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江南名士丨叶昌炽:贫穷学子如何成为藏书大家

日期: 来源:吴文化博物馆收集编辑:吴文化博物馆

原作者:吴斌

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明清以来,苏州地区涌现出很多成就斐然的私人藏书家,如明代的赵琦美、毛晋、钱谦益,清代的钱曾、徐乾学、黄丕烈等。他们要么身居高位,要么富甲一方,拥有雄厚的财力支撑其藏书爱好。

南北朝 杨子华(传)  北齐校书图(局部)

波士顿美术馆藏

清代晚期的叶昌炽(1849年—1917年)则是其中独树一帜的存在,其家境贫寒、一生坎坷,但依然取得了不亚于前贤的藏书成就,堪称“清贫藏书家”。

家贫难守书

叶昌炽的人生经历可分为四大阶段,分别为:少年求学期、青年游幕期、京师翰林期、人生暮年期,其一生几乎都与贫穷窘迫相伴。叶家在苏州世代经商,经济条件原先比较富裕。然而在叶昌炽少年时期(大致在1849年至1869年),苏州遭遇太平军战乱,叶昌炽随家人逃难至南通市如皋县。他在《奇觚庼文集》中“仆以佩鰈之岁,逢罹世纷,侍亲避地,泝江而北[1] 即是回忆这一时期的变故。太平战乱后,“昌炽于兵燹后曾过其地,颓墙灌莽,欲问当时钓游之迹,而父老尽矣”[2],墙垣倒塌,杂草丛生,故园倾塌,故人尽去,可见太平天国之乱让叶氏家宅、产业被毁,因战而贫,最终家道中落。

其后青年叶昌炽曾花费大量精力在科举备考上,他在《缘督庐日记》中回忆了当时的生活:“单日理经史百家,双日攻贴括,晨临篆楷,夜作钞青,逢十作时文,逢五作散文”。这一时期的叶昌炽主要从事修志、塾师与幕僚三种文人职业,此三份工作本身收入不高,他又以备考科举为主,工作补贴家用为辅,收入必定大打折扣。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

在此期间,叶昌炽还参与了《苏州府志》的编撰工作,此段时间的收入没有直接记载。相近时期修订的《新会县志》中记载了修志开支:“支总纂修金八百两正;火烛银二百两正;支分纂修金三百两正;支采访、绘图各先生下乡费用,共银一百二十四两五钱正;支开局至撤局一切杂项,共支银二百六十七两四钱正”[3]。新会县隶属广州,在当时经济发达,几乎可与苏州媲美,因而新会县修志的开支,可做苏州修志开支的参考。叶昌炽在修志的过程中担任采访、绘图等职位,这些职务在修志过程中往往由数人担任,即使叶氏一人独挑大梁,累计不过124两,再平摊到七年的时间里,更是微薄。

修完府志后,叶昌炽开启了外出游幕的生活。他先后在柯逢时、潘祖荫与汪鸣鸾家家中担任过塾师或幕僚,此段时间收入也无明确记载。但清人汪祖辉在《佐治药言》中曾记载:“为童子师,岁修不过数十金,幕脩收入,或数倍焉,或十数倍焉。”[4] 清代底层人士大多会从事塾师职业,竞争激烈,收入较低,汪氏所言的“数十金”实际上是指数十两白银;担任幕僚收入会高一点,比塾师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叶昌炽在潘祖荫、汪鸣鸾家担任幕僚,收入不明。但有一条证据说明其收入恐怕不高:叶母在1886年去世时,叶氏只能通过售卖自己最心爱的书籍,筹集丧葬费用。以叶昌炽一生对书籍的热爱,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不会选择卖书,由此可见他游幕时期收入之低。

光绪十五年叶昌炽进士及第,进入翰林院任职,就此开启在北京生活的十数年。他虽已考取进士,但翰林还未正式对其授予官职,属于准官员的范畴,俸禄不多。除此之外,翰林院官员有大量人情开支,又常为维持自己的清正形象,不能接受地方孝敬,因此许多官员常以借贷度日。[5] 湖南学子曾国藩,在京城任职翰林,因人情支出常常借钱度日。[6] 叶曾二人在京城任职时间相差不远,情况相似,但叶的官职比曾小,收入负担更重。可见这段时间叶昌炽虽考取了进士,但经济状况仍无太大起色。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抄•序言》

