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聚力做活山水文章!万源全力创建“天府旅游名县”

日期: 来源:达州日报收集编辑:达州日报

看过八台山的日出云海,走过龙潭河的小桥流水,到过荔枝古道的摩崖造像……这个“五一”假期,万源市旅游市场“人人人人从众”的景象再度回归,共接待游客10.40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90.77万元,当地丰富多彩的文旅业态让游客体验了不重样的快乐。

文旅产业结出累累硕果,是万源市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为抓手,不辍耕耘的最好收获。创建过程中,万源市坚定“文旅兴市”战略,依托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大力推进文旅产业开发,不断拉长旅游链条,让游客感受到了“诗与远方”的美好。

八台风光 

旅游基础深厚 创建“名县”有底气

万源之美,“美”在钟灵毓秀的青山绿水。

作为省级生态示范市,万源森林覆盖率达63.8%,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花萼山、国家级地质公园八台山、“十里画廊”龙潭河、“中国仙山”烟霞山、省级森林公园黑宝山,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达6级最高标准,被誉为川陕渝地区“后花园”“天然氧吧”。

万源之美,“美”在恢宏厚重的红色底蕴。

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区之一,万源红色文化底蕴深厚,革命先烈李家俊领导的固军坝起义震撼全川。1934年,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进行了彪炳史册的“万源保卫战”,8万多万源儿女参军参战,为新中国成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茶文化节

万源之美,“美”在源远流长的人文风光。

作为荔枝古道上的重要一环,万源自古就是秦巴地区的商贸重镇,溪口古镇、东梨村落等传统村落至今保留着旧貌,极具传统川东民居特色的木构房屋,悄然诉说着当年商贾马队往来不绝的热闹景象。石窝乡古社坪村苏家岩《紫云坪植茗灵园记》摩崖石刻,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记载种茶的石刻,距今已有900年历史。万源之美,“美”在唇齿留香的山珍美味。

茶文化节

万源是全国十大富硒区之一、四川省唯一天然富硒区,富硒农产品享誉全国,富硒茶、马铃薯、大巴山老腊肉、蜂桶蜂蜜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旧院黑鸡(蛋)获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巴山雀舌”茶叶获“中国驰名商标”。

丰厚的旅游资源,为万源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增添了底气。一块块“金字招牌”,助力实现乐游万源、悦享万源。

强化基础配套 创建“名县”有支撑

在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旗帜下,万源市正不断强化基础配套,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整体品质,推动旅游产业全面完善升级,为游客创造更加优良的旅游环境。

产业兴旺,首在交通。今年以来,万源市交通领域接连传出好消息——西安至万源至达州动车组正式开行,万源至八台快速通道如期通车……加上包茂高速、巴万高速、210国道、347国道的交通大通道,被群山包围的万源彻底打破了旅游产业的交通“桎梏”。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动车组将一批又一批来自远方的客人更快地带到万源,万源至八台快速通道则将万源城区到八台山景区的车程缩短到20多分钟,让游客在路上的时间更少,在景区的时间更多。

万源至八台快速通道

号角飘带雕塑、黑白琴键景观、休息区观景台……作为万源的第一条旅游大通道,万源至八台快速通道在建设之初,便决定对沿线文化风貌进行打造,营造路上的风景。截至目前,道路文化风貌打造仍未结束,施工人员正在围绕打造一条景观路的目标全力抢抓进度。

除了交通项目,万源市还有多个涉旅重点项目目前正在火速推进。在万源市太平镇快活坪村生态停车场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挥汗如雨,该停车场面积3500平方米,设有大小车位60余个,建成后将大大提高当地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在万源市龙潭河自驾露营基地,施工人员同样奋战在一线,全速推进露营基地功能室、场平以及绿化等施工。

据了解,“五一”小长假期间,万源市共有19个旅游施工作业面在持续推进。有关部门和施工单位全力配合,形成了最大的工作合力,抢时间、提效率、抓进度,为万源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以创促建,实现全域旅游大发展,让万源旅游品牌更响更亮。”万源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樊成表示。

延伸旅游链条 创建“名县”有盼头

旅游业素有“带一产、强二产、优三产”的优势,结合万源市旅游和产业发展实际,当地全面谋划“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最大限度提升旅游产业集群的集成效应和链接效应,推动旅游和产业齐飞共舞。

