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答记者问|加强乡村地名管理服务,倡树婚事新办丧事俭办

日期: 来源:山东发布收集编辑:山东发布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民政厅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巩固民政领域兜底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地名是社会基本公共信息,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请问地名管理服务工作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张子龙:民政部门是地名工作的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地名命名更名管理,提供地名公共服务,推广使用标准地名,组织设置地名标志,开展地名文化保护。近年来,民政部门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优化提升地名管理服务,加强地名文化传承保护,充分发挥地名在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的积极作用。去年,山东率先开展了加强乡村地名管理服务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同时山东有6个县(市、区)被确定为全国“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单位,数量居全国第二位。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乡村地名命名,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助力基层治理。持续加大乡村地名命名力度,努力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完善、准确的地名信息。同时,推动各地编制乡村地名规划,在乡村地名命名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为群众多起新时代乡村好地名,展示美丽乡村精气神。去年以来,全省试点地区新命名乡村地名1225个,同步设置更新地名标志2712个。

二是深耕齐鲁人文沃土,传承弘扬地名文化,助力文化振兴。借助专业力量,拍摄了《守望地名》专题片,并编辑出版《山东省自然村名录》,着力展现齐鲁乡村之美,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愁记忆。去年以来,全省共成立了300多支地名志愿服务队,通过赶大集送地名文化、举办群众性地名文化活动等形式,讲好群众身边的地名故事,传播乡村地名文化好声音。今年还开展了“沿着黄河看地名”活动,各地开设了“村名探源”“叩街问巷”“寻脉探源”等电视栏目,举办地名文化摄影展、红色地名文化展、地名楹联展播等系列地名宣传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地名文化保护,年底前全省将建立三级地名保护名录,指导市县申报认定地名文化遗产。

三是积极探索“地名+”模式,赋能特色产业,助力产业振兴。全省积极探索“地名+特色农产品”“地名+乡村旅游”等模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例如:在乡村产业品牌中融入更多地名元素,助力打造“乡字号”“土字号”公共品牌,提升乡村特色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美誉度。积极推动乡村地名和乡村采摘、农家乐、特色民宿等上网上图,有效带动农产品销售和乡村旅游增效。

下一步,山东省民政厅将根据民政部部署,充分发挥地名工作作用,扎实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新黄河记者:

近年来,山东省基层民政部门结合当地实际,探索推进婚丧习俗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能否介绍一下,基层助推移风易俗的具体情况和实际成效?

王洪涛:2017年5月以来,沂水县聚焦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实施了以“惠民礼葬”为核心的殡葬改革。一方面,实现了殡葬服务“全免费”。对殡葬过程中涉及的遗体运输费、火化费、骨灰盒和公益性公墓使用费等全部免除,群众不花一分钱就能办好身后事。另一方面,实现了公墓建设“全覆盖”。目前全县共建设110处公墓,提供墓穴近15万个。同时,积极推行“追思会”丧礼新模式,群众丧礼政府办,有力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去年以来,沂水县又制定出台了《关于持续深化殡葬改革工作的意见》,围绕“生态殡葬、人文殡葬、行标殡葬、智慧殡葬”四个重点,致力打造殡葬改革品牌升级版。目前,全县累积节约社会殡葬支出13亿多元、土地1200多亩、木材5万多方,实现了“全民惠葬、厚养礼葬、逝有所安”。沂水殡葬改革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中央改革办简报先后两次专题刊发沂水经验做法。

自2020年开始,沂水县又创新实施了以“喜事新办”为核心的婚俗改革,出台了《关于推进婚俗改革倡导喜事新办的指导意见》,印发《沂水县婚俗改革指南》,探索推广了以集体婚礼、文化婚礼、民俗婚礼为主的一系列喜事新办婚礼模式,倡导形成了以彩礼金额、婚车使用、喜宴安排等为重点的一套喜事新办规范标准,精心打造了以集体婚礼基地为平台的一批喜事新办服务阵地,培育成立了以婚恋交友、婚庆组织、婚礼主持为服务内容的一支喜事新办服务队伍,创新组建了以婚纱摄影、酒店喜铺、家具家电等实体参与的一批喜事新办商家联盟,创建了“婚俗改革、花开沂水”品牌,在全社会形成了文明婚俗新风。沂水县也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同时获评国家级殡葬改革、婚俗改革试点的县级单位。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相关阅读

  • 青春助力乡村振兴 彩绘扮靓美丽乡村

  •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推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近日,共青团古浪县委联合甘肃十二创意墙绘艺术有限公司,在古浪县干城乡开展墙体彩绘活动,绘画墙体总面积110平方米。志
  • 乡村来了“神笔马良” 一笔一画描绘多彩乡村

  • 近日,眉山市东坡区思蒙镇黄家社区迎来一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西华师范大学“绘美乡村”专项活动实践队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通过绘制艺术墙面、地面、椅子等方式
  • 传承劳模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到平顺县虹梯关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7月7月,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虹梯关
  • 安宁区:走出城乡融合下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 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融合发展互为支撑、互相推动。今年以来,安宁区坚持以精致农业巩固脱贫成果、以城乡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着力推动农村产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乡村宜居宜
  • “山东屋脊”沂源探索全链条“乡村振兴策”

  • 5月24日拍摄的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沂河源田园综合体一隅(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小波 摄果树草坪、石板翠竹、青山绿水,满目苍翠中,白墙红顶的村庄和各类文学艺术馆点缀其间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CCUS是目前最为现实有效的二氧化碳减排技术

  • CCUS-EOR是目前最为现实有效可行的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可有效支撑化石能源企业绿色低碳持续发展,为国家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石油创新了胺法、膜法、变
  • 大庆油田绿色技术创新跑出“加速度”

  • “太神奇了,用了这套工具,现场一点油都不漏,生产环境是越来越好。”7月6日,在大庆油田采油一厂带压作业现场,专家对科研人员研发的简易带压防喷装置等环保作业配套工具赞不绝口。
  • 技术赋能丨中国石油以绿色技术创新支撑低碳发展

  • 绿色技术是低碳发展的基石,是未来绿色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集团公司董事长戴厚良指出,能源企业必须坚定不移树立起绿色低碳发展的鲜明导向,在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努力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