1902年,叶昌炽被外派到甘肃担任学政,仕途迎来春天。按照同治十三年刊行的《钦定户部则例》所载:“正从三品岁支俸银一佰三十二两,京员俸米六十五石(担),八旗从二品散秩大臣照支三品俸”[7],除俸禄外还有养廉银,据《清会典》(光绪朝)所记载:“甘肃省道员养廉银各3000两”[8],叶昌炽的官位在道员之上,养廉银也应当在3000两以上,因此他的年俸应该颇为可观。[9] 但此时的清政府,历经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赔款,银根收紧,能否足额支付官员俸禄值得怀疑,更遑论甘肃一地非京畿、广州、上海等重点经营地区,得到的政府关注极少。尽管官员除合法收入外,还有其他收入,仅放在明处的“节礼”一项就是合法收入的五倍,更遑论其他,[10] 且目前尚未有资料能明确证明叶昌炽清廉自律。但叶昌炽晚年贫病交加,竟因不能支付医药费而售出一生藏书,他在日记中写道:“鄙人此举三十年精力所聚,弃如敝履,不过忍痛一割,为疗贫计”[11] 通过这次卖书,叶昌炽仅得两千大洋。从叶昌炽晚年卖书的举动,可以从侧面映衬出叶昌炽清正廉洁的高尚品格。

全才超同侪

中国人藏书历史源远流长,先秦时期就有私人开始藏书,孔子就是其中的代表。[12] 那么应该如何定义一个藏书家呢?贫穷的叶昌炽还能被称为藏书家吗?

南宋 马远 孔子像图页 故宫博物院藏

洪亮吉曾在《北江书话》中,把藏书家的活动分为五类:收藏、校雠、考订、赏鉴和掠贩[13],前四类是褒义,后一类是贬义,这种分类方式取得了比较高的认可度。叶昌炽对藏书家的定义是类似的,在他所编撰的专著《藏书纪事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该书被誉为“藏家之诗史,书林之掌故”,以明末清初的王廷珸与黄正宾两个人物为结尾,两人都以巧夺豪取的方式掠贩书籍,并且最终都自食其果不得善终。[14]《藏书纪事诗》的结尾所记载的藏书家,表明了叶昌炽褒扬前四种、贬斥最后一种行为的态度,与洪亮吉的观点不谋而合。

按照洪亮吉的分类,叶昌炽在藏书活动上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收藏、校雠与考订三项。首先是“收藏”。因家庭拮据,很多价格昂贵的书籍叶昌炽都无法购入囊中。他最常用的化解方式是抄书,几乎贯穿其一生,直至死前仍在赶抄《中兴纲目》。在手抄的过程中,叶昌炽既节省了费用,又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另外一个方法是购买便宜的明清当地人文集,其中以苏州先哲为主。叶昌炽只购买便宜的明清本,而且主要买家乡苏州的刻本,这样既能以有限的资金购买更多书籍,还能节省路费。这种方法启发了很多藏书家,重视乡土文集几乎成为晚清藏书家的共识,如无锡藏书家缪荃孙就曾在《常州先哲遗书正续集》里说:“欲传古人之书,当自乡先辈始……长守松揪,爱护此邦文献”[15]

南宋 佚名 勘书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其次是“校雠”。校雠亦称“校勘”,指同一本书用不同版本相互核对,逐字逐句地比勘纠错,以期形成最佳版本。书的版本越早错误往往越少,适合作为底本,因此宋元本是校勘方面的必备资料。宋元本书籍太过珍贵,民间甚至有“一页宋书一两金”的说法,潘祖荫还曾庆幸自己以三百两黄金就购得北宋本《公羊春秋何氏注》。叶昌炽缺乏宋元本,他的校勘成就主要在协助他人整理校订上。《缘督庐日记》中记载了相关事迹,如光绪二年,瞿氏兄弟邀请叶昌炽校勘铁琴铜剑楼藏书,他凭一己之力校订补辑《铁琴铜剑楼书目》的史、子部分;光绪十年,叶昌炽应潘祖荫之邀馆于其家,为其校刻《功顺堂丛书》;民国三年,为缪荃孙校核《江苏金石目》。叶昌炽将校勘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临终前还在主持校勘宋本前四史。叶昌炽的好友曹元弼对于他的校书成就多有赞誉:“公校勘学冠当代,初与管明经同鉴定瞿氏《铁琴铜剑楼宋元本书目》,嗣为蒋芗荪太守校《铁华馆丛书》,精埓涧蘋。为潘文勤校《功顺堂丛书》,传习艺苑。”[16]

