踩不动,‘刹车’松不开,车身就会不停地颤,自然就启动不了了,帕金森病人亦是如此。”深圳先进院脑所研究员路中华介绍,正是由于中脑黑质脑区的多巴胺神经元大量死亡,不能精准调控D1和D2神经元,使得D1神经元的运动促进作用降低,而D2神经元的抑制运动作用增强,导致使其所在的两条关键神经环路活动失调,进而产生一系列运动障碍症状。

  对此,研究团队进行了大胆设想,是否可以通过特异性调控作为运动“油门”的D1神经元所在的神经环路,从而干预帕金森病?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帕金森病神经调控技术,对D1神经元所在的“直接通路”进行精准活动调控,从而实现对帕金森症运动症状的靶向干预。

  该技术重要的创新优势在于,这种策略可以高选择性调控“直接通路”,又不会干扰全脑和全身多种多样的,且未受帕金森症影响的多巴胺通路和相关功能,从而实现疾病干预的高度靶向性。

历时6年,解码全新神经调控疗法

  大脑的神经网络中,存在着近千亿个神经元,想要特异性调控D1神经元,而不影响其他神经元功能,并起到治疗帕金森病的治疗功效,并非易事。

  自2017年开始,深圳先进院路中华团队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和多轮筛选,最终获得了可适配新策略的三个关键组件,这三个关键组件组成的新型神经调控工具,可特异性调控D1神经元所在的直接通路,并恢复帕金森病中受损的运动功能。科研团队将这一技术进行了动物验证实验,发现该方法不仅在帕金森小鼠模型中验证有效,在非人灵长类的帕金森猕猴模型中同样有效。

  在脑疾病研究中,帕金森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大部分的神经系统疾病都伴随着特定的神经环路功能异常,靶向干预功能异常的神经环路将是未来脑疾病治疗研究的重要方向。研究团队提出的帕金森病新型神经调控疗法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取得成功,也将为其他更多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研究提供重要借鉴意义。


编辑:陈晓芳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阅读

  • 你每天是怎么醒来的?

  • 睡觉可是终身大事,睡眠时长约占我们人生的1/3,它作为人类最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在认知、免疫和身体健康各方面都有着关键作用。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早上是怎么醒来的?今天就带
  • 一文盘点神经阻滞中的那些注意事项

  • 现代外科手术中,任何手术都必须要麻醉。小到局部麻醉,大到全麻,都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些年,由于加速术后康复理念(ERAS)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麻醉医师认识到采用对全身影响小的麻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神经调控治疗帕金森?我国科学家发表最新研究

  •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目前对于帕金森病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并不明确。北京时间11月2日晚,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路中华、戴辑、鲍
  • 我国力争到2025年初步建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

  •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记者张辛欣)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
  • 倒车接人?游戏ETF(159869)午盘翻红

  • 今日传媒游戏股早盘调整,游戏板块午后翻红,游戏ETF(159869)现小幅微涨0.68%,持仓股涨多跌少,昆仑万维领涨近3%,世纪华通、吉比特巨人网络跟涨超1%,姚记科技、浙数文化、掌趣科技均下
  • 沙海绿洲吹浪去

  • 11月2日《内蒙古日报》9版刊发王占义的署名文章《沙海绿洲吹浪去》讲述库布其这片美丽的沙海绿洲同时央视网、央广网、国际在线等国内各大网站和互联网平台纷纷转载▲11月2
  • 瓦赫宁根大学校长亚瑟·摩尔访问我校

  •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10月27日下午,瓦赫宁根大学校长亚瑟·摩尔(Arthur Mol)教授访问我校。校党委书记钟登华与摩尔教授就加强中荷农业教育科技合作与人才培养交换意见。钟登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