做优“旅游+活动”。今年以来,万源市已策划举办多项活动。1月,川渝两地200余名选手云集八台山定向越野;2月,“猜灯谜·庆元宵”营造欢乐祥和节日氛围;3月,达州市首届“巴山青”茶文化节暨大巴山富硒茶产业发展大会在万源市八台镇大巴山茶文化原乡开幕;4月,央视网、中新社、四川卫视等18家媒体到万源采风。今年,万源市策划“一周一活动,一月一赛事”文体旅活动16项,参与活动人数预计将达7万余人次,线上线下将惠及群众60万余人次。

万源全景

做活“旅游+农业”。万源市推动“农道变游道、农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依托乡村旅游集群,培育园区农业、体验农业、设施农业等业态,通过创新转化,将富硒茶叶、旧院黑鸡(蛋)、蜂桶蜂蜜等农特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和特色美食,建成集果蔬采摘、乡村美食、农事体验、农趣娱乐于一体的农业旅游产品带。

做精“旅游+康养”。万源市因地制宜打造一批配套完备、特色鲜明的“世外桃源”式康养小区。依山就势深入推进田园民宿、森林木屋、帐篷酒店等建设,打造“旅居”胜地。建设一批健身步道、运动公园,打造“动养”乐园。依托丰富的农特产品,精心烹饪“富硒八大碗”,打造“食养”天堂。深化医养结合,建设一批集医疗、保健、康复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中心,打造“疗养”福地。

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为契机,万源市全域共建、全民共享的旅游发展新格局逐渐成形,“生态福地·和美万源”的旅游名片更加靓丽,一条兴市之路正在脚下清晰铺展。


相关阅读

  • 从“五一”成绩单看消费复苏成色和前景

  • 连平/文作为疫情受控后的首个“五一”假期,交出了一份总体符合预期的“消费成绩单”,延续了今年一季度以来消费大幅回升的良好态势。从“五一”各项消费数据来看,我国消费市场
  • 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5月19日启幕

  • 羊城晚报讯 记者刘星彤、通讯员穗文广旅宣报道:第31届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将于5月19日至21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C区举办。9日下午,展会在广州举办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
  • 一大批文旅产品将在宝鸡亮相并免费派送

  • (宝鸡新闻网 罗君)5月13日至14日,以“行游山水•体验中国”为主题的2023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将在第十二届宝鸡市文化旅游节期间举行。近年来,宝鸡市围绕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名
  • 秘鲁多举措促进旅游业复苏

  • 秘鲁外贸和旅游部近日表示,预计今年秘鲁将迎来250万人次国际游客,较去年增长26%,将带来超过33亿美元的外汇收入。 独特的自然地貌、古老的印加文明、多样的美食
  • 何以美人 遇见丹巴

  • 为持续深化丹巴县“全域旅游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成果。5月9日, 以“何以美人·遇见丹巴”为主题的丹巴文旅产业发展研讨会在蓉举行,来自省内的文旅专家、旅游学会等省级
  • 完成公示,名单来啦!

  • 夏日初至,出行正好近期,陕西省旅游景区上新啦共有18家旅游景区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家旅游度假区确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快来看看有没有你的心动旅行目标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 国家级名单公布!四川两景区入选

  • 文化和旅游部昨天公布66家单位为第二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包括2021年因疫情原因未开展实地评定的9家单位和2022年申报的57家单位)。四川两地入选,分别是乐山大佛风景名胜
  • 第二批!66家“国家级”,广西有这些→

  • 文化和旅游部今天公布66家单位为第二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包括2021年因疫情原因未开展实地评定的9家单位和2022年申报的57家单位)。具体名单如下:
  • 推动红色旅游发展!牟平Y069顾阎线完工通车

  • 大小新闻客户端5月9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唐寿锐 通讯员 王康)近日,随着最后一车沥青混凝土摊铺、碾压完成,标志着Y069顾阎线全线通车。该线路通车后,有效缓解了周边交通通行压力,完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凡人善举绘就菏泽“城市精神”

  • 一个好人就是一座丰碑,一群好人点缀城市“大美”。近年来,在菏泽大地上不断涌现出一件件危难时刻伸援手、彰显菏泽“大美”的感人事迹。5月8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驱车赶赴郓城
  • 树典型、立标杆 7人获评5月份“临沂好人”

  • 沂蒙人就是好·山东好人丨树典型、立标杆 7人获评5月份“临沂好人”琅琊新闻网讯 近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7部门联合组织的“临沂好人”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