第三是“考订”。考订家亦即考据订正经史的专家,常常以出土金石与传统文献相互结合,得到新的结论。金石价格颇为高昂,不是叶昌炽所能承受的。叶氏第一个化解方法就是经常寻访乡野里弄的金石材料,以勤化解之。在编修《苏州府志》时,叶昌炽就经常到田间地头访求各类金石碑版,他的金石资料大部分来自实地考察。其第二个方法是利用他人收藏来学习。叶昌炽的恩师潘祖荫是金石方面的大家,收录了大量金石器。叶昌炽在帮助恩师校勘的过程中,也顺带获取了大量金石资料。他的金石学成就集中反映在《语石》一书中,此书收录了八千多条石刻拓片,是其一生金石资料的汇总。该书不仅通论古代石刻,更初步建构了中国石刻学的理论系统,标志着石刻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17]

叶昌炽 书札

凭借着在藏书、校勘以及考订上的成就,叶昌炽成为晚清藏书家中的殿军,王昶更是在《金石萃编·序》中说道:“凡经史小学、暨于山经地志、丛书别集,皆但当参稽荟萃,校其异同,而审其详略,是非全才末学能与于此。”[18] 称赞叶昌炽的博学以及在学术藏书上的成就。

公心为天下

叶昌炽为何能在经济条件如此窘迫的情况下,依然成为杰出的藏书家呢?这与他的人生经历、成长环境、个人志气都有莫大的关系。

古代文人一向以“三不朽”为人生目标,即“立德、立功、立言”。但是叶昌炽对读书、藏书的喜爱,恐怕还要高于对“三不朽”的追求。他参与了《功顺堂丛书》《滂喜斋丛书》《铁琴铜剑楼宋元本书目》《铁华馆丛书》等书的主要编撰工作,[19] 但几乎都没有署名。叶昌炽对此没有任何不满,反而觉得非常开心满足,乐此不疲。因为他在编撰的过程中,阅览了大量的珍藏书籍,开拓了自身的视野,满足了读书爱好。至于能否署名,建立自己的功业,于他而言反而是小事。在《藏书纪事诗》序言中,叶昌炽自述“弱冠即喜为流略之学,顾家贫不能得宋元椠,视藏家书目,辄有望洋之叹”[20]。通过帮助别人编撰校勘等方式,叶昌炽接触到很多大藏书家的毕生珍藏。

明 文柟寿茂翁山水人物图册·仿王齐翰勘书图

故宫博物院藏

苏州浓厚的藏书氛围也深深地影响着叶昌炽。明叶盛在《水东日记》载:“苏州自国朝洪武以来,凡斯文盛举,未尝乏人。吾所知洪武壬子简会试士,十八人授编修之职”[21],苏州文风鼎盛,众多文人名士多喜收藏书籍。叶昌炽出生在苏州,被周围浓厚的藏书氛围所影响,从小就喜欢收集书籍。除此以外苏州有着发达的雕版印刷业,胡应麟说:“凡刻之地有三,吴也、越也、闽也。……其精吴为最,其多闽为最,越皆次之。”[22] 精美的雕版印刷为苏州的藏书事业奠定了技术条件。苏州私刻有名可考者有三百五十余家,常熟毛氏汲古阁共刻书六百余种,为中国私家刻书之最。苏州发达的印刷业,为叶昌炽这种收入较低的文人提供了收藏书籍的土壤。

叶昌炽《五百经幢馆唐志跋》书影

叶昌炽不仅专注于私人藏书,更热衷于公共事业。叶昌炽在青年时期就撰成《藏书纪事诗》,通过列五代毋昭裔为第一,借他“恨余贫不能力致,他日稍达,愿刻板印之,庶及天下学者”的言论,昭彰着自己虽身处贫困却同样有惠及天下学子的志向。这种“兼济天下”的儒家情怀代不乏人,例如诗圣杜甫身居茅屋,却要“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苏州老乡范仲淹被贬地方,却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叶昌炽再推动私家藏书向公众开放方面做出极大贡献。在《缘督庐日记》中,叶昌炽作诗道:“名山自有千秋业,何必楹书托后贤”[23],批评了那些藏书不外借的行为。他晚年将藏书尽售于刘聚卿时,就曾说:“物得所归,亦不必求善价”,他生前收藏的碑拓大部分也辗转归入今上海图书馆。除此以外,叶昌炽积极推动私家藏书楼向公共图书馆转变,私藏变为公藏,各种珍贵典籍有更好的保存条件,学者们也可以一睹为快。在这股热潮下,各地开始举办了多场近代文献展览会,“凡先民手泽之所留,皆民族精神之所寄。”[24] 近代文献展览会以文献收集、展览、研究为一体,多方对私家藏书事迹宣扬,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提升了民族士气。

结 语

作为晚清藏书界的殿军,叶昌炽在藏书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叶昌炽上承吴中藏书传统,在帮助其他藏书家校勘过程中,积极助力目录学的发展;又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大力推动藏书事业向公众开放,更将自身藏书碑拓转赠给上海图书馆,让公众能够借阅研究。而思想先进的叶昌炽,也为我们勾勒出一位贫穷学子成为藏书大家的人生轨迹。

参考文献:

[1] 叶昌炽:《奇觚庼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2] 叶昌炽:《奇觚庼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3]【清】林星章修,黄培芳、曾钊纂:《新会县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4]【清】汪辉祖:《佐治药言》,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5] 邸永君:《清代翰林院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6]【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中国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 

[7]【清】惠祥等纂修:《钦定户部则例》,同治十三年校刊。 

[8]【清】昆冈,徐桐等纂修:《清会典(光绪朝)》,中华书局影印本,1991年版。 

[9] 鲍伟:《晚清文官俸禄研究》,安徽师范大学,2013届硕士学位论文,第11页、第15页。 

[10] 宗承灏:《古代官员的灰色收入》,《党政干部参考》2011年第12期。 

[11]【清】叶昌炽:《缘督庐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2] 范凤书:《中国私家藏书史》,大象出版社,2001年版。 

[13] 陈少川:《叶昌炽及其目录学成就浅探》,《河北图苑》1994年第2期。 

[14]【清】叶昌炽:《藏书纪事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5] 缪荃孙:《常州先哲遗书正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6]【清】曹元弼:《复礼堂文集》,文史哲出版社,1973年版。 

[17] 孙雪峰:《叶昌炽及其〈藏书纪事诗〉述评》,《学理论》2013年第5期。 

[18]【清】王昶:《金石萃编》,陕西美术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9] 孙雪峰:《叶昌炽及其〈藏书纪事诗〉述评》,《学理论》2013年第5期。 

[20]【清】叶昌炽:《藏书纪事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1]【明】叶盛:《水东日记》,中华书局,1980年版。 

[22]【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23]【清】叶昌炽:《缘督庐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24] 叶恭绰:《广东文物展览会缘起》,上海书店,1990年版。 

声明:本馆原创文章转载,须经馆方授权。公益原创文章插图,图片版权归属于收藏地或创作人。


相关阅读

  • KPL丨深圳DYG锁定季后赛!钎城:达成一个小目标

  • 8月16日晚,深圳DYG客场以3比2击败南京Hero久竞,锁定2023年王者荣耀职业联赛(KPL)夏季赛季后赛败者组并获得世界冠军杯KPL赛区选拔赛资格。深圳DYG上一次进入季后赛,还是493天前。
  • 谋划新思路 苏州创新企业增长与上市论坛举办

  • 为帮助企业了解资本市场最新情况,谋求上市机会,更好更快增长,8月10日,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管委会联合苏州独墅湖科教发展有限公司举办苏州创新企业增长与上市论坛。国信证券股
  • 苏州豪门父子,冲刺第二个IPO

  • 记者|谢之迎 江昱玢编辑|江昱玢苏州“企二代”,冲击家族第二个IPO。7月底,据上交所官网,明皜传感的IPO申请进度更新为“已问询”。这家成立于2011年的芯片设计公司,获得过小米、比
  • 苏州:上半年8.97万人新迁入

  • 日前,苏州公安公布人口数据最新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苏州全市实有人口1619.6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781.08万人,流动人口838.61万人。今年上半年,共有8.97万人新迁入苏州,成为苏州户籍
  • 变身“能工巧匠” 非遗趣体验

  • 8月11日上午,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壹心公益特邀苏州市泥塑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陆招妹,走进苏州市相城区漕湖花园二社区,为辖区小朋友带来一堂丰富多彩的“ 非遗泥塑体验”活动.活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江南名士丨叶昌炽:贫穷学子如何成为藏书大家

  • 原作者:吴斌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明清以来,苏州地区涌现出很多成就斐然的私人藏书家,如明代的赵琦美、毛晋、钱谦益,清代的钱曾、徐乾学、黄丕烈等。他们要么身居高位,要么富甲一
  • 苯酐: 续涨动力不足 亏损境况难改

  •   8月份以来,受成本上涨影响,邻法苯酐市场被动跟涨,华东邻法苯酐价格运行至8550元(吨价,下同)附近,上涨250元。后市来看,随着苯酐价格冲高,下游抵触增大,叠加主力增塑剂行业减产影
  • 能源ETF(159930)上涨0.43%

  • 截至2023年8月18日 10:53,中证能源指数(000928)上涨0.38%,成分股平煤股份(601666)上涨3.43%,东华能源(002221)上涨3.13%,海油发展(600968)上涨2.76%,石化油服(600871)上涨1.41%,陕